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莊王問鼎,周王孫“智”退楚軍:在德不在鼎!

楚莊王八年(前606年)春,楚莊王親領大軍攻伐陸渾之

,領兵至洛水,在周天子腳下耀武揚威,檢閱部隊。周室驚恐不已,為此周定王派遣王孫滿“慰勞”楚軍。楚軍勢大,楚莊王風光過後還覺得“不過癮”,進一步挑釁周王,問道:夏禹所鑄的九鼎大小、輕重。王孫滿意識到楚莊王意圖與周天子爭天下,試圖以強凌“弱”,他巧妙的回答到:在德不在鼎!

楚莊王問鼎,周王孫“智”退楚軍:在德不在鼎!

春秋霸主

接著他講到九鼎的來歷:他說夏禹實施德政,各地諸侯都把自己那裡的奇異之物繪製圖,獻給朝廷,九州的長官也把金屬製品上貢。於是夏禹就把這些金屬品做成九鼎,上面鑄出各種奇異之物的形狀。這樣,百姓在山川林澤就不會碰到妖怪,不會遇到不順利的事。因此上下和睦,都可以受到上天的賜福。夏桀昏亂,九鼎就遷到商朝。商紂暴虐,九鼎又遷到周朝。有美德的時候,鼎小也是很重的;背離德行的時候,鼎大也是很輕的。而且上天保佑品德好,施寬政於民的君王。

王孫滿進一步說道:成王定鼎於郟(辱耳)之時曾經占卜,結果說可以傳三十代,歷七百年。於今"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楚莊王問鼎,周王孫“智”退楚軍:在德不在鼎!

楚莊王意識到,周天子影響力雖然已經大不如前,周王室卻有“能人”,況且楚國兵鋒雖大,但中原的晉、秦、齊等大國亦不會坐視楚國“問鼎”。此時此刻楚國還不具備“取代”周王室的能力,於是楚莊王引兵退去。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今的米國“德”只體現在“報紙”上,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說:報紙上的只不過是“童話”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