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人的觀念裡養兒防老,家產都留給兒子不分女兒,此現象你怎麼看?

鄉村草莓大哥


富養女兒,窮養兒。才能過得起來日子。重男不是把財產都給兒子,更不能虧了女兒。諸位不信,偏向兒子到頭來坑了兒子。有些老人給兒女之間都弄出仇來了。我岳父母偏疼兒子,到頭來我老伴手指縫拉拉的也夠她哥哥豐衣足食。可我老伴一提起孃家就傷心。父母心要登高懷遠才是真正的疼兒子。


劉映初成名中心


我年逾八旬,只作局外人一一因這姑且稱“潮流”的問題與我、我家族,甚或我生活的圈子無關,當觀眾吧。

我尊重新法律。但相信在中國還不會因打了孫子屁股被鄰居告發而坐牢,也不會因拍了一張孫女滿月裸照被公安通揖。我有遺產只會按祖制給女兒紀念品(感謝一生當工人真正的無產者,農村老家的祖產我沒要,只“主張”我死後返鄉停老屋與族人告別權),不存在因家產而犯法。

這是一種傳承已久行之有效已被證實切實可行的中國特色,沒必要剋意承歡“與國際接軌”,笑嘻嘻地說我們正在努力和你們一樣啊.

女兒們有事或有“要求”,商量著來,冷冰冰地按國法辦是殃民禍民,置老人於虎狼之穴。

自我曾祖到我曾孫十幾家百餘口是如此;幾輩族親加姻親幾十家是如此;村裡鄉里、市裡小區裡也基本如此。我家士農工商學、國內國外居住者俱謹尊祖制,各自安份過日子,沒有感覺不妥。

(五叔長女夫婦今年元霄夜喜得長孫,她女兒自美國賓州跟我視頻,說晚幾天赴美就好了!沒見著侄子出生很遺憾,他們拍的根本看不清楚...)


枯木齋


養兒防老的舊觀念在農村根深蒂固,至今這種觀念還在甚行不衰,女兒再孝順,父母始終偏向兒子,因為他們堅持一種不變的信念,兒子包括孫子的最後歸屬都是一祖墳源為一家人,女兒則長大後要嫁人是倆家人,因此無弄經濟還是財產處處為兒子著想偏袒。其實在生活中對父母關心照顧做到無微不至的多數還是女兒,就象人們常說的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無弄是吃穿住行身體能做到關心備至,相比之下兒子就略欠一籌,當然我說所指多數而已並非全部,也有個別對父母體貼入微的好兒子。今天我國已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代,舊的傳統觀念當與時俱進,習主席向全國人民表示,中國要走依法治國開放興國科技強國的道路,在《繼承法》貫穿一條重要思想就是贍養和繼承的統一性和一致性,無弄是兒子還是女兒誰依法盡了贍養老人的法定義務,誰就享有繼承父母財產的權力,舊的傳統觀念已不適時宜了,現在的兒子再不象過去終生守在農村父母身邊,而是四海為家不是走南就是闖北,兒女間的區別已不復存在了,再用舊模樣處理新問題確實是不配套了。


百川王佔功


在農村人的觀念裡養兒防老,家產都留給兒子不分女兒,此現象你怎麼看?

看過一個段子,某個地方的農村,兩個男人對罵,互相罵姐罵妹可以,但罵嫂子罵弟妹不行,會翻臉。因為在他們看來,自己的姐妹遲早會出嫁,成了別人家的堂客,而嫂子弟妹,則是“三十晚上無外人”的一家人。


儒家傳統文化,對農村人的“毒害”可謂不淺。其中廣為流傳的老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尤其對農村人影響最大,一定要生養一個兩個兒子,因為除了傳宗接代,還有養兒防老的憂患意識。畢竟,對於農村老年人來說,沒有養老金的保障,兒子就是自己的養老機構。

說句寒心話,農村人有什麼家產?對於普通的農村老年人來說,一輩子的努力打拼,也不過僅僅夠用於兒子的結婚,蓋房子等,有的還不夠,要拉下一屁股外債,等著兒子去還的呢。在我們農村老家,有個老人去世,就連辦白事酒席五七客還是有出嫁的姑娘出錢的,和兒子平均分擔,農村老人除了幾處破房子沒有什麼家產。

按照現在的繼承法來說,兒子和女兒都是法定的第一順序繼承人,沒有男女之分,也沒有排位順序之分。根據“法律是道德的底線”的認知原則,作為農村老年人的家產,理應也要分出一部分來給女兒的。這麼說來,咱們可以推定出來一個結論,農村人不分家產給自己的女兒,是違法行為,也是不符合儒家傳統文化的。但在很多農村地方,有些老年人就是這麼的固執任性,出嫁的姑娘是沒得分家產的。

說白了還是那句俗不可耐的農村老俗話“出嫁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如果把家產分給女兒,“肥水不流外人田”,作為有陳腐愚唸的農村老年人來說,是不能容忍發生這樣的事情的。便宜了女婿一家,可能嗎?這就是兒子和女兒的區別。不過從現實出發,我們也不能過分的苛刻農村老年人,一輩子就攢了那麼一點家產,夠分嗎?

當然,家產包括的範圍很廣,不僅僅是指農村老年人的遺產,活著的時候也可以處置。範圍應該有現金存款,房產,承包地,車子等什麼的。能做到心疼女兒的,大部分的農村老年人會給自己的女兒多準備一點嫁妝陪送過去,從而可以抬高女兒在婆家的地位和待遇。但房產,承包地什麼的,幾乎沒有女兒的份。

但在大部分農村人看來,農村老年人的家產,只分給兒子不分給女兒,好像天經地義的一般。如果你和他們討論起繼承法的規定來,他們會說人老幾輩的都是這樣,什麼法不法的,難道還管俺的家務事兒不成?就是這麼的任性。有時候覺得替農村的女孩子感覺不值,她們也會認為不能分孃家人的家產,會被人說不孝順,養了一隻白眼狼。


農村老俗話


以他們的想法可能也沒錯,父母把錢給兒子的同時,可能認定將來是要靠兒子的,自己和財產都託付給了兒子才叫完美,女兒可能只是一門親戚,住在兒子家理所當然,住在女兒家會不好意思(至少他們覺得不是名正言順),至於兒子以後會不會真的養老他們就沒有考慮了,所以老年朋友們,有錢有財產千萬別分,千萬不能分,也不能給某個你認為現階段還不錯的小孩(當然兒女遇到難事了,該幫還是要幫的,救急不救窮嘛),握在自己手裡才是真的,上層建築決定家庭地位,所以不要小看錢的力量,有話語權您的老年生活才會有保障,至於身後事,也可立遺囑,等老人安享百年後再說財產的事!一般情況下跟著兒子過生活,生病照顧什麼的都是兒子,女兒只有逢年過節,或者平時過段時間去看看的話,那就別覥著臉去跟人家分什麼東西了!當然兒子不像兒子,什麼都扔給女兒,還要這要那就是死不要臉!


Rubby628



爾東65602987


農村的確有養兒防老這種觀念,但那都過去那幾年的想法,而現在,社會發展這麼快,農村的肩挑背磨時代己過,大量的手工機戒操著已全面實現,男女都能守住一畝三分田,不再是靠力氣活,下苦力過日子的時代,男女已平等,一般女兒在養老問題上還佔優秀勢,因她們天生心地善良,又柔軟,對父母孝心更不用說,至於說財產兒子一般都要佔強,不是全部就是多分。這是因為兒子的責任和負擔比女兒要重得多,在家的義務要佔主導地位,家庭的興旺和繁榮要靠兒子來維護,所以父母的財產偏向兒子,實際也是對女兒的不公,


加發8張加發


一是走不出傳統的想法。始終認為嫁出去的女是潑出去的水,兒子才是頂門傳後人。這個想法雖然是錯誤,但傳了幾百年根深蒂固。槍打出頭鳥,所以誰也不願意去反對和扭轉這個想法。

二是破除不了傳位的繼承方法。農村的財產繼承不要說女兒,就是弟兄們分家後,父母的財產也是由和父母過的繼承。在農村這很正常,也很普遍。

傳說的想法和傳位的繼承方法,在城郊的農村開始鬆動,但阻力仍然很大。


何傳人


也不是農村,其實外地都是這樣的,包括上海在內個別也有這種情況。很正常的,從古至今都是:兒子是自家的,所以應該享有家裡的一切權利和責任及義務。同樣家中二老的生老病死也是由兒子全權包攬的。女兒則是嫁出去的,所以外嫁的女兒孃家的事基本與她無關的。但是現在如果父母麼有遺囑的話,那就只能按法律程序來辦,沒有商量餘地了……如果這份遺囑不合法的話~哈哈 這份遺囑也是沒用的!


傅其珍33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