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到底有多大?邊界是否有限?每一次都刷新了人類的認知

  宇宙到底有多大?宇宙是否存在邊界?幾千年來一直爭論不休。對於宇宙來說,人類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天到底有多高,宇宙的形狀和大小,這都是天文學家歷來爭論不休的問題之一。

宇宙到底有多大?邊界是否有限?每一次都刷新了人類的認知

  古今中外不同歷史時期,對於宇宙大小出現過很多不同的觀點。大家爭論的焦點基本都在宇宙是否有邊界,宇宙是有限還是無限的。

  古希臘天文學家提出了“地球中心說”,人們稱它為“地心說”,也叫“天動說”。這一說法最早由希臘學者歐多克斯提出,而後亞里士多德對其進行了完善,天文學家托勒密在這些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地球中心說”。

宇宙到底有多大?邊界是否有限?每一次都刷新了人類的認知

  他認為地球是不動靜止的,為宇宙中心,包括太陽、月球、恆星與行星等星體都繞地球運動。17世紀以前這種理論一直是天主教會的主流宇宙觀,雖然這種說法後來被證明是錯誤的,但它是世界上首個行星體系模型,這標誌著人類對宇宙認知進了一大步,對以後天文發展奠定了基礎。

  西方16世紀著名的天文學家哥白尼寫了一本《天體運行論》,書裡講述了“宇宙日心說”理論,與“地球中心說”不同,他認為宇宙中心並非地球,而是太陽,之前的說法是錯誤的,太陽才是靜止的,宇宙中地球與其他星體一起圍繞太陽運動。

宇宙到底有多大?邊界是否有限?每一次都刷新了人類的認知

  這種理論打破了當時處於宗教統治地位的“地心說”,刷新了當時人類對宇宙的認知,撼動了神權對人類的統治,把宇宙科學從神學中解放了出來。

  那時天文觀測技術手段落後,這使得“地球中心說”與“日心說”都片面的認為宇宙邊界是有限的,認為太陽系就是宇宙的全部。

  與這兩種觀點不同,中國古代很多文化都認為宇宙是無限無邊界的。

宇宙到底有多大?邊界是否有限?每一次都刷新了人類的認知

  戰國學者屍佼在古籍中留下了“天地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的文字,他認為“宇”代表一切空間,“宙”代表一切時間,宇宙在空間與時間上沒有邊際,沒有限制,無始無終。

  東漢時期科學家黃憲在《天文》書中表達了宇宙無限的觀點,他認為太陽、月亮與星辰都在有限的空間裡活動,天有一個固定的邊界,在這個固定邊界外才是無限的空間。

宇宙到底有多大?邊界是否有限?每一次都刷新了人類的認知

  古代天文學家張衡大家都知道,他也提出過“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的思想,認為宇宙在空間、時間上是無窮無盡的。唐代柳宗元也曾在《天書》中表述了天沒有中心與邊界的思想。

  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著名的自然科學家布魯諾出版了《論無限宇宙和世界》,在哥白尼理論結構的基礎上,提出了宇宙是無限沒有邊界的理論,認為宇宙在任何一個方向都是無窮無盡的,是沒有形狀的。

宇宙到底有多大?邊界是否有限?每一次都刷新了人類的認知

  宇宙不存在中心,天空中眾多的恆星都和太陽一樣是巨大的球體。這使人們對宇宙的認識又進了一步,再一次刷新了人們的認知。但他提出的學說不能被當時宗教統治所接受,最後他被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

  隨著現代天文科技的發展,人們觀測宇宙有了更多、更好、更準確的方法。通過觀測我們發現太陽系的直徑可達到90億公里,地球相對於整個太陽系來說實在太渺小了。太陽系又存在於銀河系之中,而銀河系中存在著幾千億顆恆星與大量的星團星雲,相對於銀河系來說,太陽系又好比滄海一慄。

宇宙到底有多大?邊界是否有限?每一次都刷新了人類的認知

  宇宙到底有多大,它大到人們幾乎無法想象。目前我們通過超大型天文望遠鏡可以觀測到宇宙137億光年的距離,但我們仍無法找到宇宙的邊界。

  科學界很多人都相信“宇宙大爆炸”理論,他們認為宇宙發生爆炸到至今仍然在膨脹,雖然沒有觀測到宇宙的邊界,但宇宙應該存在邊界。當然這隻代表了一部分科學家的看法,也有科學家認為宇宙是無限的,是沒有邊界沒有中心的。

宇宙到底有多大?邊界是否有限?每一次都刷新了人類的認知

  宇宙到底有多大?至今還是一個謎。從古至今,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一次次的刷新了人們的認知,但目前對宇宙的觀測能力還是有限的,很多說法都是一種猜測,無法被證實,想要徹底解開宇宙空間的秘密,我們只能寄望於未來天文科技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