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偉大的背後都是苦難


朱元璋:偉大的背後都是苦難

文 |《那些年》曉婷

元末創業史,今天開始講朱元璋團隊

在中國封建帝王的創業史中,朱元璋堪稱最具傳奇色彩的皇帝之一。他父母雙亡,身世悽慘。為了餬口,當過和尚,做過乞丐。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沒有任何資源的創業小白,赤手空拳闖蕩江湖,最後拉起一干人馬掃平天下。四十歲的時候,朱元璋登基稱帝,建立大明王朝,成為元末眾多農民起義領袖中笑到最後的人。

羅曼·羅蘭說過:偉大的背後都是苦難。今天我們就從朱元璋苦難的身世說起......


窮苦童年

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裡。他在家裡排行老四,在族中排行第八,起名朱重八。他上面三個哥哥的名字依次為重五、重六和重七。他的父親叫朱五四,爺爺叫朱初一。通過朱家祖輩的名字可以看出來這一家生活在元朝的最底層。

清朝人俞樾在他的《春在堂隨筆》中寫道:“元制,庶人無職者不許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齒合計為名,此於《元史》無徵,然證以明高皇(朱元璋)所稱其兄之名,正是如此。”他又舉當時紹興鄉間為例:“如夫年二十四,婦年二十二,命為四十六,生子即名‘四六’;夫年二十三,婦年二十二,合為四十五,生子即名‘五九’,五九相乘,四十五也。”據俞樾鉤沉,明朝大將常遇春的曾祖父叫常四三,爺爺叫常重五,父親叫常六六;大將湯和的曾祖叫湯五一,爺爺叫湯六一,父親叫湯七一,等等,皆為佐證。而我們之前介紹的陳友諒和張士誠原名分別叫陳九四和張九四。

朱元璋:偉大的背後都是苦難

名字原本寄託著父母對子女最美好的情感,這樣的權力被剝奪或許影響了朱元璋後來對名字的重視程度。他本人不僅數次改名,還規定子孫後代的名字必須按照五行相生的原則。比如朱標、朱棣這一代是木字偏旁,而建文帝朱允炆、明仁宗朱高熾是火字偏旁。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大明王朝的基業就這樣一代代循環下去。

因為生活所迫,朱元璋的祖上不斷遷居。先從世居的沛地搬到句容,再遷到泗州。到了父親這一輩又從泗州遷至濠州的鐘離,朱元璋就出生在這裡。朱家以種田為生,然而“農業艱辛,朝夕旁徨”,家裡的生計可想而知。儘管這樣,朱元璋應該還是有一段非常短暫的讀書時光。《明太祖實錄》記載:上稍長,姿貌雄傑,志意廓然,獨居沉念,人莫能測。既就學,聰明過人。


滅頂之災

1343年,朱元璋的家鄉濠州發生旱災,次年春天又發生了嚴重的蝗災和瘟疫。噩運沒有放過窮苦的朱氏一門。在很短的時間內,朱元璋的父親,大哥以及母親先後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家裡沒錢買棺材,甚至連塊埋葬親人的土地也沒有,

“田主德不我顧,呼叱昂昂,既不與地,鄰里惆悵。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黃壤,殯無棺槨,被體惡裳,浮掩三尺,奠何餚漿。”朱元璋和二哥去向地主劉德求情,卻被趕了出來。好在劉德的大哥劉繼祖心懷慈悲,給了他們一塊墳地。兄弟二人找了幾件破衣服包裹好屍體,掩以三尺黃土,這才葬了家人。(此處宕開一筆:劉繼祖也因此後福無窮,被朱元璋追賜為義惠侯。由是蔭及子孫,與明朝相始終。)

兄弟二人還來不及消解這巨大的悲痛,又一道難題擺在他們面前:如何活下去?當時旱災嚴重,飛蝗遍野,老百姓們只能以草木充飢。大嫂帶著孩子回了孃家,二哥又天生體弱,沒有生計。商量了半天,二哥提議不如離開此地,各自去尋一條生路。臨別之際,“兄為我哭,我為兄傷,皇天白日,泣斷心腸,兄弟異路,哀慟遙蒼。”

“泣斷心腸,哀慟遙蒼”,34年後,朱元璋親自寫下皇陵碑碑文,短短數語道盡當時的悲涼。


獨闖江湖

17歲的朱元璋此刻成了“孤家寡人”。走投無路中,鄰居汪大娘讓兒子領著朱元璋,帶著禮物投奔皇覺寺。就這樣,朱元璋在皇覺寺剃度為僧。在那樣一個年月,連當和尚都要給寺廟送禮走後門,可想而知朱元璋在這裡的日子絕不輕鬆。然而即便是這樣的生活很快也向朱元璋關上了大門。沒過兩個月,寺內也斷糧了。寺主封倉,遣散僧眾。大家各自為計,四處遊蕩。

朱元璋沒學過任何手藝,一無所長,想要依附親友,又擔心自求其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侶影相將”,孤苦無依的朱元璋每天只能和自己的影子相伴。饑荒之年,能討到一口吃的太難了!朱元璋每天早晨站在高處張望,一旦看到有炊煙就急匆匆地趕過去化緣,到了晚上,如果遇見有寺廟就太幸運了,至少能暫時棲身一晚。不過,這種情形實在太少了,絕大部分時間朱元璋都只能風餐露宿:仰穹崖崔嵬而倚碧,聽猿啼夜月而淒涼,魂悠悠而覓父母無有,志落魄而佒佯。

朱元璋:偉大的背後都是苦難

電視劇《朱元璋》劇照

朱元璋邊走邊乞討,到了合肥的時候得了一場重病,幸得兩位好心人相救撿回了一條命。此後他一路經過光州、固州、汝州、陳州、潁州等地,於1348年又回到皇覺寺。在外流浪的三年,對朱元璋的一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方面他走遍各地,看到的都是民生多艱;和三教九流打交道,讓他積累了豐富的社會經驗;在這亂世之中,為了活下去所做出的種種努力無疑重塑了朱元璋的性格。因此三年後再回到皇覺寺的朱元璋已經涅槃重生:一浮雲乎三載,年方二十而強。

1351年,元朝因治理黃河引發民變,一時間烽煙四起。郭子興與孫德崖也在濠州起兵。元朝將領不敢進攻,便每日抓良民邀賞。朱元璋的兒時好友正好來信邀他參加義軍,猶豫不決時,消息走漏。迫不得已,朱元璋打點行囊,投奔郭子興。

此後,朱元璋從普通一兵做起,出生入死,步步為營。歷經十五年,終於掃滅群雄,傲視天下。


苦難的饋贈

在15年的征伐中,朱元璋能跨過創業路上的一道道障礙,和他苦難的經歷不無關係。甚至在他坐擁天下之後,仍能克勤克儉,帶領飽經戰亂的王朝走向洪武之治,沒有曾經的苦難,又哪來這份定力。

因為苦難,他知道民生多艱。無論是打天下還是後來坐天下,朱元璋多次減免受災或受戰爭影響的老百姓的賦稅。後來還多次在全國範圍內蠲免租稅。

因為苦難,他知道為奴者的不幸。朱元璋通令全國,地主不得蓄養奴婢,所養的奴婢一律釋放為良民。凡因飢餓而典賣為奴者,由朝廷代為贖身。

因為苦難,他極其勤勉。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從登基到去世,他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天。在遺詔中他說:“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據史書記載,從洪武十八年(1385)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內,朱元璋批閱內外諸司奏札共1660件,處理國事計3391件,

平均每天要批閱奏札二百多件,處理國事四百多件。僅此一端,即可想象他是多麼勤奮。

朱元璋:偉大的背後都是苦難

電視劇《朱元璋》劇照

因為苦難,他極其好學。朱元璋從小沒有太多的讀書機會,但他深知文化的重要性。從軍後,到稱帝晚年,他一直保持勤奮好學的作風。作戰之餘,理政之後,他常常請儒生講述經史。經過幾十年的刻苦自學,他不但能寫手札、軍令,還能寫詩作賦。

因為苦難,他極其節儉。朱元璋的節儉,在歷代皇帝中也堪稱登峰造極。當了皇帝后,他每天早飯,“只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他所用的床,並無金龍在上,“與中人之家臥榻無異”。他命工人給他造車子、轎子時,按規定應該用金子的地方,都用銅代替。洪武三年(1370)正月的一天,朱元璋拿出一塊被單給大臣們傳示。大家一看,都是用小片絲綢拼接縫成的百納單。朱元璋說:“此製衣服所遺,用緝為被,猶勝遺棄也。”

當然,因為苦難,朱元璋對人過於苛刻,而且多疑,導致和他一起打天下的部將大多無法善終。

苦難的經歷對自己的影響有多大,恐怕只有經歷者本人最瞭解。朱元璋稱帝后回到家鄉,第一件事就是拜祭祖墳,立《御製皇陵碑》。可是看了碑文之後,朱元璋很不滿意,認為“皆儒臣粉飾之文,恐不足為後世子孫戒”。於是親撰碑文,重立新碑,特意記述自己艱難的身世,讓後人明白朱家是怎樣一步步走向昌盛的。

這篇碑文可以說是朱元璋的苦難史,也是他的成功史。他的成功與苦難有關,更和他能扛下這些苦難有關。

正如盧梭所言:磨難,對於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墳墓,而對於強者則是生髮壯志的泥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