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勝中國收購黃記煌:我們要做中餐了

百勝中國收購黃記煌:西餐思維下的中國化之路任重而道遠?


近日,國際連鎖餐飲巨頭又有了新動作。

4月8日,百勝中國發布公告,稱正式完成對黃記煌的控股權收購(2019年8月該公司宣佈已簽訂最終協議,收購黃記煌控股權)。

百勝中國收購黃記煌:我們要做中餐了

截止到當日收盤,其股價收於44.85美元,漲幅3.46%。

百勝中國股價走勢

百勝中國收購黃記煌:我們要做中餐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收購之後,黃記煌將成為百勝中國旗下的第三個中餐品牌(已有東方既白和小肥羊)。而基於此,該公司將成立中餐事業部,旨在進一步搶佔中式餐飲的市場份額。

顯而易見,從黃記煌“嫁入豪門”這一事件背後,可以看出,相對於中式餐飲經營的“遇冷”,百勝中國對征服中國餐飲市場的雄心似乎只增不減

事實上,作為業界首屈一指的連鎖餐飲巨頭,百勝中國的業績雖較為平穩,超出市場預期,但也不乏出現乏力之態

“炸雞”業務的單一化?

根據最新財報,得益於產品、高性價比、數字化賦能的客戶體驗以及來自外送和移動端訂單的增長(第四季度貢獻了該公司銷售額的61%,數字化支付已超過90%),2019年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87.8億美元,同比增長9%;實現淨利潤7.13億美元,同比增長1%;經調整的淨利潤為7.29億美元,同比增長20%。其中,

第四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0.3億美元,同比增長8%,實現了自分拆以來系統銷售額連續第十三個季度增長;實現淨利潤9000萬美元,同比增長22%。

百勝中國扣非後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趨勢

百勝中國收購黃記煌:我們要做中餐了

具體來看,公司的核心收入的增長還是來自主力肯德基的貢獻。得益於同店銷售增長3%和加速新店開張,2019年肯德基第四季度系統銷售增長達到10%,經營利潤增長達到20%。與此同時,

2019年百勝中國新開門店1006家,創出記錄,其中,肯德基全年開店數為742家;且截至2019年底,肯德基會員數量超過2.15億,同比增長35%

而相對於肯德基的意氣風發,其高調收購的中式餐飲品牌卻表現平平,即小肥羊火鍋、塔可貝爾、東方既白以及COFFii&JOY等品牌在去年只為公司貢獻了2%的營收。

百勝中國營業收入趨勢

百勝中國收購黃記煌:我們要做中餐了

作為一個餐飲巨頭,百勝中國更應該知道業務單一性的弊病以及業務多元化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消費升級之下,餐飲市場在日趨激化的市場競爭中不斷推陳出新,呈現多樣變化,基於此,若想持續保持較好的盈利水平,其需要對市場趨勢加以把握,甚至是需要迎頭趕上。

“2020年第一是聚焦發展核心品牌;第二是投資關鍵增長機會,包括投資於小品牌的發展;第三是投資利用數字化和技術;第四是嚴格成本管控以抵消價格上漲的影響。“——百勝中國

而百勝中國也深知其需要走出“炸雞舒適圈”,來擁抱多元化,發展新的增長點,這也就是其2020年的戰略規劃中把一部分重心放在投資於小品牌的發展這一關鍵節點上

而為實現這一目標,其對中式餐飲市場的加碼或將成為其中較為關鍵的一步

對中式餐飲的“水土不服”

然而,巨人也有摔倒的時候,甚至摔得還不輕。

談及百勝中國的中式餐飲,可謂是一個字——“傷”

實際上,從1987年百勝中國進入中國之後,其便對本土化戰略加以重視,旨在在中國餐飲市場上分一杯羹,畢竟隨著我國經濟的穩中有進,人民生活水平相繼提升,使得對其餐飲需求也日漸多元化、精品化。

回顧上一年,我國餐飲市場的總規模達到4.67萬億,同比增長9.4%,佔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1.3%。但進入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對整個餐飲業的影響也較為深刻,不僅多數中小企業可能熬不到春暖花開之時,百勝中國此前也預計一季度以及2020年全年百勝中國的經營業績將受到疫情的嚴重影響

“雖然目前很難完全確定疫情會帶來的影響....預計通貨膨脹和工資上漲將仍具挑戰,特別是2020年上半年...儘管外部有逆風,我們會致力於在中國發展,並加大在數字化、供應鏈和小品牌上的投資以支持我們的發展。”——百勝中國首席財務官Andy Yeung

但疫情的影響終究具有時限性,隨著疫情的好轉,尤其是國內疫情已經有所趨穩,餐飲業迎來報復性消費所帶來的反彈還是可以期待的

中國餐飲市場按經營模式劃分

百勝中國收購黃記煌:我們要做中餐了

基於上述,可以看出我國餐飲市場潛力較大,尤其是百勝中國所聚焦的快餐業態,已然成為促進我國餐飲市場營業額增長的“黑馬”,但這一市場的肉骨頭潛質並不好啃,雖說這一行業准入門檻較低,但沒有真正做到因地制宜依舊無法嚐到盈利甜頭

百勝中國對於西洋品牌的本土化戰略算是經營有道,但遇到如何將收購的本土品牌發揚光大這一問題可就犯了愁。

就拿曾紅極一時的”火鍋第一股”——小肥羊來說,回顧過往,其從雲端到觸地僅僅是時間問題。

2009年3月,百勝中國斥資4.93億港元入股小肥羊,隨後不斷增持,最終在2012年以近46億港元現金完成對小肥羊的私有化。但是,被收購後的小肥羊似乎流年不利,由於管理團隊之間的磨合與管控出現問題,從風靡全國到頻頻關店,再到不敵海底撈、湊湊等網紅新秀而從一線城市“銷聲匿跡”,可謂是遭遇了“水逆”

“門店數最高達到721家...截至2019年底小肥羊的門店數量為310家,其中大約290家為加盟店,直營店僅剩20家左右。”——公開數據

顯而易見,由於中西文化“隔著壁”,以餐飲標準化見長的百勝中國並未真正參透如何經營中餐品牌,由於在以小肥羊為首的品牌管控上走多了彎路,有些分身乏術,對旗下其他收購的中餐品牌的管理或是力不從心,進而使得其至今對整體業績的貢獻十分“沒有存在感”。

“互相拯救”的收購?

而這一次的收購,它或許正期待著通過黃記煌可以真正開啟其運營中餐品牌走向本土化的大門

百勝中國收購黃記煌:我們要做中餐了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黃記煌成立於2004年,目前擁有640多家餐廳(包括燉鍋品牌“黃記煌”和快餐品牌“三分飽”),主要以特許經營模式運營。

而基於黃記煌對市場細分領域的準確定位,在一段時間後便在燜鍋這一細分品類上佔據頭部地位,而百勝中國或許不僅看上了其在細分市場的專業化,也或將考慮到黃記煌以及包括調味料在內的供應鏈體系所奉行的餐飲標準化與自身具備的經營理念不謀而合

“收購完成後,百勝中國可以將旗下強大的基礎設施如供應鏈、原材料採購、數字和外賣能力、營銷和IT與黃記煌產生協同效應;與此同時,黃記煌還有望在菜品研發與加盟商管理方面與百勝中國旗下火鍋品牌小肥羊進行進一步的合作與協同。”——花旗集團研報

但是,近年來黃記煌的生存狀況或許不盡人意,畢竟隨著其“直營+加盟”模式下的跑馬圈地,門店提供的產品服務質量可謂是分化較為嚴重,進而也失去了一定的消費者黏性,拖累其盈利水平的提升

而基於難以抵擋市場競爭,餐廳銷售額減少,黃記煌在2014年、2015年實現連增之後(分別達到4.17億元和4.99億元),2016年便開始走下坡路,跌至4億元

。具體而言,2014至2016年,黃記煌單店每日銷售的燜鍋數分別為93.1、80.8、66.6;單店日銷售額分別是1.6萬元、1.5萬元、1.3萬元;翻檯率分別為1.5、1.3、1.1,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停滯退步的階段(隨後黃記煌再無對外公佈業績情況)。

百勝中國收購黃記煌:我們要做中餐了

更為重要的是,對於餐飲企業而言,食品安全出現問題乃是大忌,畢竟在消費升級之下,消費者對產品服務的質量要求更高,而

黃記煌曾頻頻曝出食品安全醜聞,或許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失去了不少信任口碑,進而更是失意於中式餐飲市場競爭之中。

百勝中國收購黃記煌:我們要做中餐了

“數字化是公司的深耕領域,已經深入到各個方面,如技術讓運營體系與供應鏈聯繫更緊密,有利於全面化推廣新品;AI技術能預測餐廳每小時銷售額,以此為基礎進行人員排班和庫存管理;智能手錶能讓餐廳經理密切監控訂單和出餐情況。”——百勝中國

因此,對於如今的黃記煌而言,如何繼續深度切入餐飲賽道,如何提升門店的運營效率以及品牌營銷或將是破局的關鍵點,而近年來百勝中國的數字化創新或將為其指明提升的方向

結語

整體而言,國內餐飲市場的競爭已成紅海,這對於置身其中的巨頭而言,百勝中國面臨的挑戰或將更為嚴峻,畢竟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在保持既有的市場話語權的同時,如何進一步豐富自身的業務線而帶來穩定且富有成長性的盈利水平尤為重要

本次收購黃記煌,或許不失為一個起到雙贏作用的決策,一方面,百勝中國或將可以通過再次加碼中餐業務來繼續保持其品牌化發展的護城河,另一方面,黃記煌或得到一個挽救業績頹勢的機遇。

然而,究竟黃記煌是不是“一手好牌”,百勝中國是否可以因其“茅塞頓開”而加深對中餐的認識,還需要在時間洗禮之下通過業績來說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