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紀曉嵐、和珅,歷史中三人的真實關係如何?

​由於《宰相劉羅鍋》、《鐵齒銅牙紀曉嵐》等影視劇的熱播,乾隆、劉墉、紀昀(字曉嵐)、和珅成為最眾所周知的歷史人物。


影視劇中的四人,乾隆一直是高高在上的皇上,和珅永久是諂媚逢迎的贓官,而劉墉和紀曉嵐人設類似,專門整蠱玩弄和珅,使其出洋相、吃苦頭。
但在真實歷史裡,乾隆照樣還是那個風流天子,但劉墉、紀昀、和珅,三人之間的關係,卻與影視劇中的形象相差甚遠。以下,我們就來詳細說一說。
《宰相劉羅鍋》中的劉墉賢良清廉,《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紀昀有趣詼諧、機靈果敢,他們被刻畫成公理的化身,與和珅針鋒相對。但真實歷史中的劉墉和紀昀,則是既沒才能也沒膽子與和珅鬥。
首先,三人在朝中的地位就不可同日而語。劉墉、和珅官居正一品,紀昀官至從一品,雖然都是一品官,含金量卻有天差地別,論實權,劉墉和紀昀加在一起都與和珅相差甚遠,和珅雖然比劉墉和紀昀年青了快要30歲,但他春風得意的時候,後兩者已經被排擠出權力的核心區域。即使有短暫共事,和珅也是劉墉和紀曉嵐倆人的上司。好比編修《四庫全書》,和珅曾任正總裁官(一把手),劉墉曾任副總裁官(二把手),而紀昀則是總纂官(項目司理),是負責具體工作的。
沒膽子的意思是,不管劉墉還是紀昀,都不像電視劇中塑造得那般完美無瑕、嫉惡如仇,面對隻手遮天的和珅,真實中的他們並未以身試險,而是選擇敬而遠之。乃至可以說,他們的關係並不算差。

和珅倒臺後,嘉慶皇帝決意將他處以凌遲,是劉墉建議賜其白綾,保存全屍。劉墉此舉的初衷,雖然是為了穩定當時的局面,但箇中也有他對和珅的往日情分在。和珅貪歸貪,但實話實說,他得勢時對一殿之臣還是很不錯的。而相對劉墉與和珅的泛泛之交,紀曉嵐與和珅的關係可能更密切一些,紀曉嵐是當朝第一才子,和珅是當朝第一權臣,從史料的蛛絲馬跡中可知 ,二人長時間息事寧人,乃至有相互扶持的記錄。
朝鮮書狀官徐有聞曾言:“和珅擅權數十年,表裡諸臣,無不趨走,惟王傑、劉墉、董誥、朱珪、紀昀、鐵保、玉保等諸人,終不倚賴。”從中可見,在極少數不願依贊同珅的官員名單中,劉墉和紀昀赫然在列,兩者雖然不敢與和珅正面交鋒,但最少選擇了獨善其身,不與世浮沉,這在當時的景遇下,已不容易。
再說說劉墉與紀昀的關係。劉墉與紀昀歲數相仿、興趣相投,都是典型的文人官員,所以真實歷史中的二人,是同僚,更是知音。據同朝為官的索綽絡·英和在《恩福堂筆記》記錄,紀昀與劉墉關係極好 。紀昀善於詩文,劉墉善於書法,所以每當紀昀有佳作問世,便去請劉墉代為書寫,對此,兩者都樂在箇中。
除此之外,劉墉與紀昀都有珍藏硯臺的習慣,二人得了好硯,常常相互贈予,是以留下很多美談。

嘉慶八年(1803),84歲的劉墉送給80歲的紀昀一方寶硯,紀昀悵然接管後卻說:“劉墉送我一方硯,由於下面刻有“鶴山”(南宋理學家魏了翁,字鶴山),就說是宋朝的,我卻不以為然。”劉墉得知後,申辯說:“若是冒牌貨,肯定要說是蘇黃米蔡(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北宋書法四人人)之物,又怎樣會提不知名的魏了翁呢?”紀昀感覺劉墉說得有道理,便改變了自己原來的看法。
隔年,劉墉在作古前將一塊寶硯送給了紀昀,紀昀在硯上題辭曰:“餘與石庵(劉墉,號石庵)皆好蓄硯,每相互贈予。亦相互攘奪,雖至愛不克不及割,然彼此均恬不為意也。寧靖卿相,不以聲色貨利相矜,而惟以此事為笑樂,殆亦後來之美談歟?”不難看出,他們二人雖然常常鬥嘴,乃至相互掠取心愛寶硯,但一向視對方為終生摯友。
不久以後,劉墉與紀昀接踵遐齡病故,惟有承載兩者生前友誼的硯臺不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