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冠姓权离婚”网友吵翻天!其实,法律早有说法!

  最近一对夫妻因为“冠姓权”而闹离婚,迅速引起网友的讨论。大部分人都认为孩子随父姓是理所当然的,完全没必要吵架。而少部分人认为,孩子应该可以跟母姓,但是很多父亲一遇到孩子跟母姓就要吵要闹,完全没有必要,还闹离婚更加是无聊。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根本没有必要吵,因为法律早就有规定。


“为孩子冠姓权离婚”网友吵翻天!其实,法律早有说法!


何为“冠姓权”?为何引发争议

  说实话,在没有看到微博那位因“冠姓权”要离婚女子的爆料,笔者还真没听过什么是“冠姓权”。其实这不是一个常用的词语,法律上也没有关于这个词语的直接规定。“冠姓权”就是夫妻生孩子后,孩子究竟是跟父亲姓,还是跟母亲姓的问题,这么一说笔者就明白了。网上所谓的“冠姓权”其实不就是说的姓名权。那么我们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后,就看看法律对于姓名权的规定。

  为了孩子跟谁姓夫妻发生纠纷,现实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特别是近年来独生子女多了,很多女性在原生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那么为了所谓的延续自己家族的香火,女方父母就说了如果生第一个孩子必须要跟女方姓,男方当然不愿意,特别是男方父母,自己家里也是独生子,生的孙子还不能跟自己父亲姓,不符合社会的约定俗成。于是乎双方以及双方的父母都陷入了困局,争吵不断。网上这名女子的爆料能够引发讨论,说明其不是个例,而是存在很多家庭,可能成为家庭矛盾的导火索。

法律对于“冠姓权”的规定:随父随母姓均可

  孩子该跟谁姓,在法律层面,从来不是问题。我国法律很重视男女平等,婚姻法也规定孩子既可以跟父姓,也可以跟母姓。不管跟谁姓,初衷都应该从保护孩子的立场出发。孩子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这是体现了法律对于男女平等的具体内容的体现,同时也可以达到社会、家庭稳定的目的。

  《婚姻法》第22条,“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户籍登记条例》第7条规定,婴儿出生后一个月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婴儿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并将其姓名登入户籍登记簿。

  公民的姓名一经登记,就成为公民的正式姓名,并开始受法律的保护,也就是说,父母双方对新生儿享有“冠姓平等权”。

  破解“冠名权”之争的途径:因为孩子的姓名权一经确定登记,是不可以随便改的,因此在确定前应该经过父母双方的协商,协商一致后才可以登记,登记后孩子的姓名就受到法律的保护。所以避免这种争议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孩子出生后没登记前,双方充分的协商。从根源避免因孩子“冠名权”发生争吵。

  如果是事后一方想要改名字的,也必须双方协商一致,不能擅自修改孩子姓名,如果一方擅自修改的,另一方可以要求恢复原姓名。如果双方离婚的,一方要求改名字的,同样也需要双方协商,出具相关的证明材料才可以修改。

  孩子跟谁姓的问题,立法者遵循了基本的原则,推行男女平等、夫妻平等的原则,积极的改造传统的风俗习惯。但是目前看由男性和女性对于孩子跟谁姓之争,演变成立男性与女性的权利之争。女性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和权利,必须要求孩子跟自己姓,那无疑是不尊重孩子姓名权。当然如果是女性合理的要求孩子跟自己姓,男性强烈反对的,那也无疑是在不尊重法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