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得民心者得天下,劉備得民心,為什麼不能得天下?

90後小青年vlog


1.劉備並不得民心。通過《三國志》可以看出,劉備發跡歷史就是輾轉流離,一路招兵買馬,是個梟雄,但是並沒有大的善政獲取當時的天下民心。之所以有劉備得民心的想法,應該是基於《三國演義》的說法。

2.得民心者得天下是指政治上的善政。這一歷史規律是不錯的,得到民眾支持才能獲得政權的合法性,但是這不是指個人道德上的善良,而是政治上的有為。劉備雖有三顧茅廬,桃園結義的佳話,但是老百姓不是來聽故事的,還要吃飯的,要看百姓能否安居樂業,而蜀漢連年征戰,民眾負擔重。

3.所得民心須是最重要的群體的心。不可否認,國家存在階層,東漢末年,世家大族和底層民眾已經分化嚴重,之所以說得民心得天下,就是民心所向提供資源支持,世家大族和底層民眾,哪一方的資源強大,得到哪一方的支持才可以。劉備沒有社會根基,純靠征戰,世家大族和民眾都不認可,也就沒有得到任何一方的民心。

4.相反,曹家父子和江東孫家得民心。曹操文治武功就不需說了,統一中國北方,安定民眾,實行屯田制,租調製,與民休息。江東吳國,國險民附,三代經營,得到民心。由此看來,劉備得不到天下也屬正常。


雨夜說春秋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題主的這個問題是一個標準的形式邏輯問題。

就從形式邏輯的角度,來推論一下這個問題吧。

大前提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小前提是“劉備得民心”;

結論必然是“劉備得天下”。

從形式邏輯來看,劉備不能得天下,就是不符合邏輯。不符合邏輯,就一定是出了問題。究其原因不是大前提出了問題,就是小前提出了問題。

首先看大前提,“得人心者得天下”,這個有問題嗎?

這個不應該有問題,如果這個要是有問題,事情就太麻煩了,也說不清楚了。這也不是本題討論的問題,那就認為他是正確的,是不存在問題的。

這就只有一個可能了,那就是小前提出了問題。

接觸過形式邏輯的友友,很好理解這個問題。形式邏輯是很科學的一門學問,不用懷疑他的正確與否。沒有接觸過形式邏輯的友友,只有自己去補上這一課啦哈。

具體而言,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由此推論出“不得人心者不能得天下”;

小前提就是“劉備不得人心”,由此得出的結論是“劉備不能得天下。”

這才符合邏輯。

再說一次,這是一個標準的、最簡單的形式邏輯問題。不相信這個邏輯的友友就先學習形式邏輯的基本原理吧。

這個結論,不是豹眼主觀的判斷,而是科學的推論,沒有絲毫的個人偏見。

而且,以此推斷,題主的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或者說,題主提供的前提條件是錯誤的,就不可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本該用形式邏輯的基本原理得出了正確的推論,這個問題就算是已經完成了回答。

因為史實是劉備沒有能夠得天下,也就是劉備不得人心,這也就成為了史實。

但有些友友或許不相信這個邏輯,那就多說幾句吧。

第一,得民心者指的是得天下人的民心,不是幾個人、一小部分的民心。

劉備無論走到哪都會籠絡人心,都會有人視為仁德之君。根本而言,就是在挖牆腳。

劉備投奔公孫瓚,並沒有所有人或者大部分人都背棄公孫瓚而投奔劉備;陶謙力薦劉備接替自己出任徐州牧,所有的官吏都支持劉備,但徐州的百姓並沒有全部支持他。

官吏們支持劉備是期望保住自己的利益,但百姓並不認為劉備會給他們帶來多少利益。這就是劉備在徐州站不穩腳跟的根本原因。

曹操幾次征伐徐州,都沒有擺平陶謙,可見陶謙手下還是有人才,有勢力的。劉備全盤接受,但卻守不住徐州,這不能稱之為得民心。

有人會不服氣,認為是呂布、袁術這兩個攪屎棍攪合的結果。可話又說回來,沒人會請你做帝王的,所有的開國帝王都是自己打拼出來的。姓劉就可能做皇帝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在位的帝王都不受待見,就別想天上掉餡餅了。

秦檜還有三個好兄弟呢?得到一小部分人的追隨說明不了什麼。不能說得到所有人的擁護才算得民心,起碼要得到大多數人的擁護才行。

第二,得民心者是近者擁護,遠者來歸附。

劉備佔據成都後,是依靠強權征服的民眾,並非依靠仁德征服了人心。

就說諸葛亮舉薦了劉巴,以大錢兌換小錢,搞得通貨膨脹,民眾苦不堪言。之所以鄧艾兵臨城下,群臣力主投降,就足以說明劉備建立的蜀漢並不得人心。

如果人心歸蜀漢,關羽進攻襄樊,荊州百姓會全力保護南郡,也不至於糜芳、傅士仁一投降,荊州就丟啦。對百姓來說,荊州歸誰,都是無所謂的事,這叫得人心嗎?

劉備佔據成都,有多少有理想的青年,像投奔延安一樣去奔向光明的哪?沒有。

又有多少州郡像諸葛亮隆中對所言,劉將軍大軍一出,百姓簞食壺漿來迎接將軍的呢?也沒有。打著打著就沒糧啦,百姓雖然不一定堅壁清野,起碼沒有簞食壺漿。

史實證明,劉備匡扶漢室就是一個幌子,許多人包括諸葛亮都清楚劉備想幹啥,但這些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也需要這個幌子來實現。

劉備與曹操、孫權、袁紹、袁術、劉表等人沒有任何區別,小雞不尿尿,各有各的道。

回到題主這個問題,一句話,形式邏輯沒有錯,大前提沒有錯,只有小前提錯了,結論也就不成立啦。

那就是劉備並不得人心,所以不能得天下。

遠的、近的都不說,就說劉備的老祖宗劉邦,他是靠得民心而得來的天下嗎?

沒有蕭何、張良、韓信等人幫助他忙活,誰會請他去做皇帝呢?

好歹劉邦還約法三章,得到了關中百姓的支持。就劉備手下那些得力的人手,還分為荊州派、東州派、蜀土派,為了制衡內部的矛盾,就把劉備給折騰苦啦。蜀地的民心還得不到,哪裡還能得到天下之民心呢?

劉備得民心就是一個笑話而已。千百年來,還有人信,豈不是更大的笑話哦。

不喜勿噴,睜眼看歷史,閉眼悟人生!


豹眼看歷史


得天下者必得民心,得民心者未必得天下。

所以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是片面的,這是一種片面的理解。得天下者必佔三個條件-----天時、地利、人和。

所謂得民心僅僅是佔了人和而已。

2 三國鼎立背景

當時曹操自群雄割據中脫穎而出,“挾天子以令諸侯”,是當時事實上的正統朝廷,已佔天時;孫權據長江而守東吳,佔地利,劉備在諸葛亮建議下佔據西川,收攬天下人之心,占人和。各有優勢。

3 夷陵之戰

此戰為三國曆史三大戰役之一,為報弟仇,劉備在諸葛亮力勸之下仍剛愎自用強行出戰,中東吳陸遜之計,火燒連營四十餘,損將折兵數十萬,蜀漢一代青壯年兵員幾乎斷絕。自此後始終慘淡經營,再也不能恢復元氣。

4 曹魏政權採取了正確的戰略方向。

始終將蜀國定為首要攻擊對象。如地圖所示,其後滅蜀國,已對東吳政權形成合圍之勢,終得天下。

況且劉備晚年狂妄自大,不聽勸諫,不攻曹魏,而攻東吳,不明事理。失了將心,失了民心,失了氣數,所以註定得不了天下


新郎中國新娘越南


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者。這句話千百年來也好像成為了真理。所以,我們能看到的電視劇當中,時不時的冒出來一句得民心者得天下。也不足為奇了。

那麼,到底這句話是不是真的是真理?或者說,這句話是不是普遍適用?

放眼幾千年的歷史,是不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其實這個不需要現在我們來總結。因為歷朝歷代都有斷代史的修著。他們往往就會總結前朝得天下以及失天下的緣由。最後一大批的文臣謀士集結力量,給新朝出謀劃策。

以圖子孫帝王萬世之業!譬如,司馬炎總結篡位成功的經驗就是曹魏沒有分封同宗為藩王,於是引起個八王之亂。出發點是好的,結果好心辦了個大壞事。不知道死後的司馬炎在地府有知的話,作何感想?

拋開這一些不一樣的,最後肯定所有人的總結都是一樣的,前朝之所以失天下就是因為苛捐雜稅導致民不聊生。本朝得天下就是因為輕徭役老百姓安居樂業。

是不是真的這樣?

答案當然不是!因為得民心者未必得天下。或者是得天下者並不一定是得到了民心。

舉個簡單的例子,遼宋時代,女真人短短十年間,滅遼破宋,建立金朝,引發了著名的靖康之亂。又蒙元崛起漠北,先後滅金平西夏,並大理,最後吞宋建立元朝。在滿清趁李自成張獻忠危害中原時候揮師南下最後建立清朝。

這幾個都是以武力靠著血性屠殺征服遼宋明等,依靠的是絕對的武力以及舉世無雙的運氣。誰敢說他們得到民心?這些就可以說明,得天下的未必是得到民心的哪一方。

再舉個例子,三國時代,曹操依靠漢獻帝號令天下。孫權依靠父兄基業保據江東。那麼,蜀漢的建立者劉備呢?他依靠的是什麼?民心嘛?

答案一樣不是,出身草莽,有沒有什麼好的思路的他從來不缺少崛起的機會,幾十年東奔西跑,顛沛流離。即使博取了天下美名。以仁德著稱,然而還不是一樣。

第一次佔據徐州時候,漢獻帝還在長安。最後被呂布襲取,你能說呂布更加比劉備會刁買人心?第二次佔據徐州的時候,曹操已經成了漢賊,還是輕而易舉的拿下徐州。大漢皇叔不如漢賊有號召力?

奪取荊州是趁著赤壁之戰劉琮投降,荊州無主的時候以武力奪取,從來不是因為荊州劉琮投降而諸郡請求依附劉備。靠的是巧取。

佔據益州是反客為主吞併同宗的劉璋的地盤,根本與仁義毫不相連。即使劉璋沒能力守住地盤。靠的是豪奪!

奪取漢中是靠武力奪取的曹操已經放在口裡還沒來得及嚥下去的肉。這裡也考的是豪奪。

同樣失荊州,按道理先前的講法,劉皇叔仁義無雙,美德滿天下,這個時候已經佔據荊州十多年,荊州人有什麼理由不歸劉備?但是呂蒙陸遜還不是輕而易舉的奪取荊州,荊州人也安安分分?

即使後來劉備傾巢而出也沒拿荊州怎麼樣!這一切的活生生的例子現實,劉備鼎足而三的基本地盤根本與得民心無關!那裡的老百姓到最後還不是逆來順受?反正城頭變換大王旗!

雖然得民心未必得天下,但是歪史認為,失民心肯定失天下!


歪史


我是文開石我有靠譜答案

先說說這句話究竟對不對

不好意思,不對!

這句話的出處:

《孟子·離婁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翻譯過來就是說得民心就能得天下,怎麼得民心?民眾要的就給他們,民眾討厭的就不給

所以這句話不過是一句典型的儒家的書生之言

一句典型不考慮條件的妄想之言

一句談不上錯但絕對沒什麼用的廢話。

把環境具體到爭天下的階段,民心最多是一個必備條件,但從來不是決定條件

秦得天下靠的是法律、是強大

漢得天下靠的是權力分配

唐得天下靠的是權力真空的條件

宋得天下靠的是權力分散

元朝靠的是武力,清朝靠的是明朝的民富國貧。

大家之所以還這麼推崇這句話,不過是已經得了天下後對對自己的美化,而這種【歷史ps】軟件最好用的就是儒家。

回到三國,甚至具體到《三國演義》,劉備得民心麼?並沒有那麼明顯!

劉備靠的是他的皇家血統,所謂“大漢皇叔”。

他表現得是仁慈,但並不怎麼得人心,至少在非他統治下的民眾心中,他不是什麼的人心的人物,因為他做不到,【所欲與之聚之】,他給不了民眾要的安定、平和,因為他的實力而不是其他。

他表現出來的也是在於他的大漢正統復辟,而不是民眾。

沒有任何一個皇帝真心為了民眾,因為那隻不過是一個基礎,一個統治權力的基礎,但不是全部。


文開石


誠邀回答,首先劉備的蜀漢是一個割據的政權,也是一個外來的政權。而益州本來就有以李嚴為守的本土派。諸葛亮為代表的荊襄派。

劉備之所以取得民心,就是打著興復漢室的旗號,不能得天下是因為民心已移。其次,劉備是知道自己無法統一天下的,並沒有想要去克服中原,興復漢室。所以這些都只是一些政治口號而已,騙騙益州的百姓而已,如果不提這個口號,劉備在益州的統治合法性就沒有了!

劉備一死,作為外來政權的第二個代表,以諸葛亮為首的荊襄派和以李嚴為首的益州本土派,互相爭奪權力。諸葛亮以幾次北伐耗盡了益州本土派的實力,如果不進行北伐,則統治合法性就會受到質疑,其統治根基就會動搖。

而北伐帶來的結果,就是蜀漢凋敝,連年的戰爭,使得蜀漢物資匱乏。及到諸葛亮死,姜維再也無法制衡益州的本土派了。本土派遂是對劉氏政權統治益州的合法性產生質疑。所以內部的分化,是蜀漢政權搖搖欲墜,失去了他們的政治理想—克服中原,興復漢室,最後鄧艾引大軍下劍閣,姜維也無法抵擋。劉禪投降是為了益州百姓著想。避免了百姓生靈塗炭。


子非魚


古代的民一般指的是士紳,不是最底層的窮苦百姓,窮苦百姓起義中國幾千年下來就成功了元末紅巾軍,靠邊的還有秦末,可是秦末反秦的主力是舊六國貴族。


七個名字真不容易


劉備所謂得民心是有他的侷限性的,他當時沒有媒體代他宣傳又沒有互聯網,得民心還是三國演義中說的,具體如何不得而知;可能他也做了一部分得民心的事,他得沒得天下:’也要客觀評價,不能拿現代的觀點來看幾千年旳事o


不倒翁


自古就有得民心者的天下一說,但是三國劉備攜十萬百姓渡江避難,可謂是位仁主,老百姓拼死也願相隨,但最終劉備只是和曹操,孫權三足鼎立,而且還是最弱的,也是第一個滅國的。這是為什麼呢?


水鏡先生司馬徽在諸葛亮出山時,曾經感慨:臥龍雖遇明主,卻不逢時!就已經料定了諸葛亮的結局,也就意味著劉備的結局。因為劉備所處的年代是三雄並世,哪三雄?

奸雄曹操,字孟德,小名阿蠻,用厚黑學講,屬於心黑型,殺呂伯奢一家就是典型,一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嚇走了陳宮,同時曹操得天時,挾天子以令諸侯,又懂兵法極會用兵。但是赤壁之戰一把大火,讓他徹底失去了問鼎天下的資格。

英雄孫權,字仲謀,其兄孫策曾說:"將軍對陣,卿不如我,守土衛國我不如卿",對手曹操更是稱讚:"生子當如孫仲謀"。用厚黑學來講,屬於心不黑,臉不厚型,三代盤踞江東,佔盡地利,手下人才濟濟,能人輩出,江東四俊,二十四虎臣齊聚。但是其兄孫策對他的評價"兩軍對陣卿不如我,守疆衛土我不如卿",也註定了他三分天下的命運。
劉備是梟雄,平民出身白手起家,但曹操很是看重劉備,曾經煮酒論英雄:"天下英雄,唯有使君與操耳"可見一斑,用厚黑學來講,屬於臉厚型,要不人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政治資本不如曹操,只是混了個皇叔身份,靠得是人和,得人心,文有臥龍鳳雛相輔,武有關張趙馬黃五虎上將。但是夷陵之戰,一把大火也斷送了他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只能偏安一隅。雖有諸葛亮六出岐山,姜維九伐中原,最終也沒能逃脫滅國敗亡。


史苑空間站


先主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觀其所以結物情者,豈徒投醪撫寒含蓼問疾而已哉!其終濟大業,不亦宜乎!

劉備靠鎮壓黃巾軍起家,但勢單力薄,前半生雖打著一塊劉皇叔的牌子,並沒有多少人買帳,一直靠抱粗腿過日子,投奔公孫瓚,田楷,陶謙,曹操等,始終都成不了氣候,為什麼?在豪強林立的北方,光復漢室這句口號並不得民心,因為漢室失民心久矣。只到依附荊州劉表,才找到民心所向的感覺,當曹操大軍殺到,劉表的兒子劉琮投降時,劉備退出樊城,十萬老百姓願意與劉備共進退,為什麼呢?因為荊州,以至巴蜀一直是老劉家的天下,光復漢室這塊牌子管用,這是諸葛亮三分天下的真正立論基礎。北有曹操以梟雄的手腕,擁兵百萬,挾天子以令諸侯。東有孫權,以幾代經營的強大士族佔有江東。其民之心,已有所屬,惟荊州,巴蜀為劉表,劉璋所有,這是老劉家最後的地盤,對漢室抱有感恩之情,但這兩位庸主,惟求自保,並無大志。這就是劉備獲得民心的基礎,所以他很快就佔有了巴蜀,荊州之地,成天下鼎立之勢。之所以最後沒有完成天下一統的大業,併成為三國中最先滅亡者,有力量上的問題,有戰略上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光復漢室這塊凝聚人心的招牌已經失去了感召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