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故里首發聲,大量史實證明梁祝魂歸微山湖畔

  梁祝故里首發聲,大量史實證明梁祝魂歸微山湖畔

  梁山伯祝英臺的故事,千百年來被代代傳頌,無論是文人雅士,還是鄉野俗夫,都對梁祝悽美的愛情故事津津樂道,他們已成為國中國古典愛情的典範,祝英臺業已成為古代女性勇於追求自我與婚姻自由的代表。

梁祝故里首發聲,大量史實證明梁祝魂歸微山湖畔

  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雅士為他們寫下大量詩篇,如今,各種版本的《梁祝》也是多次走出國門,向世界人民展示這段愛情絕唱。梁祝的故事不僅謳歌了愛情的自由,如今,更成為一種文化符號。千百年來,對於梁祝是哪裡人,生於哪,最後葬於哪的爭論,一直就沒有停過。近年來,隨著旅遊業的迅速發展,這種爭論更是愈演愈烈,很多人都拿出這樣或那樣的“史料”來證明梁祝是自己家鄉的人。近日,來自微山湖畔的著名學者宋致國老師,年逾古稀,不但查閱了大量史料,還親赴濟寧市微山縣兩城鎮簿梁村實地尋訪,用史料與事實證明了微山縣的兩城鎮簿梁村就是梁祝故里,梁祝最後也魂歸微山湖畔,長眠在了微山縣的馬坡鎮。宋致國老師的這篇《梁山伯住兩城魚臺所管》,便詳細記錄了他的尋訪過程。

梁祝故里首發聲,大量史實證明梁祝魂歸微山湖畔


  日前,陪菏澤的幾位朋友至獨山湖賞荷,賞畢,於湖東兩城處棄船登岸,憑弔人祖伏羲女媧之廟。拜“人倫始祖”,謁“混沌初開",當然讓人有無盡的興致,然觀賞完畢,其中一朋友忽提出一質疑頗讓人深思:

  這裡明明屬微山縣管轄,而“重修碑記”上,何以落款是魚臺縣令劉文明呢?

  乍一聽,這確乎是一疑問;魚臺縣遠在微山湖西,隔著大湖,該縣縣令怎麼會跑來這裡修繕伏羲廟?聽了提問讓我不由啞然一笑:甭說是現在的年輕人,即使上了歲數的人們,恐怕也沒有幾個能知道這裡明、清時期曾是魚臺縣管轄的。於是,我隨即吟了句“十八相送”的唱詞:

  梁山伯住兩城魚臺所管,

  馬文卿住馬坡鄒縣所生,

  小九紅住九曲濟寧人氏,

  他三人在三縣同把書攻---

  兩城 、馬坡、濟寧相距雖才幾十華里,卻是分屬三個縣管轄的。看來,歷史上這裡吏屬確實是複雜的。其實,對於此,五十多年前,那時已經初中畢業的我(那是1965年秋,兩城已劃歸微山縣),聽了這個段子也曾產生過異議。

  當時唱這段子,其祖上均是魚臺人的微山縣河南墜子藝人仲延和先生,聽了我的異議,即旁徵博引,言之確確:

  因為他的家即在 “梁山伯住兩城魚臺所管”的兩城鎮簿梁村。不僅祖上口口相傳為“魚臺所管”,且當即出示了明嘉靖年間的說唱話本《十八相送》。

  並一再講離他們村不到七公里的 “馬文卿”住所馬坡鎮,當年就實實在在歸鄒縣--當然,無需再介紹,往北十多公里,就是如今的濟寧市了--

  雖有異議,當時作為還是孩子的我卻無條件仔細考究,接著就是文化大革命,梁祝的故事,早成了“封資修”的東西,誰還再有“閒心”去研究這一民間傳說的真偽?

  直到2003年中央電視臺報道在如今的微山縣馬坡鎮發現了梁祝墓的遺址,出土了重修梁祝墓碑記;至此,我才真的知道就在我們的家鄉--微山湖畔,確確實實默默長眠著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梁山伯與祝英臺!

  據報道介紹,雖然她們的墓葬,曾被流經這裡的白馬河淹沒過多次,陳封在地下幾百年,但她們至死不渝的忠貞愛情,不僅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普通的百姓,亦感動了不少達官貴人--- 據鄒縣誌載:明正德十一年,路經此地赴任的南京工部右侍郎前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崔文奎,就被梁祝的故事深深感動了。崔御史深感“其心皎若日星,其節凜若冰霜”,而於上任的路上毅然具本上奏朝廷,在梁家祖林中為二人重建了墓、碑和祠堂。(碑和祠堂,直到1995年,在深挖白馬河河床的工程中被發現出土。現墓與碑都存放在馬坡鎮鎮政府裡,其碑高1·85米,寬0·82米。)

  中央電視臺這一詳細報道,就又促使我,一定要去親眼看看這對痴情男女的葬身之地不可;於是湊了週末的時間,攜了兩個文友專程赴馬坡鎮憑弔了這個微山湖畔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之墓。

  趕到位於馬坡鎮南一華里處的梁祝墓舊址時,三五十位建築工人正在按照專家們的設計修建著未來的“梁山伯與祝英臺紀念園”。剛修復的梁祝墓座落在這塊園林式墓地的東北角。當然,我知道這是一個人造景觀。故只遠遠的拍了張照,而眼光卻盯上了不遠處的一位牧羊老者。

  老者姓梁,應該是屬於正宗梁家的後人吧,因他談起梁祝,似乎還有些“尷尬”:

  “這裡不要問,當然是他們的墓(他不願用梁祝),哪裡爭也爭不過去!從這裡到嶧山,從嶧山到曲阜,哪裡沒有他們讀書的足跡?仔細問問,上了歲數的哪個能不知道!”

  我祝賀他們:這裡建好後,馬上會就成為吸引人的旅遊區;而老人家聽了卻不以為然。

  正在這時一干部模樣的人走過來:

  浙江、江蘇、河南---誰也爭不過去!稍微懂點歷史的能不知道:這裡可是朝廷封就的,不信,去看縣誌去!

  當然,我知道他所說的縣誌就應該是鄒縣縣誌! 轉眼,幹部模樣的人接了電話匆匆走了,於是我又和牧羊老者談起來。

  問起如今重修梁祝墓碑的下落,老人亦覺很無所謂:

  讓“公社”的弄去了--

  對於梁祝,全國可以說是不下十多家縣市在爭自己為“正宗”的;他們都恨不得鑽窟窿打洞也要找到其是“正宗”的依據。而百度上關於“梁山伯與祝英臺”條目解釋更是少有的詳盡。面對十幾家爭得“不可開交”的“梁祝故里”地,作為百度雖不好妄下結論,卻用了應是“論斷”的註釋:

  “濟寧馬坡,正史記載最早,記載的人級別最高,資料最翔實”!

  但是,想不到作為“正宗”的梁祝故里人,特別是這位梁姓牧羊老人,卻是表現得一臉不屑。為什麼“朝廷封就的”,“正史記載最早,記載的人級別最高”的“正宗”“擁有”者,卻會一臉不屑;而那些依據道聽途說,或看了野史家馮夢龍們的意作為依據的“梁祝故里人”,卻是講得振振有詞,似乎非他們為“正宗”莫屬的呢?

  其實,這問題稍一深思就能找到答案,:

  仔細想想:濟寧、兩城、馬坡,是什麼地方?那是華夏“正宗”的孔孟之鄉啊!聽牧羊老人講,直到如今,只要是梁姓,祝姓居住的地方,祖祖輩輩都不願讓演梁祝曲藝的進村,以至至今梁姓,祝姓,都還有不通婚的習俗。試想,有這樣“群眾基礎”的當地人,會編造一個他們羞於提及的“浪漫”的愛情故事嘛?

  當然,作為現代浪漫理想主義的文人們,是會盡筆墨之能為之謳歌這段忠貞愛情故事的。特別是對敢愛敢恨的祝英臺,更是把她奉之為“愛神”!謳歌她為了爭得做人的權力,敢於女扮男裝外出讀書,且一讀就是三年;隻身在外攻讀不說,還敢在亞聖孟子的家鄉嶧山,以一個女子之身與男子漢梁山伯同榻而臥三年;最後為了實現自己的愛情,寧願化為感天動地的蝴蝶的蝶變!

  何況,這故事本身就是夠感人的,況且,又緊靠著充滿浪漫元素的微山湖呢;因而就不能不讓人聯想到湖上一種叫做“葦鶯”的愛情鳥的故事。據先秦學家胡淼先生考:《詩經〈關睢〉》中描寫的就是出自微山湖中的“葦喳子”鳥。說是這種鳥,雌雄對唱、歌聲響亮、是一對純樸的微山湖戀人,姑娘叫田呱,小夥名姬成的;在兩家強烈反對、嚴酷壓制下,雙雙私奔為奔向自由,而與狂風暴雨抗爭經了拼命的“呱呱撐撐,呱呱撐撐”,最後葬身湖底,變成了一對被後世人們一直喜愛的“葦喳子”。這,豈不就是梁祝的姊妹篇?

  其實,恐怕也正是這些真真假假的悽美愛情故事,被喜歡浪漫的文人們拿去演繹成了小說,故事,然後搬上了舞臺;特別是改編成最流行的黃梅戲之後,才讓那些“有心者”拿去,左拐右彎,變成了他們的梁祝吧?

  然而,這悽美的愛情故事在孔孟之鄉,卻並不被真正的梁祝後人所接納;因為用牧羊老人的話說那是:

  這事,好說,不好聽!

  然而,既然“好說,不好聽”,幾百年過去了,人們都不願提及的事;為什麼如今卻又想起來為這對戀人重修紀念園了呢?

  想不到問起此,老人這回卻笑了:

  還不是這些年輕人想一出是一出的,用他們的話說,為的是搞活經濟唄!他們先是帶我們老年人一塊組團去旅什麼遊,在河南,看了人家沾不著邊的都像模像樣的建了“梁祝戀人園”,引得少男少女們扎堆的往那擠;我們這真真實實的“梁祝故里”為什麼不行?回來之後,依著年輕人要搞一千多畝的園區呢,是我們上了年紀的覺得是糟蹋伸勺子挖飯吃的好地!其實,不是為了打那些和我們爭什麼“正宗”的“梁祝後人”的臉,我們才不讓修呢!這不,經村民們多次商量,才將一千多畝的規劃縮到了這靠路邊的百十畝孬地--

  聽著老人似乎不樂意的訴述,看著繪製在展示牌上的充滿詩情畫意的“梁祝文化園”,想著建成後“梁祝讀書處”“十八相送亭”……少男少女們充滿美好暇想的在園內徜徉,讓人不由陷入了沉思:

  其實,浙江、河南、江蘇……那些自認是“梁祝子孫”的人們之所以樂此不彼的爭什麼“正宗”;馬坡、兩城的年輕人之所以敢得罪長輩,冒著冒犯祖宗的罪名,也要毀地耗資修建幾百年前的傳說中的一對戀人的愛情遺蹟;其實,不都正是熱愛華夏古老文化,嚮往自由、美好的激情在追求釋放嗎?

  

一千多年過去了,當世人皆為梁祝的故事而感動,為他們悽美的愛情感嘆時。在那個重視封建禮教,把世俗風化看的極重的時代,梁姓族人卻深以為恥。他們以為梁祝二人不顧禮教,同床共眠的行為有傷風化,更是嫌棄祝英臺不顧媒妁之言,妄自逃婚殉情。因此,那時的梁氏族人並不認同梁祝之間的愛情,更不願承認。致使梁祝愛情在他們的家鄉被隱藏了上千年。直到二人的墓地在近年被髮掘,才讓世人知道梁祝的真正故里,以及他們的魂歸地。

梁祝故里首發聲,大量史實證明梁祝魂歸微山湖畔

  時代變了,人們的認識與思想也發生了改變。雖然老一輩的梁氏後人遵循族訓,依然不願向世人談起二人的悽美愛情,但是新一代的年輕人,卻為二人的愛情所感動,並以他們二人為豪。世人常說他們是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但梁祝的愛情更要高於羅密歐與朱麗葉,他們衝破的不是家族仇恨,而是封建禮教,他們對抗的不是家族間的仇恨,而是整個社會。雖然最後,他們失敗了,但他們勇敢抗爭的精神,卻給了封建禮教重重一擊,給予世人以啟示,他們的愛情之所以被傳唱至今,也代表著舊時人們對封建禮教的對抗。

  如今,梁祝故里的發聲,代表著新時代,新思想的聲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