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乾隆和白月光吃了三個月的火鍋!到底得花多少金?

這個冬天,乾隆和白月光吃了三個月的火鍋!到底得花多少金?


古代宮廷中,以清宮對火鍋最情有獨鍾,而乾隆是最愛吃火鍋的一位皇帝,幾乎“不可一日無此君”。他不用打仗了,四處遊山玩水,各地“招待部門”知道他的嗜好,都提前準備好火鍋。

公元1795年, 85歲的乾隆皇帝,為了不逾越祖父在位61年的紀錄,隨將皇位禪讓給第十五子顒琰,嘉慶元年的正月初一,乾隆退位,作為太上皇,他在寧壽宮皇極殿舉辦了第二次千叟宴,與宴者就有3056人。

據史書記載:“其儀率多由舊,而盛事實視前有加”。宴席中,除山珍海味、水陸並陳外,特地用了1650只野味火鍋宴請嘉賓,火鍋的配菜就有:鹿肉片,飛龍脯,狍子脊,山雞片,野豬肉, 野鴨脯,魷魚卷,鮮魚肉,刺龍牙,大葉芹, 刺五加,鮮豆苗。

這個冬天,乾隆和白月光吃了三個月的火鍋!到底得花多少金?


《宮女談往錄》裡說起清宮的飲食,就曾有這樣一句話:

從十月十五起每頓飯添鍋子,有什錦鍋、涮羊肉,東北的習慣愛吃酸菜、血腸、白肉、白片雞、切肚混在一起。我們吃這種鍋子的時候多。有時候也吃山雞鍋子。反正一年裡我們有三個整月吃鍋子。正月十六日撤鍋子換砂鍋。

這樣數來,整整三個月,每天每頓都在吃火鍋,其實就算再愛吃火鍋,頓頓吃也受不了,但是清朝皇宮就是這麼享受,食材多到你怎麼想也想不完,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山上長的,林子裡撒歡的,從南到北,中國五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這三個月裡,都擺上了紫禁城的餐桌。

不說山雞,就連毛肚,下單的時候我都要肝顫。

這個冬天,乾隆和白月光吃了三個月的火鍋!到底得花多少金?


是的,就連宮女都吃這麼好,結果是:你想產生厭倦,也沒門。不像今天,我們吃來吃去,都是那十塊錢的麻醬。

今天我們就來算計一下,在今天,過三個月乾隆朝的火鍋生活,得花多少人民幣啊。

好像第一筆帳就很難算,乾隆每天吃飯用的鍋子就更換的很頻繁,僅鍋體的質地就有陶瓷、純銀、銀鍍金、銅、錫、鐵。這只是其中一個,目測造價也是不菲吧,如果按照現在市場上的銀價來算,這口鍋子少說也得上萬吧。

這個冬天,乾隆和白月光吃了三個月的火鍋!到底得花多少金?


我們就天天用這口鍋子吃飯吧,把成本核算降低到最低標準。

咱們再來看看乾隆每天的日常火鍋吃什麼?

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六早膳,第一個菜便是燕窩紅白鴨子南鮮熱鍋,當天晚膳的第一個菜,是燕窩鴨子熱鍋,正月十七日早膳,第一個菜燕窩肥雞魚膾,晚膳第一個菜是野雞熱鍋,正月十八日早膳,第一個菜是炒雞大炒肉燉酸菜熱鍋,晚膳第一個菜是蓮子八寶鴨子熱鍋。

乾隆四十五年正月十四早膳,第一個菜是燕窩雞絲白菜絲熱鍋,晚膳第一個菜是燕窩丸子鍋燒鴨子熱鍋,第二個菜是燕窩掛爐鴨子掛爐肉野意熱鍋,外加一品羊肉片涮鍋,正月十五早膳第一個菜,是蔥椒鴨羹熱鍋,第二個菜是炒雞燉豆腐熱鍋,晚膳第一個菜是燕窩紅白鴨子八仙熱鍋,外加羊肉片涮鍋一品。

這個冬天,乾隆和白月光吃了三個月的火鍋!到底得花多少金?


我們可以看到,燕窩是這位清朝皇帝每天的日常。動不動來個無公害天然綠色野雞野鴨的也是日常,食材健康的那是沒得挑。

這個冬天,乾隆和白月光吃了三個月的火鍋!到底得花多少金?


就只說天天吃燕窩,一百多塊錢一克,有的人活了一輩子,沒見過燕窩長啥樣啊,這小老百姓也是斷然吃不起的。更別提鹿肉片、飛龍脯、狍子脊了,說到這裡,真的戳中了我們的痛處,別往乾隆皇帝靠攏了,就人家一個鍋子,咱都背不起。看到大清宮女的菜單,真的是汗顏,人家吃的才叫火鍋,我們吃的都是翔啊。

這個冬天,乾隆和白月光吃了三個月的火鍋!到底得花多少金?


這個冬天,乾隆和白月光吃了三個月的火鍋!到底得花多少金?


把燕窩銀鍋去除,我們只用鐵鍋涮肉,早吃野雞鍋子,中午吃羊肉涮鍋,晚上吃清淡點,就吃豆腐鍋吧,按一家三口核算的話,每一頓消費至少上百了。

按一百元核算,三個月下來就是三萬了,這只是最草根的算法,然而,問題來了,這樣吃三天,估計就會一輩子不想吃火鍋。

低配版的生活枯燥無味,吃三天就會徹底傷心,花了錢還覺得吃虧啊。小老百姓的生活,就是隔三差五吃一頓鍋子,再好的美食,吃多了也會傷胃。

所以這一冬天,我們可以省下三五萬塊錢,去做更想做的事情。讓火鍋生活成為我們生活隔三差五的高配吧。

這個冬天,乾隆和白月光吃了三個月的火鍋!到底得花多少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