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得民心者得天下,刘备得民心,为什么不能得天下?

90后小青年vlog


1.刘备并不得民心。通过《三国志》可以看出,刘备发迹历史就是辗转流离,一路招兵买马,是个枭雄,但是并没有大的善政获取当时的天下民心。之所以有刘备得民心的想法,应该是基于《三国演义》的说法。

2.得民心者得天下是指政治上的善政。这一历史规律是不错的,得到民众支持才能获得政权的合法性,但是这不是指个人道德上的善良,而是政治上的有为。刘备虽有三顾茅庐,桃园结义的佳话,但是老百姓不是来听故事的,还要吃饭的,要看百姓能否安居乐业,而蜀汉连年征战,民众负担重。

3.所得民心须是最重要的群体的心。不可否认,国家存在阶层,东汉末年,世家大族和底层民众已经分化严重,之所以说得民心得天下,就是民心所向提供资源支持,世家大族和底层民众,哪一方的资源强大,得到哪一方的支持才可以。刘备没有社会根基,纯靠征战,世家大族和民众都不认可,也就没有得到任何一方的民心。

4.相反,曹家父子和江东孙家得民心。曹操文治武功就不需说了,统一中国北方,安定民众,实行屯田制,租调制,与民休息。江东吴国,国险民附,三代经营,得到民心。由此看来,刘备得不到天下也属正常。


雨夜说春秋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题主的这个问题是一个标准的形式逻辑问题。

就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来推论一下这个问题吧。

大前提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小前提是“刘备得民心”;

结论必然是“刘备得天下”。

从形式逻辑来看,刘备不能得天下,就是不符合逻辑。不符合逻辑,就一定是出了问题。究其原因不是大前提出了问题,就是小前提出了问题。

首先看大前提,“得人心者得天下”,这个有问题吗?

这个不应该有问题,如果这个要是有问题,事情就太麻烦了,也说不清楚了。这也不是本题讨论的问题,那就认为他是正确的,是不存在问题的。

这就只有一个可能了,那就是小前提出了问题。

接触过形式逻辑的友友,很好理解这个问题。形式逻辑是很科学的一门学问,不用怀疑他的正确与否。没有接触过形式逻辑的友友,只有自己去补上这一课啦哈。

具体而言,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由此推论出“不得人心者不能得天下”;

小前提就是“刘备不得人心”,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刘备不能得天下。”

这才符合逻辑。

再说一次,这是一个标准的、最简单的形式逻辑问题。不相信这个逻辑的友友就先学习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吧。

这个结论,不是豹眼主观的判断,而是科学的推论,没有丝毫的个人偏见。

而且,以此推断,题主的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或者说,题主提供的前提条件是错误的,就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该用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得出了正确的推论,这个问题就算是已经完成了回答。

因为史实是刘备没有能够得天下,也就是刘备不得人心,这也就成为了史实。

但有些友友或许不相信这个逻辑,那就多说几句吧。

第一,得民心者指的是得天下人的民心,不是几个人、一小部分的民心。

刘备无论走到哪都会笼络人心,都会有人视为仁德之君。根本而言,就是在挖墙脚。

刘备投奔公孙瓒,并没有所有人或者大部分人都背弃公孙瓒而投奔刘备;陶谦力荐刘备接替自己出任徐州牧,所有的官吏都支持刘备,但徐州的百姓并没有全部支持他。

官吏们支持刘备是期望保住自己的利益,但百姓并不认为刘备会给他们带来多少利益。这就是刘备在徐州站不稳脚跟的根本原因。

曹操几次征伐徐州,都没有摆平陶谦,可见陶谦手下还是有人才,有势力的。刘备全盘接受,但却守不住徐州,这不能称之为得民心。

有人会不服气,认为是吕布、袁术这两个搅屎棍搅合的结果。可话又说回来,没人会请你做帝王的,所有的开国帝王都是自己打拼出来的。姓刘就可能做皇帝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在位的帝王都不受待见,就别想天上掉馅饼了。

秦桧还有三个好兄弟呢?得到一小部分人的追随说明不了什么。不能说得到所有人的拥护才算得民心,起码要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才行。

第二,得民心者是近者拥护,远者来归附。

刘备占据成都后,是依靠强权征服的民众,并非依靠仁德征服了人心。

就说诸葛亮举荐了刘巴,以大钱兑换小钱,搞得通货膨胀,民众苦不堪言。之所以邓艾兵临城下,群臣力主投降,就足以说明刘备建立的蜀汉并不得人心。

如果人心归蜀汉,关羽进攻襄樊,荆州百姓会全力保护南郡,也不至于糜芳、傅士仁一投降,荆州就丢啦。对百姓来说,荆州归谁,都是无所谓的事,这叫得人心吗?

刘备占据成都,有多少有理想的青年,像投奔延安一样去奔向光明的哪?没有。

又有多少州郡像诸葛亮隆中对所言,刘将军大军一出,百姓箪食壶浆来迎接将军的呢?也没有。打着打着就没粮啦,百姓虽然不一定坚壁清野,起码没有箪食壶浆。

史实证明,刘备匡扶汉室就是一个幌子,许多人包括诸葛亮都清楚刘备想干啥,但这些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也需要这个幌子来实现。

刘备与曹操、孙权、袁绍、袁术、刘表等人没有任何区别,小鸡不尿尿,各有各的道。

回到题主这个问题,一句话,形式逻辑没有错,大前提没有错,只有小前提错了,结论也就不成立啦。

那就是刘备并不得人心,所以不能得天下。

远的、近的都不说,就说刘备的老祖宗刘邦,他是靠得民心而得来的天下吗?

没有萧何、张良、韩信等人帮助他忙活,谁会请他去做皇帝呢?

好歹刘邦还约法三章,得到了关中百姓的支持。就刘备手下那些得力的人手,还分为荆州派、东州派、蜀土派,为了制衡内部的矛盾,就把刘备给折腾苦啦。蜀地的民心还得不到,哪里还能得到天下之民心呢?

刘备得民心就是一个笑话而已。千百年来,还有人信,岂不是更大的笑话哦。

不喜勿喷,睁眼看历史,闭眼悟人生!


豹眼看历史


得天下者必得民心,得民心者未必得天下。

所以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是片面的,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得天下者必占三个条件-----天时、地利、人和。

所谓得民心仅仅是占了人和而已。

2 三国鼎立背景

当时曹操自群雄割据中脱颖而出,“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当时事实上的正统朝廷,已占天时;孙权据长江而守东吴,占地利,刘备在诸葛亮建议下占据西川,收揽天下人之心,占人和。各有优势。

3 夷陵之战

此战为三国历史三大战役之一,为报弟仇,刘备在诸葛亮力劝之下仍刚愎自用强行出战,中东吴陆逊之计,火烧连营四十余,损将折兵数十万,蜀汉一代青壮年兵员几乎断绝。自此后始终惨淡经营,再也不能恢复元气。

4 曹魏政权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方向。

始终将蜀国定为首要攻击对象。如地图所示,其后灭蜀国,已对东吴政权形成合围之势,终得天下。

况且刘备晚年狂妄自大,不听劝谏,不攻曹魏,而攻东吴,不明事理。失了将心,失了民心,失了气数,所以注定得不了天下


新郎中国新娘越南


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者。这句话千百年来也好像成为了真理。所以,我们能看到的电视剧当中,时不时的冒出来一句得民心者得天下。也不足为奇了。

那么,到底这句话是不是真的是真理?或者说,这句话是不是普遍适用?

放眼几千年的历史,是不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其实这个不需要现在我们来总结。因为历朝历代都有断代史的修著。他们往往就会总结前朝得天下以及失天下的缘由。最后一大批的文臣谋士集结力量,给新朝出谋划策。

以图子孙帝王万世之业!譬如,司马炎总结篡位成功的经验就是曹魏没有分封同宗为藩王,于是引起个八王之乱。出发点是好的,结果好心办了个大坏事。不知道死后的司马炎在地府有知的话,作何感想?

抛开这一些不一样的,最后肯定所有人的总结都是一样的,前朝之所以失天下就是因为苛捐杂税导致民不聊生。本朝得天下就是因为轻徭役老百姓安居乐业。

是不是真的这样?

答案当然不是!因为得民心者未必得天下。或者是得天下者并不一定是得到了民心。

举个简单的例子,辽宋时代,女真人短短十年间,灭辽破宋,建立金朝,引发了著名的靖康之乱。又蒙元崛起漠北,先后灭金平西夏,并大理,最后吞宋建立元朝。在满清趁李自成张献忠危害中原时候挥师南下最后建立清朝。

这几个都是以武力靠着血性屠杀征服辽宋明等,依靠的是绝对的武力以及举世无双的运气。谁敢说他们得到民心?这些就可以说明,得天下的未必是得到民心的哪一方。

再举个例子,三国时代,曹操依靠汉献帝号令天下。孙权依靠父兄基业保据江东。那么,蜀汉的建立者刘备呢?他依靠的是什么?民心嘛?

答案一样不是,出身草莽,有没有什么好的思路的他从来不缺少崛起的机会,几十年东奔西跑,颠沛流离。即使博取了天下美名。以仁德著称,然而还不是一样。

第一次占据徐州时候,汉献帝还在长安。最后被吕布袭取,你能说吕布更加比刘备会刁买人心?第二次占据徐州的时候,曹操已经成了汉贼,还是轻而易举的拿下徐州。大汉皇叔不如汉贼有号召力?

夺取荆州是趁着赤壁之战刘琮投降,荆州无主的时候以武力夺取,从来不是因为荆州刘琮投降而诸郡请求依附刘备。靠的是巧取。

占据益州是反客为主吞并同宗的刘璋的地盘,根本与仁义毫不相连。即使刘璋没能力守住地盘。靠的是豪夺!

夺取汉中是靠武力夺取的曹操已经放在口里还没来得及咽下去的肉。这里也考的是豪夺。

同样失荆州,按道理先前的讲法,刘皇叔仁义无双,美德满天下,这个时候已经占据荆州十多年,荆州人有什么理由不归刘备?但是吕蒙陆逊还不是轻而易举的夺取荆州,荆州人也安安分分?

即使后来刘备倾巢而出也没拿荆州怎么样!这一切的活生生的例子现实,刘备鼎足而三的基本地盘根本与得民心无关!那里的老百姓到最后还不是逆来顺受?反正城头变换大王旗!

虽然得民心未必得天下,但是歪史认为,失民心肯定失天下!


歪史


我是文开石我有靠谱答案

先说说这句话究竟对不对

不好意思,不对!

这句话的出处:

《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翻译过来就是说得民心就能得天下,怎么得民心?民众要的就给他们,民众讨厌的就不给

所以这句话不过是一句典型的儒家的书生之言

一句典型不考虑条件的妄想之言

一句谈不上错但绝对没什么用的废话。

把环境具体到争天下的阶段,民心最多是一个必备条件,但从来不是决定条件

秦得天下靠的是法律、是强大

汉得天下靠的是权力分配

唐得天下靠的是权力真空的条件

宋得天下靠的是权力分散

元朝靠的是武力,清朝靠的是明朝的民富国贫。

大家之所以还这么推崇这句话,不过是已经得了天下后对对自己的美化,而这种【历史ps】软件最好用的就是儒家。

回到三国,甚至具体到《三国演义》,刘备得民心么?并没有那么明显!

刘备靠的是他的皇家血统,所谓“大汉皇叔”。

他表现得是仁慈,但并不怎么得人心,至少在非他统治下的民众心中,他不是什么的人心的人物,因为他做不到,【所欲与之聚之】,他给不了民众要的安定、平和,因为他的实力而不是其他。

他表现出来的也是在于他的大汉正统复辟,而不是民众。

没有任何一个皇帝真心为了民众,因为那只不过是一个基础,一个统治权力的基础,但不是全部。


文开石


诚邀回答,首先刘备的蜀汉是一个割据的政权,也是一个外来的政权。而益州本来就有以李严为守的本土派。诸葛亮为代表的荆襄派。

刘备之所以取得民心,就是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不能得天下是因为民心已移。其次,刘备是知道自己无法统一天下的,并没有想要去克服中原,兴复汉室。所以这些都只是一些政治口号而已,骗骗益州的百姓而已,如果不提这个口号,刘备在益州的统治合法性就没有了!

刘备一死,作为外来政权的第二个代表,以诸葛亮为首的荆襄派和以李严为首的益州本土派,互相争夺权力。诸葛亮以几次北伐耗尽了益州本土派的实力,如果不进行北伐,则统治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其统治根基就会动摇。

而北伐带来的结果,就是蜀汉凋敝,连年的战争,使得蜀汉物资匮乏。及到诸葛亮死,姜维再也无法制衡益州的本土派了。本土派遂是对刘氏政权统治益州的合法性产生质疑。所以内部的分化,是蜀汉政权摇摇欲坠,失去了他们的政治理想—克服中原,兴复汉室,最后邓艾引大军下剑阁,姜维也无法抵挡。刘禅投降是为了益州百姓着想。避免了百姓生灵涂炭。


子非魚


古代的民一般指的是士绅,不是最底层的穷苦百姓,穷苦百姓起义中国几千年下来就成功了元末红巾军,靠边的还有秦末,可是秦末反秦的主力是旧六国贵族。


七个名字真不容易


刘备所谓得民心是有他的局限性的,他当时没有媒体代他宣传又没有互联网,得民心还是三国演义中说的,具体如何不得而知;可能他也做了一部分得民心的事,他得没得天下:’也要客观评价,不能拿现代的观点来看几千年旳事o


不倒翁


自古就有得民心者的天下一说,但是三国刘备携十万百姓渡江避难,可谓是位仁主,老百姓拼死也愿相随,但最终刘备只是和曹操,孙权三足鼎立,而且还是最弱的,也是第一个灭国的。这是为什么呢?


水镜先生司马徽在诸葛亮出山时,曾经感慨:卧龙虽遇明主,却不逢时!就已经料定了诸葛亮的结局,也就意味着刘备的结局。因为刘备所处的年代是三雄并世,哪三雄?

奸雄曹操,字孟德,小名阿蛮,用厚黑学讲,属于心黑型,杀吕伯奢一家就是典型,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吓走了陈宫,同时曹操得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又懂兵法极会用兵。但是赤壁之战一把大火,让他彻底失去了问鼎天下的资格。

英雄孙权,字仲谋,其兄孙策曾说:"将军对阵,卿不如我,守土卫国我不如卿",对手曹操更是称赞:"生子当如孙仲谋"。用厚黑学来讲,属于心不黑,脸不厚型,三代盘踞江东,占尽地利,手下人才济济,能人辈出,江东四俊,二十四虎臣齐聚。但是其兄孙策对他的评价"两军对阵卿不如我,守疆卫土我不如卿",也注定了他三分天下的命运。
刘备是枭雄,平民出身白手起家,但曹操很是看重刘备,曾经煮酒论英雄:"天下英雄,唯有使君与操耳"可见一斑,用厚黑学来讲,属于脸厚型,要不人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政治资本不如曹操,只是混了个皇叔身份,靠得是人和,得人心,文有卧龙凤雏相辅,武有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但是夷陵之战,一把大火也断送了他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只能偏安一隅。虽有诸葛亮六出岐山,姜维九伐中原,最终也没能逃脱灭国败亡。


史苑空间站


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刘备靠镇压黄巾军起家,但势单力薄,前半生虽打着一块刘皇叔的牌子,并没有多少人买帐,一直靠抱粗腿过日子,投奔公孙瓒,田楷,陶谦,曹操等,始终都成不了气候,为什么?在豪强林立的北方,光复汉室这句口号并不得民心,因为汉室失民心久矣。只到依附荆州刘表,才找到民心所向的感觉,当曹操大军杀到,刘表的儿子刘琮投降时,刘备退出樊城,十万老百姓愿意与刘备共进退,为什么呢?因为荆州,以至巴蜀一直是老刘家的天下,光复汉室这块牌子管用,这是诸葛亮三分天下的真正立论基础。北有曹操以枭雄的手腕,拥兵百万,挟天子以令诸侯。东有孙权,以几代经营的强大士族占有江东。其民之心,已有所属,惟荆州,巴蜀为刘表,刘璋所有,这是老刘家最后的地盘,对汉室抱有感恩之情,但这两位庸主,惟求自保,并无大志。这就是刘备获得民心的基础,所以他很快就占有了巴蜀,荆州之地,成天下鼎立之势。之所以最后没有完成天下一统的大业,并成为三国中最先灭亡者,有力量上的问题,有战略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光复汉室这块凝聚人心的招牌已经失去了感召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