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是期貨老手的分享:寫給交易員的一封信,值得思考!

期盼已久的一波行情來了,你在這波行情中收穫了什麼?金錢?經驗?還是教訓呢?

你不可能說你什麼收穫都沒有,那在這個市場你還能得到什麼呢?

你也不可能說你不僅沒有收穫反而虧損了一大筆,那你確定你是職業投資者嗎?抑或僅僅是一個散戶而已?你可能反駁我說,難道職業投資者就不能虧錢犯錯嗎?

當然可以,但是職業投資者會把自己犯的錯和交易中的不足轉化為深刻的教訓,是深刻的!那也是在這波行情中的收穫。

最可怕的就是錢虧了,教訓沒吸取到。但我相信我們身邊不會有這種人,因為大家都是善於思考和優化自己的類型。所以,在此我提出以下幾點問題供大家仔細思考,反覆揣摩,爭取今後在這類行情中不再犯重複的錯誤,讓自己的交易更靈活,總得一次比一次好吧

一、 行情演變和自我觀點轉變的對比:

客觀的對此次行情進行復盤迴顧,找出內外盤幾個關鍵的時間點和品種給出賣出信號的先後順序,幅度(幅度可以等這波行情基本走完後再統計);

結合自己分析思路和觀點的演變做一個對比圖;看自己轉變思路比行情的轉變要快還是要慢,多長時間?為何會造成這種情況?以及自己觀點轉變後的應對和操作是否合理,給自己一個客觀的評價,從而發現問題。

二、 尋找大行情爆發的共性:

總結歸納大行情爆發的幾種背景(如基本面引發的單品種大行情、宏觀面引發的系統性大行情等)和先兆信號(如成交量、持倉量的顯著變化,交易所降保證金、手續費等)。以及在此情況下交易員對品種的選擇問題(以什麼為標準選取交易品種??)

三、 如何正確運用基本面信息:

基本面跟技術面都屬於分析方法的一種,都具有正反兩面的效果。個人根據自身分析習慣和優勢的不同,在研判體系中會賦予基本面或技術面不同的參考權重。從基本面上來說,存在以下幾種陷阱:

1、 採集到的基本面信息本身失實;

2、 採集到的基本面信息片面不全;

3、 採集到的基本面信息正確但非當前主導因素,抑或已被市場完全消化,而你卻當一個重要因素在加以看待和操作;

4、 對基本面信息的分析浮於表面,僅憑文字說收儲或者拋售來界定利多利空,或僅憑單純的收購或拋儲價格來與期貨盤面一一對應,有時甚至沒弄清楚收或拋的數量對該品種的意義到底有多大影響,收或拋的時間段對種植或銷售有何影響,收或拋的年份是陳作還是新作等;

5、 ……

總之,基本面是一個雙刃劍,既然要把它作為行情研判的一個參考,那麼必須保證這個參考因素是起到正面積極作用的。

也就是說,你必須有自己的基本面分析方法,有時一個數據或報告出來,看多看空的都有,那到底哪種是正確的呢?

我的建議是,由於我們不是專業的品種分析師,因此該適當的藉助期貨公司或諮詢機構的研究力量,找出重點品種的穩定、持續和較高分析水準的信息來源。

列出一個自己的表來。一段時間後甚至可以給這些分析師或分析報告評分,留下寫得客觀實用的,對寫得不好的向同行請教,尋找更優的資訊來源。

四、 你的技術分析系統:

技術分析有多個流派,如K線系統、均線系統及各種常用指標體系等。

不同的操作風格可能適合參考不同的指標,因為有些指標比較靈敏,有些則相對滯後;

所以根據個人本身性格的不同,自己操作品種的習性不同,選擇合適指標是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一直有一個矛盾就是,到底是大道至簡儘量少用那些複雜生僻的指標還是凡被大眾所認可的簡單指標都是失效的?這是一個需要自己去想明白的事情。

因為只有想明白了自己的選擇,在實際交易過程中才不會彷徨,不會猶豫。

對此我的意見是

1:多測試,找出最合適(交易品種和自己操作方法)的週期和系統;

2:加防護,即用自己的資金管理和風控方案來對失效的情況進行回撤保護;

當然,你還應該從其他方面去考慮從而夯實自己的技術分析系統。

好的技術分析系統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條件:

指標相對穩定、長期可盈利性且盈虧性價比合適、指標之間互不衝突、操作中能貫徹執行。

五、 關於市場人氣和品種的切換:

市場人氣可理解為資金流向和多空氛圍兩方面。大家在長期交易中都有發現,有些人很擅長選品種,有些人則總是東打西不著。這可能由以下幾方面原因:

1、 單品種或固定板塊交易員,他必須捨棄其他機會只專做自己瞭解和擅長的部分;

2、 不注重觀察細節的變化,如自己持倉品種在大幅減倉,資金有可能是換月有可能是移至該板塊其他替代品種有可能是轉換到其他板塊,而自己始終只盯著原有持倉;

3、 總是想等待下一波行情的心理:比如化工跌破了不去追,而想著等金屬發力;結果化工過後是農產品,貴金屬等。

也可能最後金屬板塊是跌破了,但你在前段時間付出的機會成本是否值得和有意義?如果自己加強觀察和靈活性,是不是可以在大行情中收穫更多,等待市場人氣給出轉換信號的時候再換持倉也不遲?

對於品種的選擇和切換問題已經不屬於初級問題,是具備一定水準的大波段或趨勢交易者才需要去思考的問題。如果是現貨商或者單品種交易員只需考慮該板塊或品種合約之間的切換問題。

為優化品種及合約的選擇,平時應多注重哪些方面?(除期現價差、套利價差、近遠月升貼水、品種增減倉外,還有哪些情況?)

六、 如何分析和使用時間週期:

大趨勢交易者比較講究時間和空間的共振,認為這才是真正爆發一波大行情的重點。空間比較好理解,包括長度、高度和斜度為主;時間的測量上又該如何量化?從而降低我們的無謂試單損耗,降低交易次數,提高準確性。

我提出幾點供大家參考的角度:

1、 宏觀的經濟週期;

2、 品種的季節性週期;

3、 過往歷史數據和圖表的時間長度測量總結;

4、 其他先兆性信號。

七、 成功交易者的必備因素:

1、客觀、穩健、可持續使用的行情研判系統;

2、適合自己風格的交易策略及良好的交易習慣(包括週末的覆盤、嚴謹的執行力、主觀分析與客觀走勢不一致時的以事實為主的意識等);

3、對自我錯誤的察覺和修改能力(包括上面1、2兩項);

4、補充其他你覺得重要的因素進去

八、 常問自己的幾個問題

在交易過程中,你有沒有遇到一些經常會問自己的問題?有哪些是具有代表性的?對你交易有檢查和幫助作用的?我在這裡拋磚引玉幾個問題:

1、 我的賬戶處於什麼狀態?

正常狀態、危險狀態還是盈利狀態。危險狀態下你必須比平時提高200%的注意力,更下功夫算好自己可交易的手數和止損幅度。這時一切的壓力都是你必須面對的,因為是你造成了賬戶處於危險狀態的結果

2、 我給自己留有餘地了嗎?

此時你的股票賬戶是輕倉、重倉還是滿倉?如果滿倉,換句話說就必須接下來幾天都上漲。但你對未來幾天的行情有這麼大的把握嗎?

如果遇到突發利空消息連續大跌幾天,你會被強平嗎?你憑什麼確定未來幾天肯定不會回調的呢?如果行情再次回調有更好的價位,你還有資金加倉嗎?

3、如果行情朝我預想的反向發展,我怎麼處理?

這裡麵包括了已有持倉品種和有機會但尚未開倉品種兩個情況。

在交易中,你說你不知道行情會怎麼演繹這很正常,因為對行情造成影響的因素太多,而且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因素佔據主導,真正高手的準確率也不過40%;

但你如果說,行情來了我不知道怎麼辦,這就是你外行和我覺得在找藉口的地方了。

起碼你要回答我,行情如果在我意料之外,我選擇觀望、不做,也不可能是不知道怎麼辦!當然,我們對於專業操盤手的要求應該是你把幾種情況都預先演繹進去,在交易計劃中可以覆蓋。

……

值得思考的問題還太多。需要自己去延伸開來。

雖然上面指出了八個方面,但跟龐大的期貨市場中存在的各種需要我們面對和攻克的難關來說,這僅僅是九牛一毛。

提供給大家的也絕對不是答案,)甚至你可以對以上觀點全盤否定,因為有時候學了不適合自己的東西反而走火入魔,就像把O型血注入A型人的體內一樣;

這裡提供給大家的只是一種思路的方向和自省的鞭策。

希望你擁有適合自己的一套分析和操作方法,多向自己提問和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