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送別


生命中的送別


從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送別》是作為在新式學堂中教授的學堂樂曲,被廣為傳唱,深受到大眾喜愛。


從那時到今天,一曲《送別》,歷經了無數個版本,流傳了百年曆史。


這首歌,也是上世紀80年代的電影,《城南舊事》的主題曲。


確切的說,應該是,這首歌被應用在了這部電影裡。


當年,在《城南舊事》中首次聽到這首歌時,就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曲中,娓娓道來的長亭、古道、夕陽、芳草和笛聲等景象,表現出了在告別友人時的離別情惆。


到今天,依然喜歡這首百年老歌,時常翻來聆聽。


尤其今天,外面在下著雨,不禁又想起了這首經久不衰的《送別》。


不妨搜來,細細聽、慢慢悟。


生命中的送別


每個人的一生都要經歷無數次送別。


親人之間、朋友之間、同事之間。


而每一次送別,都會有不同的心情。期盼、祝願、不捨、難過。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裡,用樸實無華的語言,描寫了人世間最平常、最真摯的父子送別之情。


《目送》中,龍應臺與父親的別離,是在那條小路上。


那天,她的父親開著小貨車送她到學校上班。


在離學校不遠的小路上,父親說,他的小貨車根本配不上,來送已是大學教授的女兒。


於是,父親停下車,在這裡與女兒送別。


誰曾想到,這次與父親離別,竟成為父女間的永別。


所以,送別有萬千種心情。


往往,隨著年齡的增長,對送別的理解,會有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的感觸。


對每一次不一樣的送別,都有著不一樣的心情和體會。


生命中的送別


要說我們所經歷的,最難忘、最刻骨銘心的送別,應該是與親人間吧。


最充滿期望和最美好的送別,當屬在送子女走進大學校門時。


這份送別,包含更多的,是滿懷的希望和對未來的憧憬。


這份送別中,也許還會夾雜著,父母內心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寄託和祝願。


還會夾雜著,十幾年來養育子女的辛苦和付出,在那時的送別中,剎那間體會到了一種成就感。


但是,不是所有的送別都是美好的。


最傷感的送別,當屬與父母和親人陰陽兩隔時那最後的送別。


有多少看似還能再相見的送別,一別便是永別。


生命中的送別

老人為救治他的白衣戰士們 深情地拉一曲《送別》以示祝願


前段時間,有一張來自武漢病房裡的圖片,在網上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武漢愛樂樂團87歲的老人王欣,不幸感染新冠肺炎。


躺在病床上的他,在看夕陽時的一張照片,讓人們看到了這位老人對生命的渴望。


老人雖已87歲高齡,但他非常樂觀,非常堅強。自2月11日住院後,就以樂觀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4月7日,救治老人的上海醫療隊,在即將離開武漢時,為感謝他們,還在病房裡的王欣老人,在夕陽餘暉下,深情地為醫護人員們拉了一曲《送別》,祝福白衣戰士們一路平安。


此時,老人以一曲委婉悠揚的《送別》,對上海醫療隊員們的送別,是來自心底的、滿滿的感激和祝福的送別。


這就是音樂所具有的,那種生生不息的力量和希望。還有來自音樂本身,充滿魅力的內涵所在。


每次聆聽《送別》,總會思緒萬千。有淡淡的哀愁,有長長地思念,有滿滿期盼,有深深的掛念。它會帶給你遐想,帶給你寧靜,帶給你憧憬,更會讓你百聽不厭。


生命中的送別


送別


作詞:李叔同(1880一1942)

作曲:J·P實德韋(美國)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生命中的送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