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玉」神玉時代——「玉」史前人類俸給神明的上品

一直以來,玉,在我國的文化歷史中,都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它不僅被人們看作天地精氣的結晶,還被人們用於賦予了不同的宗教象徵意義。

從學術研究的角度,“玉文化”被分為三個時代。分別是“神玉時代”“帝玉時代”“民玉時代”。追本溯源,今天我們先來說說“神玉時代”。

「溯玉」神玉時代——“玉”史前人類俸給神明的上品

山海經中記載,神靈以“玉”為食。我們不曾見過神靈,但可以大致猜測,書中為何會這樣記載。玉石堅硬,有韌性,顏色又溫和好看。而隨著時間或人為的摩挲,表面會愈發光潤好看。

再者,光潔清透的玉石如同成熟的果肉、肉類的脂肪一樣,散發著油潤的光澤。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人們看見美好的玉石,所能聯想到神聖的事物,便是給予神靈的獻食。

「溯玉」神玉時代——“玉”史前人類俸給神明的上品

而《周禮》中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黃琮禮地;青圭禮東方;赤璋禮南方;白虎禮西方;玄璜禮北方。”這說明在史前時期,人們以玉作為俸給神明的獻禮,以此去祈求祝禱。

隔著這樣巨大的時代空白,今天的我們很難去想象當時的場景。在為數不多我們能追溯源頭的史前文明中,最為出名的便是“良渚文化”和“紅山文化”。

「溯玉」神玉時代——“玉”史前人類俸給神明的上品

古人深信“天圓地方”之說,故而有了“蒼壁禮天,黃琮禮地”的說法。在“良渚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現存於故宮博物院的“十二節玉琮”。

他以12節簡化的人面紋為飾,每節均以稜為中心,刻飾簡化的神人紋,冠、嘴等,經過歲月的打磨,大多眼紋已模糊不清。玉琮兩端對鑽孔,呈明顯的喇叭口狀,管鑽穿孔。在大端射口中間有雕刻的符號。

「溯玉」神玉時代——“玉”史前人類俸給神明的上品

更為大眾所熟知的就是“紅山文化”的“玉龍”。紅山玉龍呈勾曲形,形體酷似甲骨文中的“龍”字,整體呈墨綠色,平面形狀像大寫的字母“C”。龍體橫截面為橢圓形,龍首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緊閉,鼻端截平,端面近橢圓形,以對稱的兩個圓洞作為鼻孔。整體看來工藝精美,造型獨特,雕刻技法也是十分精湛,細節部分還運用了浮雕、淺浮雕的技法,更是令人感嘆先人的智慧。

「溯玉」神玉時代——“玉”史前人類俸給神明的上品

而在如今已發掘出的史前文明裡,出土的玉器大多用於祭祀或是與宗教禮器有關。不難看出,在那個時代,我們祖先的心裡,“玉”是有著怎樣崇高的地位。

「溯玉」神玉時代——“玉”史前人類俸給神明的上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