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玉實錄季〗--讀石寶典(二)下

翡翠原石的水是指原石上面的水頭,我們通過看打燈的透明度,透過光的表現來判斷水頭。翡翠原石的水的高低是極其重要的,這與種有關係。原石上好的水會使得翡翠成品價值直線上升。

〖相玉實錄季〗--讀石寶典(二)下

翡翠原石中的水指的不單單是透明度。只要不是瞎子,料子拿手電一打都知道透不透,不是看著透就是好的。我所說的水,在原石上,除了水頭,還指料子本身具備怎樣的出水(成品)的種質,這個種排第一。水要結合種一起看,就是我們常說的“種水”。打燈雖然很多料子都很透,但實際卻不一樣。種不行的,拋光就不起光。如果一個料子有極其好的水,還起熒光,那麼種份也會極其高!有的料子切開後還會有一條水路,寬的或者窄的或者一片,那麼這水路的地方出貨會特別高,而其它部位如果有變種就會相對差一點了。不是所有料子都有水路,有的整個料子抱水抱團一樣不變種。

這兩個圖,打燈全部透。你是不是覺得很漂亮,是不是心想:“哇塞,冰種啊!要發財了!”

〖相玉實錄季〗--讀石寶典(二)下

嘻嘻,先別醉,這個你要記住是水長種嫩的特徵哦。

下面是兩個高貨打燈前後的對比圖:

〖相玉實錄季〗--讀石寶典(二)下

第一個當然不錯,但跟第二個有很大差距。第二個石頭起熒光,熒光會補充光線,使得光線能夠延續到原本到不了的地方。

第一個肉光線反射出來後,就會感覺是“亮底”;而第二個,光線是透進去了,漫開的感覺,猶如深海,感覺是“黑底”。“亮底”說明它的種和水都不如第二個。

看種和看色一樣,都要在自然光下觀察。打燈作為參考的重要因素。第一個雖然是糯冰到冰,但種份不夠第二個老。並且第一個自然光觀察感覺有點底子略灰。

〖相玉實錄季〗--讀石寶典(二)下

下面這個成品圖是上面第二個圖的原石做出來的,注意紅線標的部分,光澤特別好!這麼看,你能感覺出,這裡面就是一汪水,很均勻,細滑,一氣呵成。通過雕刻和拋光把水調出來,這就是“水”--珠光寶氣的自然光澤。好的水有時候可以彌補種的缺陷。

〖相玉實錄季〗--讀石寶典(二)下

高貨要看水,種和水好的玉石才有可能進入高貨的門坎。我們再來看下面這組圖片--從原石到成品的出水......這就是高種水的特性。

〖相玉實錄季〗--讀石寶典(二)下
〖相玉實錄季〗--讀石寶典(二)下
〖相玉實錄季〗--讀石寶典(二)下

這裡所謂的水,是指料子本身具備有怎樣出水的種質。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需要不斷學習和探索。

下面這個脫沙的料子,看這個的水,有波浪感,打燈光線是漫開的。雖然小,但是起熒光。這個脫沙料就屬於水清晰,抱水。燈打上去,它自己能變成一個發光源,這是清晰水的特質,一汪水的感覺。

〖相玉實錄季〗--讀石寶典(二)下

好的水有熒光會補充光線,這是打燈看料子的重要環節。除非碰到裂和飄花,或者色帶之類的,雜質也可能會有阻礙。糯冰種以上,打燈光線就會有漫開的感覺。

〖相玉實錄季〗--讀石寶典(二)下

記住,水,就是你看著裡面就是一汪水似的,一氣呵成。水就被凝聚在那裡,隨時要流出來的感覺。俗話說的晶瑩剔透就是這意思。

〖相玉實錄季〗--讀石寶典(二)下

遇到一個底子超級乾淨的料子不容易,水,簡單點說就是你打燈是一氣呵成的感覺,光線是漫開的。

種老的玉石見到水就足夠了。高的種水那是高冰和玻璃才具備的。

〖相玉實錄季〗--讀石寶典(二)下

糯冰開始就有不錯的水了,不管清晰與否。糯化是還沒有達到很好等級。所以水跟種是有關係的。

糯化和糯冰的區別,糯冰跟冰的區別,冰跟高冰的區別,以及高冰跟玻璃的區別,還是看種水!就是出水具備怎樣的種質和光澤。極品就會有珠光寶氣的光澤!

這個紫色是後江額尼曼場口的小料子,種雖然不算高,只是水好,亮春色,一汪水......

〖相玉實錄季〗--讀石寶典(二)下

這個藍晴水,淡淡優雅的海水藍,種老,水汪汪,人見人愛。這塊玉石在廣東公盤拍賣成交價一千多萬人民幣!

〖相玉實錄季〗--讀石寶典(二)下

以下這些種水都好的料子,看看它們打燈表現出來的光,有的往裡面漫開,有的熒光泛出來,有的表現柔和…...或張揚或低調,種水夠好,成品出水拋光都會有不同的效果和驚喜。

〖相玉實錄季〗--讀石寶典(二)下
〖相玉實錄季〗--讀石寶典(二)下

總之,你只有比別人擁有更高的專業知識和眼光,才可能懂得看高貨,才可以在一堆石頭裡發現真正的佳品。最重要還是要有緣遇到!所謂七分靠運氣三分靠知識。

翡翠的五大標準:,水。這五要素結合在一起,翡翠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你也可以成為看成品的專家。這些再理解通透些,進一步用到看料子上面,你就是相玉高手啦!

玉---遇也,希望你也有緣遇到心儀的美玉!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