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艾艱難生產,有人說生孩子沒什麼大不了,人們對媽媽誤解有多深

在一個家庭裡,孩子往往最依賴媽媽,生活的大小事務都讓媽媽包辦,彷彿媽媽是有十八般武藝,什麼事都搞得定。但媽媽這個家庭角色,卻是最不容易得到理解的。她們的辛苦有時只會換來一句敷衍的安慰,卻沒有人試著把她們肩膀上的擔子挑下來。她們的焦慮甚至有時被看作是小題大做,得不到感同身受的體諒。

“生孩子有什麼大不了的”

生孩子就相當於在鬼門關走了一遭。在外人看來也許就是推進手術室——推出手術室的事情,而體會不到媽媽們所承受的恐慌與痛楚。

綜藝節目《新生日記》中的一期,曝光了主持人李艾的生產過程。40歲的她作為高齡產婦生孩子,在待產前一晚,她因為宮縮太疼而睡不著,怕吵醒老公只能自己默默忍受一整晚。

李艾艱難生產,有人說生孩子沒什麼大不了,人們對媽媽誤解有多深

在生產前,一陣一陣的宮縮讓她痛得臉色蒼白,額頭冒汗,但李艾依舊很堅強,“扛不住也得抗啊”,眼神的堅定看到了一位母親的勇氣。

李艾艱難生產,有人說生孩子沒什麼大不了,人們對媽媽誤解有多深

生孩子不是某些人嘴裡說的“沒什麼大不了的事”,“只是做了女人該做的事”。如果這種話從自己最親的家人、枕邊人的嘴裡說出,更令人寒心。

李艾的先生張徐寧就給我們做了很好的“好丈夫示範”,在產前時刻關注妻子的狀態,一旦有不對勁,妻子還沒發話就急忙喊人叫醫生。一直陪伴在妻子身邊,嘗試著帶她做產前瑜伽,希望能減輕妻子分娩的痛楚。

李艾艱難生產,有人說生孩子沒什麼大不了,人們對媽媽誤解有多深

李艾艱難生產,有人說生孩子沒什麼大不了,人們對媽媽誤解有多深

當李艾躺臥在床的時候,張徐寧一直在身旁給她鼓勵,安慰她,一個大男人快哭了。

李艾艱難生產,有人說生孩子沒什麼大不了,人們對媽媽誤解有多深

不要因為身邊大多數產婦順利生產就忽視生孩子的風險。據統計,世界每年有約30萬孕婦死於生產。很難想象這還是發生在醫學高度發達的現代。特別是高齡產婦,相對而言發生難產的幾率更高。

作為產婦的家人,要力所能及地給予準媽媽關心。有了家人的陪伴和支持,身體再大的痛楚都會在她的心頭淡化。

“什麼產後抑鬱?我看你就是矯情”

孩子降生後,家裡所有人都會聚焦在孩子身上,而往往忽視了媽媽。經歷了生產後,媽媽的身體一般還很虛弱,在情緒上也容易敏感。坐月子的期間,產後的傷口發疼、腰痠背痛都讓媽媽坐立難安。加上給孩子哺乳,還要遭受漲奶、堵奶、乳頭皸裂的疼痛。

新手媽媽時常會感到很無助,如果在這個時候,因為媽媽抱怨了一下,而換來家人的一句“你真是矯情”,無疑是在雪上加霜。

李艾艱難生產,有人說生孩子沒什麼大不了,人們對媽媽誤解有多深

2013年,美國頒佈的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第五版標準,將產後抑鬱做了時間的擴圍,“產後抑鬱”被規範為“圍產期抑鬱”,從妊娠開始到產後的4周內都有可能發生。據統計,我國圍產期抑鬱症的發作率平均為14.7%。

在杭州生活的謝女士,一家四口租住在一間小房子裡。她身高1米6,但體重卻只有54斤。

李艾艱難生產,有人說生孩子沒什麼大不了,人們對媽媽誤解有多深

李艾艱難生產,有人說生孩子沒什麼大不了,人們對媽媽誤解有多深

謝女士向記者說:“嫁人後什麼都是自己照顧自己,也沒有人幫助我,也沒有家人的關心和心疼。”當記者問有沒有看過醫生時,她說:“我自己有想過,但是兩邊的父母都不願意我檢查,說我身體沒有什麼毛病,就是心病,自己多吃一點就好了”。

最後,謝女士隨記者來到醫院檢查,證實謝女士是產後抑鬱轉為中重度抑鬱。醫生說,當時生孩子的心態沒能調整好,精神漸漸萎靡,這也是她暴瘦到五十多斤的誘因。

李艾艱難生產,有人說生孩子沒什麼大不了,人們對媽媽誤解有多深

如果家人一開始就重視起來,我想情況也不會惡化到這一步。

產後抑鬱並不是矯情,家人要多和產後媽媽溝通,及時瞭解媽媽的心理需求,別讓她在精神壓力中壓垮自己。同時儘量減輕產後媽媽帶娃的重擔,有時幫她帶娃2小時,或是一句溫情的安慰就能解開她的心結。

“你不就是一天到晚在家嗎?能有多累啊?”

人們對全職媽媽最大的誤解是,天天在家做家務活比上班輕鬆得多,做完家務就可以隨意在家享福了。但~真的想說一句“站著說話不腰疼”。

比起上班族有規定的作息時間,全職媽媽帶娃是把控不了時間的,孩子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媽媽的神經。全職媽媽帶娃是不分晝夜的,你永遠不知道孩子什麼時候無端端醒來,即便再困再累,也要爬起來哄娃。職場上的工作繁忙,而全職媽媽日常要做的事,真不比工作輕鬆。日復一日的洗衣、做飯、打掃衛生不說,到了孩子該上學的年紀,還要各種操心。

李艾艱難生產,有人說生孩子沒什麼大不了,人們對媽媽誤解有多深

為什麼吼娃的總是媽媽?唱黑臉的總是媽媽?那是因為帶娃的大多都是媽媽啊!大概率擺在那裡!為什麼爸爸總覺得帶娃好玩?那是因為沒幾個爸爸能堅持獨立帶娃超過5小時。

最扎心的是,有時候家裡的“甩手掌櫃”還會忽視你的功勞,抓住一個失誤放大地貶低。像“飯菜燒得太鹹了”、出門時“現在怎麼都不好好打扮了?一天到晚邋里邋遢的”等等,每一句話都像針一樣刺痛脆弱的神經。

當全職太太放棄了職場工作,就意味著她的一半生命都付出在家庭裡。而她的犧牲,被看作是理所當然,稍有埋怨都顯得多餘。全職太太彷彿只是家庭運轉起來的一顆小小螺絲,明明起到關鍵的作用,卻渺小而不起眼。

家庭主婦的“閒”刻在人們的印象裡,新西蘭的一位丈夫說自己的妻子待在家裡無事可做,妻子隨即拍下12個小時的延時視頻。

從起床——收拾屋子——給孩子穿衣——帶娃出去玩——哄睡,再重複地收拾玩具——清潔廚房——晚上哄孩子睡覺。這一幕幕忙碌的畫面,啪啪啪地“打臉”。誰還說全職媽媽是閒人?!

“帶個孩子都帶不好,怎麼當媽的?”

誰都不是一生下來就當媽媽的。育兒是一個不斷學習、進步的過程。“新生兒能不能喝水?”“孩子臉上長白斑的怎麼回事?”.....這些問題甩給家裡的其他人,不一定每個人都可以對答如流。

那些滿滿育兒乾貨的媽媽們,也不是一開始就什麼都懂。她們之所以面對寶寶的突發情況時不慌不忙,都是因為過往的經驗累積。

來自英國的Brad是兩個孩子的爸爸,因為妻子生病住院了,帶娃的事情落在了他的身上。

李艾艱難生產,有人說生孩子沒什麼大不了,人們對媽媽誤解有多深

他在社交賬號上分享了這一段帶娃體驗:

“我的妻子之前常和我說,她真想變成爸爸的角色,我當時完全不懂,媽媽和爸爸不是一樣的嗎?直到有一天我開始獨自帶娃......”

“整個過程充滿了各種屎屁尿......各種吵鬧哭泣......講真,就跟坐過山車一樣!”

“我才帶娃不到一天,整個人就已經蓬頭垢面,沒時間洗澡甚至沒有刷牙。我看到家裡一團糟,昨天吃剩的食物和碗還沒有清理,玩具四處散落......”

李艾艱難生產,有人說生孩子沒什麼大不了,人們對媽媽誤解有多深

他說:“我曾經以為帶娃、做家務這些事,都是女人天生就能輕鬆掌握的,看她們做起來很輕鬆;直到我親自做過才知道,我連在家都帶不好娃,更不要說還要做家務、做飯、培養孩子、帶孩子出去玩……”

“終於,我承認我被打敗了。”

這位老爸才帶娃一天就說被打敗了,而平時全天候都在帶娃的媽媽卻不能輕鬆舉手投降。養育孩子,爸爸媽媽的角色缺一不可,不要把帶娃看作是媽媽一個人的義務。對於質疑你帶不好娃的人,可以回一句:“you can you up”

李艾艱難生產,有人說生孩子沒什麼大不了,人們對媽媽誤解有多深

作為一個母親,你曾經受到過哪些不理解?在評論區和我們聊一聊~常說為母則剛,我想那些深深淺淺的中傷,是我們前進的更大動力。就像尼采所說的“所有打不倒你的,終將使你更加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