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鞭》:放不下祖宗包袱的人,永遠擺脫不了捱打的宿命

在中國文化界,有一個奇特的人,他既是作家,又是畫家,還是著名的文化學者,近些年來一直致力於呼籲保護中國文化遺產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被譽為"中國民間文化的守望者",他就是——馮驥才。

《神鞭》:放不下祖宗包袱的人,永遠擺脫不了捱打的宿命

作家馮驥才

在其早年的作品中,就已經有許多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反思和思考,中篇小說《神鞭》就是其中的代表。

《神鞭》是"俗世奇談"系列小說之一,發表於1984年第四期的《小說家》,是一部具有濃厚"津味兒"的風俗小說,講述了清末民初天津衛的一則傳奇故事,賣炸豆腐的小商販傻二憑藉著祖傳的"辮子功"打敗流氓惡霸和日本武士,享譽津門,被稱為"神鞭"。後來面對八國聯軍的洋槍洋炮,傻二明白了現代科技的威力,從而棄鞭習槍,成為北伐軍中的"神槍手"。

《神鞭》:放不下祖宗包袱的人,永遠擺脫不了捱打的宿命

《神鞭》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潮洶湧澎湃。中國人在面對繽紛多彩的世界時,思想受到強烈的衝擊,如何正確看待傳統文化,一度成為擺在國人面前的一道必答題。作家馮驥才通過創作《神鞭》,回應了時代的關切。即使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如何正確面對中國傳統文化,仍是一個值得思考的重要問題。

下面我們將以小說中的三類人物為考察對象,分析他們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不同態度,在此基礎上分析最終可行的道路是什麼?

一、祖宗至上:對中國傳統文化抱殘守缺、不思進取

小說中第一類人,他們奉行"祖宗至上"的原則,覺得中國傳統文化已經至善至美,而外來文化不過是奇技淫巧,因此,抱殘守缺、不思進取,看不到時代變遷的大趨勢,成為時代發展的棄兒。

1.索天響

索天響,號稱津門武林祖師爺,其威名天津無人不曉,連津門高手霍元甲稍遜一籌。據說他有"三絕":單指拿大頂,腳踢蒼蠅,躺在蜘蛛網上睡覺。

這個傳說中的高手,沒幾個人看過他展露絕活,似乎他更擅長的是盤道。當索天響來傻二家挑戰時,先是考究傻二的武學理論,諸如各路拳法的來歷,各門武術的特點,各種武學典籍,練武的大道理……

等到真正與人過招時,卻有些黔驢技窮。一身花拳繡腿,全是樣子活,真正的能耐倒是嘴皮子和端架子。

這位"武學大師"像極了閉關鎖國、夜郎自大的清政府,當英國馬戛爾尼使團訪華時,乾隆爺做著"天朝德威遠被,萬國來王"的迷夢,暴露了清王朝自身的虛弱,最終成為西方列強獵殺的對象。

《神鞭》:放不下祖宗包袱的人,永遠擺脫不了捱打的宿命

馬戛爾尼使團訪華

2.金子仙

金子仙是一個能寫一手好字,畫一手好畫的文人,喜好的是"八破":破碎的古瓶,蟲咬的古書,黴爛的古帖,鏽損的古佛,燻黑的古畫,斷殘的古錢,磨穿的古硯和撕裂的古扇。

在他眼裡,搶了他生意的照相、素描的技法都一無是處,赤身裸體的"維納斯"塑像更是有傷風化,"洋人不過都是貓兒狗兒變的",他發誓不買洋貨,還把家裡報時的洋座鐘給砸了。

相反,就像"八破"一樣,祖宗傳下來的東西都是好的。傻二頭上由祖先精血凝成的辮子,更是國寶,一定要當作寶貝一樣愛惜。所以,當傻二辮子斷了之後,他去藥店討秘方給他生髮。

《神鞭》:放不下祖宗包袱的人,永遠擺脫不了捱打的宿命

電影《神鞭》劇照

同樣的,義和團在天津豎旗立壇,這些大師兄們紛紛宣揚義和拳能避洋槍洋炮。他們愚昧地相信靠著傳說中的神仙、念著煞有介事的咒語,就能神靈護體。他們拒絕接受任何西洋事物,用燒教堂、砸洋物等極端方式來維護心目中的傳統。

總的來說,以索天響、金子仙為代表的第一類人,把自己禁錮在傳統文化的迷夢中,一方面盲目自信,得意洋洋,覺得老子天下第一;另一方面極端矇昧,看不到世界變化的趨勢,拒絕瞭解新事物,接受新思想,在自己構建的文化迷宮中打轉。總之,老辦法解決不了新問題,舊思想只會走入死衚衕。

二、崇洋媚外:對中國傳統文化全盤否定、迷失自我

小說中的第二類人,是以楊殿起為代表的崇洋媚外之人。他們全盤否定中國傳統文化,認為國貨抵不過洋貨,國術抵不過洋術,國人比不過洋人。

楊殿起,廣來洋貨店的掌櫃,平時專門負責倒騰洋貨,賣英美日等國的布料、金屬器、菸捲、針線等小商品,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如果說只是做洋生意,本無可厚非,但是這個楊殿起卻完全背叛了自己的同胞、國家和文化,崇洋媚外、甘當走狗。

楊殿起家裡用的、擺的、拿的、吃的,都是洋玩意兒。他以結交洋人為貴,以為攀上洋人的高枝兒,就徹底高人一等了。在外國人面前卑躬屈膝,搖尾乞憐,認為"洋人能朝你笑,還道歉,就算很客氣了。"在國人面前則趾高氣昂,頤指氣使,甚至比洋人更不把中國人放在眼裡。

《神鞭》:放不下祖宗包袱的人,永遠擺脫不了捱打的宿命

假洋鬼子

不僅如此,他還甘願給日本武士當起了"帶路黨",讓混子頭玻璃花給日本武士做參謀、下戰書,徹底一副漢奸走狗的嘴臉。當國家處於危難之時,他又徹底倒向洋人,乘船出海,逃離祖國,不在當中國人。

以楊殿起為代表的這類崇洋媚外之人,沒有絲毫民族骨氣和社會責任感。當有利可圖之時,就與洋人勾結取利;當情況危急之時,就腳底抹油,棄國人於不顧。他們不假思索地"以洋為貴",得了文化上的軟骨病,是徹底的文化變節者。

三、革新進取:對中國傳統文化揚棄糟粕、傳承精華

小說中的第三類人,是以傻二爺為代表的革新進取的人。他們沒有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沒有閉目塞聽固步自封,而是及時接受了新思想和新理念,從而不斷學習、改進和成長。

主人公傻二爺,一個賣炸豆腐的小商販,因為娘娘會上路見不平一聲吼,得罪了混子玻璃花,於是來到了風口浪尖上。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在玻璃花的挑唆下,打彈弓的戴奎一來了,津門武林祖師爺索天響來了,連租界的日本武士也來了。不過,這些人都敗在了傻二的"辮子功"之下。

有了"神鞭"之名後,傻二威震津門。當義和團進入天津後,老鄉劉四來請傻二出山,幫助義和團打洋人。一腔熱血的傻二,懷穿著報國豪情,帶領一幫義和團兄弟攻打紫竹林,卻遭遇慘敗,而自己的辮子也被洋人的子彈給打斷了。

《神鞭》:放不下祖宗包袱的人,永遠擺脫不了捱打的宿命

電影《神鞭》劇照

痛定思痛之後的傻二,做了幾個決定:第一是打破祖先舊制,開館授徒;第二是民國後改弦更張,棄掉了辮子功,練起了槍術,成為一名革命軍的神槍手。

當玻璃花與傻二了結恩怨時,兩人有過一番意味深長的對話:

玻璃花:"你,你把祖宗留給你的'神鞭'剪了?"


傻二:"你算說錯了!你要知道我家祖宗怎麼創出這辮子功,就知道我把祖宗的真能耐接過來了。祖宗的東西再好,該割的時候就得割。我把'鞭'剪了,'神'卻留著。"

《神鞭》:放不下祖宗包袱的人,永遠擺脫不了捱打的宿命

電影《神鞭》劇照

以傻二為代表的革新進取之人,他們沒有固守祖訓,固步自封,而是隨時代變革,與時俱進。從"神鞭"到"神槍手",拋棄掉祖宗的包袱,保留下祖宗的神魂,他們身上蘊藏著民族的革新和時代的進取精神。

結語

作家馮驥才通過一個以武塑俠魂的傳奇故事,表達了自己對傳統文化何去何從的解答:只有傳承傳統文化的精髓,同時吸收國外的先進科學,中國傳統文化才會獲得更為強大的生命力。

今天,我們更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才能堅定文化自信,構築新時代的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和中國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