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最執著厭惡的人設,只因來自生活的啟示,使得下筆如有神

文丨曹鏡明

題丨金庸筆下最執著厭惡的人設,只因來自生活的啟示,使得下筆如有神

金庸筆下最執著厭惡的人設,只因來自生活的啟示,使得下筆如有神

作為武俠小說宗師的金庸先生,雖然在創作之處的想法十分簡單,就是想要多賣幾份報紙,但是經過數十年的苦心經營,終獲成功,使得凡有華人處,皆有金庸小說讀者的身影可見傳播範圍之廣大,影響之深厚,已然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張名片。

然而在金庸的諸多作品中,只要涉及到這麼一個角色,絕對不是一個好人!甚至用一部《天龍八部》裡的兩個主要配角進行嘲諷:

一個是慕容復,一個是四大惡人中的雲中鶴!

其實不管是“慕容復”,還是“雲中鶴”說的都是金庸先生的表哥——徐志摩!

金庸筆下最執著厭惡的人設,只因來自生活的啟示,使得下筆如有神

徐志摩的人生槽點

徐志摩,原名章垿,字槱森,浙江嘉興海寧硤石人,現代詩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詩人,代表作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等。

提起徐志摩應該不會有人不知道,甚至在“純文學”領域,更是高出金庸先生好幾個段位!是的,沒有聽錯,在文學領域也有鄙視鏈,跟音樂領域一樣:

玩古典的看不起玩爵士的,玩爵士的看不起玩搖滾的,玩搖滾的看不起玩流行的,玩流行的看不起玩說唱的;

雖然在文學領域的鄙視鏈沒有這麼固化和直接,但無疑“寫武俠小說是不入流的”也正是源自這個觀點,李敖先生在生前時總是看不起金庸先生,當然也有一些人品上的不認同,但被時常掛在嘴頭的便是“寫武俠小說不入流”這句話。

金庸筆下最執著厭惡的人設,只因來自生活的啟示,使得下筆如有神

從人際關係上來看,徐志摩先生是金庸先生的表哥。什麼意思?徐志摩先生的堂姑媽是金庸先生的母親,兩人的關係,說遠也不算遠,說近也不算近,不過在大家族裡論論親戚也是常事,故而總會給人一種“貴圈真亂”的誤解!

雖然徐志摩先生在文學造詣上十分的高超,但在對待感情上卻無比狗血。徐志摩先生的原配是張幼儀女士,兩人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婚姻。似乎當徐志摩先生第一次看見張幼儀女士的照片時,所說的那句“鄉下人”就已經暗示出結局。作為留洋歸來的有志學子徐志摩先生自然是看不上從小深受傳統“三從四德”教育的“大家閨秀”,可既然是不喜歡,又無主見,接受了家庭的安排,與張幼儀女士共結連理。最傷人的還是,當兩人和離時,所說的話語:

小腳和西服,怎麼相配?

金庸筆下最執著厭惡的人設,只因來自生活的啟示,使得下筆如有神

至於兩人為何離婚,就更加八卦啦!當初徐志摩先生的好友王庚先生受國民政府委任去東北任職,臨別前委託徐志摩先生好好照顧照顧自己的妻子陸小曼女士。徐志摩先生自是滿口答應,也確實做到了這點,且一來二去間,心生愛意,

沒能“止乎於禮”。之後的結局,便毋庸多說,陸小曼女士和王庚先生離婚,徐志摩先生和張幼儀女士離婚,兩人至此沒羞沒臊的過上二人世界!

如此行徑,查家自然看不過去,即便是徐志摩去世後,送給的輓聯也是極盡挖苦之所能:

司勳綺語焚難盡,僕射餘情懺較多

什麼意思?你寫的那些情詩,怎麼也燒不完;欠下的情債,怎麼也懺悔不完!

金庸筆下最執著厭惡的人設,只因來自生活的啟示,使得下筆如有神

金庸的創作啟示

金庸先生由於自小接受到的表哥形象就是欠下無數風流債的徐志摩先生,導致對待這個稱謂很是看不起,甚至說是厭惡,由此付之於筆下的形象也多是如此,尤其是在《天龍八部》一書,在配角的設置上,極盡諷刺徐志摩先生之所能!

首先是武林世家姑蘇慕容復,他的另一個身份是王語嫣的表哥

在《天龍八部》裡,慕容復的起點十分之高“南慕容,北喬峰”,除去後期崩盤的狗血劇情,在開始的章節完全智商在線的年輕一代梟雄,只是隨著劇情的發展愈發的“斯文禽獸”化,基本等同《笑傲江湖》裡的華山掌門君子劍嶽不群;尤其是對待愛情上,完全是能利用就利用,再知道段譽是大理世子的身份後,竟然讓對自己一片痴心的王語嫣引誘他,以便在“復國”的時候,能夠得到“大理”的幫助。

金庸筆下最執著厭惡的人設,只因來自生活的啟示,使得下筆如有神

其次是四大惡人中的雲中鶴

如若說金庸先生在設置慕容復的角色上,還有所掩飾的話,在設計雲中鶴的時候,完全就是肆無忌憚啦。因為雲中鶴就是徐志摩先生的筆名;而云中鶴在《天龍八部》裡的形象是怎麼樣的呢?功夫不怎麼樣的色中餓鬼!

慕容復就是金庸先生假借“表哥”之名,進行的委婉諷刺,求的是懂得人自然懂,不知道的人也就不知道,需要細細的琢磨;而雲中鶴就是直接對“徐志摩”先生品性是的嘲諷,沒有絲毫遮攔,也不具備其他的品性,就是“色中餓鬼”,僅此而已,也就夠啦!

金庸筆下最執著厭惡的人設,只因來自生活的啟示,使得下筆如有神

朱光潛先生在《詩論》中談到:“詩歌是人生世相的返照”,推而廣之,任何文藝作品的創作何嘗又不是人生世相的返照?而金庸先生筆下《天龍八部》裡的“表哥”形象,“雲中鶴”形象,便是得益於生活的啟示,使得下筆如有神的典型代表人物。


作者自薦:

1)

2)

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