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三資”整治現成效

一季度羅東鎮14個村(社區)集體營收比增超118%,4個村(社區)營收超20萬元

南安“三资”整治现成效

村集體資產增加了,首先想到的是造橋修路,方便村民出行。

泉州網4月24日訊(記者 王宇靜 通訊員 陳鑫煒 莊川林 黃瑜鵬 潘明水 文/圖)將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降到最低,是現階段亟須解決好、處理好的問題。“戰疫”不忘“戰貧”,去年5月以來,南安市印發《南安市關於開展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專項整治行動試點工作方案》,全面吹響推動“三資”(村集體資源、資產、資金)整治、壯大村集體經濟的號角。截至今年4月10日,南安市共清理集體資產資源8905宗,收回及增加集體收入5192.95萬元,收回土地面積18807畝。

“衝寒已覺東風暖”,第一季度,南安羅東鎮全鎮14個村(社區)一季度總營收超176萬元,同比增長超過118%,所有村(社區)經營性收入均高於5萬元,全面消除空殼村,其中經營性收入高於20萬元村(社區)有4個。“萬里長征才剛邁出第一步。”南安羅東鎮黨委書記戴江華表示,這得益於南安市委市政府在“三資”監管專項整治行動中的有力部署。“促進壯大村集體經濟已成為黨委政府的日常中心工作。我們相信,只有讓基層‘富口袋’,才能幫助他們進一步‘富腦袋’,為鄉村振興、小城鎮建設煥發活力提供新鮮血液”。

開源增收 “因村施教”鼓腰包

位於南安東北部的羅東鎮,早部署、抓落實,在“三資”整治過程中搜索出新模式。成為南安“三資”專項整治成效初現的縮影。

“整治方案完善前提下,最重要的是確保執行到位,環環相扣。”戴江華說,鎮裡每週跟蹤進度,依據每個村位置不同、歷史遺留問題各異,採取“一村一策”“因村施教”辦法抓落實、促成效。

在資源盤活方面,除了盤活原有山林地之外,深入挖掘包括路燈廣告、建設自來水廠、光伏發電等潛在資源;在資產增值方面,根據14個村(社區)的位置不同,儘量盤活現有店鋪、辦公樓等資產利用率;在資金增效方面,他們鼓勵村資參股金融機構、泛家居產業聯盟等優質企業。今年,荊坑、羅溪、維新、埔心、山坂等5個村500萬元入股優質國企,以約5%年收益率領取分紅。潭溪、高塘、霞山、羅溪等村200萬元投資“泛家居”產業,以約5.23%年收益率領取分紅。維新村以股份經濟合作社投資相關項目,預估年收益率可達10%。

第一季度營收超20萬元的村(社區)分別是銀河新城社區、羅東村、振興村與新雨亭社區。提及他們的開源增收路徑時,羅東鎮林志勇副鎮長介紹說,銀河新城最年輕,新城資源豐富,村財主要來源於新城店鋪租金、路燈廣告及協助新城管理等方面;羅東村擁有萬名村民,他們通過節約辦公場所,將空間出租給商場及幼兒園獲得較大收益;振興村靠山吃山,通過規範合同、提高租金、補齊面積等工作,根據承包租賃方的不同業態,讓山林地響起銀元聲;新雨亭社區依託工業園區的特色,發揮協助園區管理的優勢,獲取服務報酬。

還利於民 “鄉村振興”展生機

羅東鎮派駐振興村第一書記潘財金經常加班。“七八千畝山林地涉及好幾十份合同,都需要重新簽約。”他說,經過盤活,當前他們一畝地最高每年承包租賃金額可達660元。兜裡有錢了,“村兩委”最先想到還利於民。“計劃安裝200支太陽能路燈正在招投標”。

已經在潭溪村當了6年村黨支部書記的黃友恭提及,隨著村集體營收的逐年增加,這幾年村裡又是造橋又是修路,惠及周邊兄弟村莊的百姓出行。開源重要,節流也重要。立足僑鄉優勢,在修建潭溪橋要道時,潭溪村鄉賢及村民捐地、捐資共計300多萬元。300多萬元沒花完,潭溪村緊接著修建南溪橋、南溪路,如今正在修建3.4公里的羅溪流域潭溪堤岸。“堤岸工程需要徵用50多畝地,涉及72戶村民。有的村民捐出一半補償款,有的直接捐地,齊心協力建設家園,共同為鄉村振興出一分力。”提及徵地場景,黃友恭有些激動。基礎條件升級後,潭溪村想進一步做大康養旅遊文化市場,正在醞釀為祖籍在潭溪村的國際木偶大師黃奕缺設立紀念館。村裡正在努力申報“和諧村”榮譽,為村民爭取包括新農合醫保方面及貸款等方面的優惠補助。

圍繞銀河新城的建設,羅東正在逐步匯聚教育、醫療、康養、旅遊等優質資源。“我們社區的人數將會越來越多。”銀河新城社區黨支部書記許進發說,為管理好新城,他們有三四十位外聘工作人員。新城資源導入人流量,輻射周邊;村(社區)集體財富增加,反哺鄉村振興,孵化吸引項目落地。“這是長治久安的綜合工程,第一季度的成績只是起點,面對當前的經濟復甦命題,我們想做的、能做的、要做的還很多。”戴江華說,希望今年內14個村(社區)年經營性收入都能超過2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