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賞析:《國風·周南·關雎》表現的是西周禮樂制度

瞭解《詩經》,我記得是在初中的時候,幾年級忘了,而且學習的第一篇就是《國風·周南·關雎》。年輕人接觸先秦文學,其實是很有文化意義的,它會對我們的價值觀產生很大的影響,因為這種古樸純潔的文學可以涵養我們少男少女的言行舉止和思想認識。

《詩經》賞析:《國風·周南·關雎》表現的是西周禮樂制度

《毛詩序》說:“情動於中而行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我想這應該是《詩經》開篇是《國風·周南·關雎》的緣故,因為直抒胸臆和借物言情是我國古典文化的文化特性,用這種“思無邪”的文化理念約束我們,剋制我們,達到不越界的目的。既然年輕人不越界,那就是文化理念不越界,而文化理念不越界的本質,其實就是文化純潔和道德純潔。

《詩經》賞析:《國風·周南·關雎》表現的是西周禮樂制度

《國風·周南·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詩經》賞析:《國風·周南·關雎》表現的是西周禮樂制度

正如孔子所言:“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這種崇高且純潔的戀愛追求,才是當下年輕人所追求的,歌德也說過:“道德純潔的少男少女的初戀永遠趨向‘崇高的目的。’”而《詩經》開篇就是《國風·周南·關雎》篇,我認為體現的就是文化純潔,道德純潔。

《詩經》賞析:《國風·周南·關雎》表現的是西周禮樂制度

水鳥關關對著唱,棲在河中沙洲上。

美麗善良的姑娘,是君子求的對象。

長長短短的荇菜,或左或右把它採。

美麗善良的姑娘,醒時夢時追求她。

卻一直追求不上,醒時夢時都想她。

悠悠思念情意切,翻來覆去難入眠。

長長短短的荇菜,或左或右把它採。

美麗善良的姑娘,彈著琴瑟接近她。

長長短短的荇菜,或左或右把它採。

美麗善良的姑娘,擊鼓敲鐘取悅她。

男歡女愛,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情竇初開的男生,喜歡上漂亮的女生,然後連做夢都想和對方在一起,直到想的不行,興奮地睡不著,輾轉反側,後來愛慕不成,男生為了讓女生喜歡自己,一會兒彈琴,一會兒鐘鼓,來表達自己對女生的愛慕之情,我想這裡面的琴瑟和鐘鼓應該是一種西周“禮樂”制度的體現,用“禮樂”約束表達愛情,這種不越界、不犯規的行為,表現的是古典文化中的文化純潔和道德純潔。

《詩經》賞析:《國風·周南·關雎》表現的是西周禮樂制度

胡適曾經這樣評價《國風·周南·關雎》,他說這是一篇男人引誘女人的文章,他這樣說是為新文化運動造勢,為了打倒孔家店。不過通過胡適的言論,突然讓我想起來了一個典故,就是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的故事。我覺得司馬相如並不見得有多喜歡卓文君,因為他是帶著目的去故意接近卓文君的,他隔著門簾,對卓文君彈《鳳求凰》,引誘卓文君對他感興趣,甚至產生好奇,再到愛上他,最後兩人私奔,都有一種目的性和功利性,因為他藉助卓文君獲得了好處。

《詩經》賞析:《國風·周南·關雎》表現的是西周禮樂制度

但我不認同胡適為了新文化運動而刻意地貶低《國風·周南·關雎》,我覺得《國風·周南·關雎》恰恰體現的是中國古典文化的文化純潔和道德純潔。《國風·周南·關雎》中男生通過彈琴和鐘鼓,我覺得其實一種追求手段,他用“樂”的手段表達自己的愛慕。因為在西周春秋時期,有著一整套嚴格的“禮樂”規章制度來約束人們的行為,而且西周“禮樂”制度已經達到了一個禮樂不分家的地步,所謂“禮之所及樂必從之”,《國風·周南·關雎》中男生通過彈琴和鐘鼓的手段我覺得這應該就是用“樂”來表達追求女生的“禮”,這種看似浪蕩的行為,其實折射出來的文化本質是文化純潔和道德純潔。

《詩經》賞析:《國風·周南·關雎》表現的是西周禮樂制度

《國風·周南·關雎》中文化純潔和道德純潔對當下男女戀愛觀的啟示:

愛情應該是純粹的,不帶有功利的,也不要讓物質的東西,把純粹的愛情當作是一種物物交換,也不要把男歡女愛的真情實感變成流水線生產出來的罐頭、方便麵、巧克力、化妝品、洗髮香波、泡泡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