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美人演義——貴妃(十)「清」素閹主人

第十九章 倉皇出奔

  • 話說玄宗正和楊貴妃奏霓裳羽衣曲,十分快樂,歡娛無比。
  • 忽然有警報前來道:“安祿山舉兵造反,各地紛紛失守,兵馬正直叩潼關。”
  • 玄宗聞報大驚,忙集群臣,共議防守之策。群臣猶以為癬疥之疾,不難滅此朝食。獨玄宗自知武備久馳,祿山之反,為患非淺,遂面諭群臣,欲使太子監國,下詔親征。寇平之後,即行內禪。
  • 此旨一下,楊國忠吃了一驚,想道:“我向日與李林甫同謀陷害東宮,太子心中,好不懷恨,只礙著貴妃得寵,右相當朝他還身處儲位,未攬大權,故隱忍不發。今若秉國政,吾楊氏無噍類矣。”
  • 當日朝罷,急回私宅,哭向其妻裴氏,與韓、虢二夫人道:“吾等死期將至矣。”眾夫人驚問其故。
  • 國忠道:“天子欲親征討,將使太子監國,行且禪位於太子,太子向惡於吾家。今一旦大權在手,我與姊妹,都命在旦夕矣。如之奈何?”
  • 於是,舉家驚怕泣涕,都說道:“反不如秦國夫人先死之為幸也。虢國夫人說道:“我等徒作楚囚,相對而泣,於事無益,不如同貴妃娘娘密計商議,若能諫止親征,則監國禪位之說,自不行矣。”國忠道:“此言極為有理,事不宜遲,煩二妹入宮計之。”
  • 兩夫人即日命駕入宮,託言奉候貴妃娘娘,與楊妃相見,密奏其事,告以國忠之言。
  • 楊妃大驚道:“此非可以從容緩言者。”乃脫去簪珥,口銜黃土,匍匐至御前叩頭哀泣。
  • 玄宗驚訝,親自扶起,問道:“妃子何故如此?”楊妃說道:“臣妾聞陛下將身親戰陣,是褻萬乘之尊,以當一將之任,雖運籌如神,決勝無疑,然兵兇戰危,聖躬親試兇危之事,六宮嬪御,聞之無不驚駭。況臣妾尤蒙恩幸,豈忍身離左右。自恨身為女子,不能從駕親征,願甘碎首階前,欲效侯生之報信陵君耳。”說罷,又伏地痛哭。
  • 玄宗大不勝情,命宮人掖之就坐,執手撫慰說道:“朕之慾親討,原非得已之計,凱旋之日,當亦不遠。妃子不須如此悲傷。”
  • 楊妃說道:“臣妾想來,堂堂天朝,豈無一二良將,為國家殄滅小丑?何勞聖駕自徵。”
  • 正說間,恰好太子具手啟,遣內使來奏,辭監國之命,力勸不必親征。只須遣一大將或親王,督師出動,自當成功。
  • 玄宗看了太子奏啟,沉吟半晌道:“朕今竟傳位於太子,聽憑他親征不親征罷。我自與妃子退居別宮,安享餘年何如?”
  • 楊妃聞言,愈加著驚,忙叩頭奏道:“陛下去秋欲行內禪之事,既而中止,謂不忍以災荒遺害太子也。今日何獨忍以寇賊遺害太子乎?陛下臨御已久,將帥用命,尤宜自握大權,制勝於廟堂之上,傳位之說,待徐議於事平之後,未為晚也。”
  • 玄宗聞言,點頭道:“卿言亦頗是。”遂傳旨停罷前詔。
  • 正在此際,楊國忠前來見駕道:“哥舒翰兵敗,潼關失守。
  • “玄宗大驚。國忠便請駕幸西蜀,暫避兇鋒。玄宗沉吟不決,貴妃姊妹,亦再三要求。不由玄宗不從。遂與國忠共議幸蜀。
  • 國忠道:“陛下若明言幸蜀,朝臣必多異議,必至遲延誤事。今宜下親征之詔,一面竟起駕西行”
  • 玄宗依言,遂下詔親征。以京兆尹魏方進為御史大夫,兼置頓使,少尹崔光遠為西京留守將軍,命為官邊令誠掌管宮門鎖鑰,又特命龍武將軍陳元禮,整飭護駕軍士,給與錢帛,選閒廄馬千餘匹備用。總不使外人知道。
  • 是日,玄宗密移駐北內,至次日黎明,獨與楊妃姊妹、太子,並在宮中的皇子、妃子、皇孫、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陳元禮及宦官宮人,出延秋門而去。臨行之時,玄宗欲召梅妃江采蘋同行,楊妃止之道:“車駕宜先發,餘人不妨另日徐進。
  • “玄宗又欲遍召在京的王孫王妃,隨駕同行。楊國忠道:“若此則遲延時日,且外人都知其事了,不如大駕先行,徐降密旨,召赴行在可也。”於是,玄宗遂行。
  • 駕過左藏,只見有許多軍役,手中各執草把,在那裡伺候,玄宗停車問其故,楊國忠奏道:“左藏貯財甚多,一時不能載去,將來恐為賊所得,臣意欲盡焚之,無為賊守。”
  • 玄宗愀然道:“賊來若無所得,必更苛求百姓。不如留此為之,勿重困吾民。”遂叱退軍役,催車前進。
  • 方過了便橋,國忠即使人焚橋,以防追者。玄宗聞之咄嗟道:“百姓各欲避賊求生,奈何絕其生路?”乃敕高力士率軍士速往撲滅之。後人謂玄宗於患難奔走之時,有此二美事,所以後來得仍歸故鄉,終享壽考。
  • 未知後事如何,且待下文分解。

第二十章 馬嵬賜繯

  • 話說玄宗駕至咸陽望賢宮地方,官員俱先逃避,日已向午,猶未進食,百姓或獻糲飯,雜以麥豆,王孫等爭以手掬,須臾食之而盡。玄宗厚酬其值,好言撫慰,百姓多哭失聲,玄宗揮淚不止。
  • 眾百姓中,有個白髮老翁,姓郭,名謹慎,涕泣進言道:“安祿山包藏禍心,已非一日,當時有赴闕若言其反者,陛下輒殺之,使得逞其奸逆,以致乘輿播遷。所以古聖王務延訪忠良以廣聰明也。猶記宋景為相,每進直言,天下賴以安然。頻歲以來,諸臣皆以言為諱,惟阿諛取容,是以闕門之外,陛下俱不得而知。草野之人,早知有今日久矣,但九重嚴密,區區之心,無路上達,事不至此,何由得睹天顏,而訴語乎?”
  • 玄宗頓足嗟嘆道:“此皆朕之不明。”悔言無及,溫言謝遣之,從行軍士乏食,聽其散往各莊村覓食。
  • 是夜,宿金城館驛,甚是不堪。是日,駕臨至馬嵬驛,將士飢疲,都懷憤怒。適河原軍使王思禮,潼關奔至,方知歌舒翰被擒,因即以思禮為河西、隴右節度使,令即赴鎮,收集散卒,以候東討。
  • 思禮臨行,密語陳元禮道:“楊國忠召逢起釁,罪大惡極,人人痛恨,僕曾勸哥舒翰將軍上表,請殺之,惜其不從我言。
  • 今將軍何不撲殺此賊,以快眾心。”陳元禮道:“吾正有此意。”遂與東宮內侍李輔國商議,正欲密啟太子,恰值有吐蕃使者二十餘人,因來議和,隨駕而行。要遮楊國忠馬前,訴以無食。
  • 國忠未及回答,陳元禮即大呼:“楊國忠交通番使謀反,我等何不殺反賊?”於是眾軍一齊鼓譟起來。國忠大驚,急策馬奔避。眾軍蜂擁而前,兵刃亂下,登時砍倒,屠割肢體,頃刻而盡。以槍揭其首於驛門外,並殺其子。正是:任是冰山高萬丈,不難一日付東流。
  • 國忠才被害,卻巧韓國夫人乘車而至。眾軍一齊上前,也將韓國夫人砍死,虢國夫人與其子裴徽,並國忠的妻子幼兒,都逃至陳倉,被縣令薛景仙,率吏民追捕著,也都誅戮。正是:昔年淡掃眉,今日血汙頸。
  • 可憐天子姨,卒難保首領。
  • 恨不如沫猴,幻化潛蹤影。
  • 玄宗當日聞楊國忠為眾軍所殺,即出至驛門,用好言安慰眾軍,令各收隊。眾軍只是喧鬧擾攘,圍住驛門不散。
  • 玄宗傳問:“爾等如何還不散?”眾軍譁言道:“反賊雖殺,根苗猶在,何敢便散。”
  • 陳元禮道:“眾人之意,以國忠既誅,貴妃不宜更侍至尊,伏候聖決。”
  • 玄宗驚訝失色道:“妃子深居宮中,國忠即謀反,與她何干?”高力士奏道:“貴妃誠無罪,但眾將士已殺國忠,而貴妃猶在帝左右,豈能自安?願皇爺深思之,將士安則聖躬方安。”
  • 玄宗點頭默然,轉步回驛,不忍入行宮,只於驛旁小巷,倚仗垂首而立。
  • 京兆司錄韋諤,即韋見素之子,那時正侍立於側,乃跪奏道:“眾怒難犯,安危在頃刻間,願陛下割恩忍愛,以安國家。”
  • 玄宗乃步入行宮,見了貴妃,一字也說不出口,但撫之而哭。
  • 門外譁聲愈甚,高力士道:“事宜速快。”玄宗攜著貴妃,出至驛道北牆口,大哭道:“妃子,我和你從此永別矣。”楊妃亦涕泣嗚咽道:“願陛下保重,妾負罪良久,死無所恨。乞容禮佛而死。”
  • 玄宗哭道:“願仗佛力,使妃子善地受生”回顧高力士:“汝可引至佛堂善處之。”說罷,大哭而入。
  • 楊妃上佛堂禮佛畢,高力士奉上羅巾,促令自縊於佛堂前一棵樹下。
  • 中國的絕世美人楊貴妃,就此氣絕而亡。後來真山民有詠揚妃詩道:三郎掩面馬嵬驛,生死恩愛可奈何。
  • 瘞玉驛旁何足恨,潼關戰骨不埋多。
  • 又有隨園老人詠馬嵬驛詩道: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是有銀河。
  • 石壕村裡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