这位皇帝保下大明江山,却被继任者疯狂报复,连十三陵都无法葬入

明朝迁都北京之后,所有的皇帝都被安葬在了明十三陵。明十三陵,何等宏伟的名号,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帝陵建筑群。但是,却有一个明朝皇帝,他励精图治,他昼夜伏案,却不配被葬在明十三陵中。

这位皇帝保下大明江山,却被继任者疯狂报复,连十三陵都无法葬入


亲王出生,临危受命

明代宗朱祁钰,是玄德三年出生的小皇子。他的母妃不过是一个侍女出身,因为有了朱祁钰,才得以被封为贤妃。朱祁钰这样的出身,照理来说和皇位是半点关系也没有的,在古代以家族出身为等级评判标准的制度里,朱祁钰能够成为一个平平无奇的亲王,都是皇上的恩赐了。

这位皇帝保下大明江山,却被继任者疯狂报复,连十三陵都无法葬入

在朱祁钰的父皇明宣宗于宣德十年去世的时候,不过一个月的时间,朱祁钰就被册封为郕王,立藩京师。本来朱祁钰就可以这样富贵一生,但是命运就是让人始料未及。

朱祁钰有一个不成器的哥哥,而这个哥哥就是明宣宗后继位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在正统十四年,朱祁镇亲自带兵出征平叛土木堡变乱,但是却被瓦剌敌方俘虏了,一个堂堂天子竟让自己成为了阶下囚,实在不齿。

这位皇帝保下大明江山,却被继任者疯狂报复,连十三陵都无法葬入

在宫中无主的时候,朱祁钰临危受命,在太后和诸位大臣的拥立下,朱祁钰在同年的九月份就成为了皇帝,改元景泰,那个远在俘虏群里的朱祁镇,就成为了太上皇。

但其实,平心而论,朱祁钰比起朱祁镇的治国之策,要强大太多,如果不是朱祁钰力挽狂澜,可能明朝都城都不保。朱祁钰励精图治,,知人善用,礼贤下士,让当时岌岌可危的明朝重焕发生机。

轮手段和智慧,朱祁钰都要略胜一筹,只可惜他的出身不好,要不是如此,定然会成为明朝流芳千古的一代明君。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面进行了多次改革,让本不敌瓦剌的军队重振旗鼓。

这位皇帝保下大明江山,却被继任者疯狂报复,连十三陵都无法葬入

当时瓦剌军队在边关筹谋多日,蠢蠢欲动,朱祁钰知其阴谋,便严令边关死守, 不听信谣言,破碎了瓦剌的谎言计策,而在都城的朱祁钰,重用贤臣于谦,共同展开了北京保卫战,在十二月份的时候成功击败了瓦剌的袭击。

朱祁钰初尝权力的滋味,这天下之主的感觉让他爱不释手,而随着而来的就是朱祁钰越来越无法释怀自己的地位和权力了。在北京保卫战之后,明朝大军就势如破竹,打的瓦剌节节败退。

瓦剌军队被打的灰头土脸,于是瓦剌首领就心生怯意,想要和明朝求和,而他们的手里刚好有前任皇帝朱祁镇。于是他们就想把朱祁镇还回去,以换来瓦剌和平。

古代宗室重纲常伦理,朱祁镇是上任皇帝,又是太上皇,所以这个要求合理合情。但朱祁钰不愿意,怕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直到心腹于谦亲自保障,朱祁钰才愿意接受回来的朱祁镇。

急于固权,惨遭清算

朱祁钰不愿意把手中的权力拱手让人,更不愿意自己的努力心血被别人抢走,他为了保住自己手中的皇位,不惜将太上皇朱祁镇软禁到南宫,关了整整7年。

朱祁钰对于权力越发痴迷,行事就越发的偏激。朱祁钰开始想要为自己的子女筹谋,他不仅仅满足自己是皇帝,他还希望自己的儿子也成为皇帝。但是当时的太子是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年纪尚小,又是前帝的时候就被立的太子。

这位皇帝保下大明江山,却被继任者疯狂报复,连十三陵都无法葬入

所以想要废黜这个太子,是完全不合礼法的。但朱祁钰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他暗中开始筹划,他知道太后希望之后的天下依然是朱祁镇的,所以才立了朱见深,于是他不择手段,贿赂朝臣,废掉不愿意换太子的太后。

这一波操作,早就引起朝廷群臣的愤怒了。于是一些支持朱祁镇的臣子们,趁人之危,在朱祁钰重病不起的时候偷偷联系到了宫中的太后,要到了太后懿旨,在景泰八年的适合发动了“夺门之变”。

这位皇帝保下大明江山,却被继任者疯狂报复,连十三陵都无法葬入

这场政变的目的就是让朱祁镇重新登上皇位,那是个不平静的夜晚,在清晨到来的时候,朱祁钰就失去了自己的皇位。而明英宗复位,先是处理了一波曾经拥立朱祁钰的大臣,后废朱祁钰皇位为郕王将其软禁永安宫,一个月后朱祁钰离奇死去。

这还远远不够,朱祁镇对朱祁钰恨之入骨,下诏书斥责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赐其谥号为“戾”,按亲王礼制葬在了北京西山,连明十三陵都不得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