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专注力,要格外注意三个方面,越早训练越好

无论是在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孩子的学习成绩,几乎都跟他的专注力成正比。

上课听讲的时候注意力集中,写作业的时候不胡思乱想,专注力培养的好,孩子学习效率高。同样的时间,这样的孩子会比同龄人获得更多的知识量,提升更多的学习力。

在班上,我就发现,有些优秀生反倒比普通生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更少,学起来更轻松。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这样的孩子是天生的。其实不然。

孩子的专注力是可以训练出来的,而且越早训练越好!

哈佛的心理学家就通过一个小游戏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研究人员在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中,将1~25的数字打乱顺序,填写在里面,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读边指出,同时计时。结果发现:7~8岁的孩子按顺序完成的时间平均是40~42秒。他们每天都训练,一周之后,时间缩短到了25~30秒,经过一个月的训练,时间可以缩短到十几秒。

由此可以看出,孩子的专注力训练,只要方法得当,其实很容易。

所以,当我看到这套《神奇的专注力训练游戏书》的时候,很惊喜。它简直是训练孩子专注力的实操教材。这套书共有四册,《图形大猜想》是其中的一册。


培养孩子专注力,要格外注意三个方面,越早训练越好


《神奇的专注力训练游戏书:图形大猜想》,通过60个数字连线游戏,丰富多彩的连线图形,极具吸引力的故事情境,培养孩子的数感、图形预估、故事想象力,锻炼孩子的运笔能力,在游戏中开发大脑,提高专注力。



在使用《神奇的专注力训练游戏书:图形大猜想》,训练孩子专注力的时候,要格外注意的三个方面。

第一,循序渐进。

听说过揠苗助长的故事吧?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揠苗助长。

我们任何的教育行为,都要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才能好心办好事。

翻看《神奇的专注力训练游戏书:图形大猜想》,全册书一共60个数字连线故事情境,每个故事情境两页纸。


培养孩子专注力,要格外注意三个方面,越早训练越好


引导孩子进行数字连线的时候,并不是一次一气呵成,必须把整个故事情境中的数字连线都完成。而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让孩子自主选择。

孩子觉得好玩儿,想多连一会儿,就多连一会儿。孩子觉得连一个图形就很费事儿了,连完一个不想再连了,那就休息,以后再连。

家长不逼迫,不强求。

  • 3岁的孩子,有目的性地持续注意某个事物,可以持续3~5分钟。
  • 4岁的孩子,可以持续10分钟左右。
  • 5~6岁孩子,可以持续10~15分钟。
  • 7~8岁孩子,可以持续15~20分钟。
  • 9~10岁的孩子,可以持续20~25分钟。
  • 11~12岁的孩子,可以持续25~30分钟。
  • 成年后,注意力可以持续30分钟以上。

家长千万不要超越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超越他年龄的训练。


培养孩子专注力,要格外注意三个方面,越早训练越好


第二,先猜图形后连线。

数学猜想,就是依据已经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运用非逻辑的思维方法,凭借直觉而做出的假设和预测。它是孩子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的知识的手段和策略。

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写到:学生应"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可见,猜想,是孩子学好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读《神奇的专注力训练游戏书:图形大猜想》时,进行数字连线之前,先让孩子猜一猜:按照数字顺序连线后,这会是一个怎样的图形?

猜完之后,再进行连线。

例如,在进行下面这个专注力培养游戏时,孩子连线前,想让孩子猜一猜,连线后会是一个什么图形?


培养孩子专注力,要格外注意三个方面,越早训练越好


孩子猜想后,可能会说:连线后是蜻蜓 ,连线后是房子,连线后是外星人 。

孩子猜成什么都没有关系,可以尽情猜想。

孩子猜对,还是猜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猜想这个行为,这个思考过程。

猜的多了,孩子在猜想的时候就会结合整个故事情境,在脑海中构建数字轨迹,猜对的准确率也会提高。

这样,让孩子进行猜想,可以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孩子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数学直觉思维,图形想象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同时,也培养了推理能力。


培养孩子专注力,要格外注意三个方面,越早训练越好


第三,连线后编个故事讲一讲。

《神奇的专注力训练游戏书:图形大猜想》这本书,创设的故事情境非常丰富。有过生日,有去海边,也有大灰狼和小红帽 。


培养孩子专注力,要格外注意三个方面,越早训练越好


培养孩子专注力,要格外注意三个方面,越早训练越好


培养孩子专注力,要格外注意三个方面,越早训练越好


孩子连线后,如果不讲一讲这个故事,真是浪费了这么好的资源。

孩子在编故事的时候,可以按照他听过的故事原型,进行添枝加叶地复述。也可以完全抛弃原来的故事,自己创编一个新的故事。

只要孩子有声有色地讲了这个故事,就足够了。

在孩子创编故事的时候,家长可以发现孩子潜在的天赋能力。

  • 发现孩子的观察力。

孩子创编讲故事的时候,是不是发现了图片中你都没有发现的某些细节?说明孩子的观察力特别强。

  • 发现孩子的记忆力。

有的孩子以前听过这个故事,可能只听了一遍。但他能够完完整整的把那个故事全部都复述出来,说明孩子的记忆力是多么的好啊!

  • 发现孩子的语言能力。

孩子创编故事的时候,用词丰富且准确。小小的年龄,竟然也用上了"可是""假如"等抽象意义的词。故事讲得栩栩如生,说明孩子的语言能力强。

  • 发现孩子的空间排序能力。

有的孩子讲故事,即使不看着画面,所讲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图画中的空间排序,完全的吻合。这样的孩子外出时很少迷路,而且平时喜欢搭积木,他们的空间排序能力好。

  • 发现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

孩子在讲故事的时候,逻辑性非常强。而且有的小故事,竟然层层推理,本来很简单的一个画面,竟然让他讲成了一个侦探故事。这样的孩子,抽象思维能力强。

  • 发现孩子的社交能力。

其实在平时生活中,家长也能够感受的到,孩子特别的热情开朗、好客,在什么环境中都不怕生。跟小朋友们合得来,能玩到一块儿。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也格外注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培养孩子专注力,要格外注意三个方面,越早训练越好


以上是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家长的发现线索。孩子讲完故事以后,家长要表扬孩子,可以结合上面家长发现的线索进行具体的表扬,这样更能让孩子体会到成就感。

家长还可以给孩子一定的奖励。要么在这一页书上盖上一个小印章。要么,奖励孩子一个小贴画,就贴在他讲故事的这一页书上。

有了创编故事这个环节,让专注力训练不再那么枯燥,真正的做到了趣味盎然。


培养孩子专注力,要格外注意三个方面,越早训练越好


《神奇的专注力训练游戏书:图形大猜想》,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训练手册。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循序渐进,先猜图形后连线,连线后编个故事讲一讲。有了这三个环节,孩子会更喜欢上专注力训练。

潜在的小学霸,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