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疫情来到爆发的边缘,你会乐观还是悲观以对?

◎掘金日本房产(ID:Japan_gold)| 托兰德

此时此刻,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不断发酵。

每天确诊的人数都在以微小变化(前天确诊482,昨天确诊549),刷着新高。

感染路径不明人数徒增,医院出现集团感染,医疗物资不足、医生不够,床位告急,加上误诊、无法就诊的新闻不断蹦出,日本人的心态也随之产生了微妙变化……

转了40家医院被拒绝,日本国内新冠疫情盖上阴影

紧急事态宣言发布以来,东京街头出行的人流迅速减少。目前,日本在家办公的人超过半数,约有9成的企业引入了在家办公机制。

日本疫情来到爆发的边缘,你会乐观还是悲观以对?

每天早上,在超市前排队买口罩的队伍都很长,

日本疫情来到爆发的边缘,你会乐观还是悲观以对?

商业街的百货店纷纷临时停业。比如池袋东武百货店除了食品卖场外,其他卖场暂停营业至5月6日。

日本疫情来到爆发的边缘,你会乐观还是悲观以对?

新宿站在上下班高峰期的人流还是很多,但人们心态早已经和2月无所畏惧时不同。

在房地产企业担任课长的一位男性表示,“现在有一半的员工在家办公,不过我是领导。必须到岗准确把握情况,向部下发出指示”。其同时透露,“其实我也不想出门……”。

日本国内的情绪有多紧绷?我们用最近发生的一件新闻来管中窥豹。

9日,位于东京的中央区,一名40多岁的男子出现发热症状,拨通了救护车的电话。一般严重到要叫救护车,可以想见这位患者已经感觉自己身体非常非常难受。但让他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却在后面。

打完电话的半小时内,救护车来了。救护人员迅速把他抬上了担架,并马上驶向第一家医院。但让急救人员和患者都没想到的是,这并不是他们此行的最后一站。

很快,当救护员告知来接待他们的医护人员病人的情况后,得到的回复却是:“因为你的这位患者疑似新冠肺炎,我们不能接纳。”

好吧,既然这家不行就去下一家。可是这一趟,他们整整去了40家医院,耗时1个多小时,才最后有一家医院同意接受这位发热病人。而这些医院清一色的拒绝理由是:“高度疑似新冠肺炎,不予接纳”。

日本疫情来到爆发的边缘,你会乐观还是悲观以对?

会导致这样的情况,一定有它的原因。这里大概介绍一下日本医疗系统的背景。

日本各医院对接收新冠肺炎患者有非常多的要求,所以不是所有医院都能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能接收患者的医院也不对外公布,只有在这个人确诊阳性以后,才会得到保健所给他指定的就诊医院地址,再前往就医。

除了新冠治疗的特定医院,其他急诊医院内并没有常驻内科医生,也没有准备好接收新冠肺炎患者。这一切就导致本应该对本区的人无理由接受救治的医院,为了保护自己的病人(在医院住院的病人抵抗力往往更差)和医护人员,选择直接拒绝。

目前日本国内各地的医院,已经相继出现了院内爆发感染的事件,比如前段时间的东京台东区永寿医院,以及新宿区的庆应大学医院,都出现了超过50人的感染事故。还有神户、福冈的医院……

在这件事会上,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当下防疫的两个短板:1. 检测能力还是跟不上感染人数的增加;2. 哪家医院能够治疗新冠疫情,连救护车都不知道。

“这个疫情没个头”,日本政府也开始发钱了

新闻一出,舆论爆了。

雅虎网站上瞬间有3000+个评论,但出乎我们国人的意料,高赞的都对医院拒绝病人表达了理解

日本疫情来到爆发的边缘,你会乐观还是悲观以对?

这个可以看作是医疗崩溃,但其实质问题是疑似感染的人如果简单地被医院接收,院内不小心感染爆发就可能找不到来源(因为没有确诊)。另外,急救人员的感染风险也很高。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比如租用酒店,或者整栋病房隔离来应对?


日本疫情来到爆发的边缘,你会乐观还是悲观以对?

所以这就是在说,尽量不要外出是很必要的。政府削减医疗费用,导致床位、医护人员数量都不足,结果碰上新冠肺炎就变成这样了。除了增加以医疗支出以增加医护人员和床位,但事到如今只能忍受。如果现在去指责医护人员和医院,把他们搞得精疲力尽结果选择辞职,这只会得到反效果。


日本疫情来到爆发的边缘,你会乐观还是悲观以对?

如果是新的冠状病毒,则不能由普通综合医院处理,必须转移到指定的传染病医院,但即使指定医院也不能一股脑就送过去。因此,如果医院内感染,就必须关闭门诊约2周。这是私家医院生死攸关的问题。因为知道这个问题,所以不能接收。

日本疫情来到爆发的边缘,你会乐观还是悲观以对?

拒绝这样做的医院不承担责任。但是这样医疗体系的存在现状,政府和厚生劳动省负有重大责任。这不是世界上第一例大流行病,所以为它做好准备是必要的责任。

人们在反馈中表达出了对医院这么做的理解,但这些回复却隐约指向一个既定事实:日本人开始预期新冠疫情会导致医疗崩溃了。

每天的数字都在成百成百增加,人们自肃在家,店铺被要求关门,经济陷入停滞,这个时候,安倍政府已经决定要发钱了。

今天,首相安倍晋三向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岸田文雄下达指示,作为新型冠状病毒对策,或将向每位国民一律发放1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560元)现金。

此前的方针是在2020年度补充预算案中,写入向收入减少家庭发放30万日元,现在则是直接每个家庭都发。这也预示着,日本的疫情短时间内看来是得不到控制,而疫情导致的工资减少或成为很多人的常态。

不过,直接发钱的效果如何咱也不好说,可比起发钱,摆在日本政府面前真正亟需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增加医疗资源、提高真实的检测数量,保证该救治的人都能接受救治,同时尽全力减少不明路径的感染人数吧?

日本的疫情正在崩溃边缘使劲试探。

你是悲观者,还是乐观者?

疫情会掠夺人命,全球感染人数已经超过200万,死亡人数也逼近14万,所以说,不恐惧是不可能的。

这个时候,以不变应万变仿佛才是至上真理。

你是关注疫情最新变化的清醒悲观者,还是相信长远以来疫情会得到控制的聪明乐观者?

当下的大部分人和市场的交易者都是清醒的悲观者,新冠影响到了经济,导致企业破产,经济数据为负,整个投资气氛死气沉沉……如果这么想,这段时间就不会有什么动作,把钱放在银行账户里。

悲观者认为,现在外面很危险,什么资产都不可信,所以现金为王。

但如果这个时候你选择乐观,事情就不一样了。

乐观者认为,疫情总会过去,现在的坏只是短暂的,未来会恢复甚至比现在更好。所以,在他们看来,疫情只是一个短暂的扰乱因素,但这个扰乱因素却可能创造出一些几年不遇的机会。

想一想,2008年的金融海啸,或者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悲观者在干嘛?乐观者又在干嘛?

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对照乐观与悲观来翻译就是,大多数人乐观时我需要警惕,但多数人悲观时我需要乐观。

这是投资的不二真理。2008年次贷危机之前,市场上几乎所有人都看好房贷这块大蛋糕,没人觉得住房贷款这么优质的资产,会有一天把他们推向毁灭。这个时候,大部分人被美好的数字迷惑了双眼,盲目乐观者非常多,结果泡沫破灭,美国房价一泻千里,拖累全球各国房价一样走入低谷。

当时的跌幅有多可怕?2007年花同样的钱能在2009年买2到3套房,具体看地段。

2011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也是这样的情况。市场悲观资本撤离,就有一些人需要钱开始低价卖房,那时候进场的人,现在都赚到了日本房价、地价上涨的红利。

到了今年的新冠疫情,乐观者是少数,悲观者却是多数。而乐观者就可能利用这一点,抓住前所未有的机会。

现在是几年不遇的好行情

作为深耕日本房产多年的业内人士,我要告诉你,现在正在几年不遇的好行情中

10日,东京商工发布的有关新冠病毒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动产行业有63.38%受到负面影响,房产交易因为各种阻碍延迟。而最大的变化则是,房产市场的情绪在变悲观——体现在交易的房价出现了下跌的苗头。

一位在日本大房产企业做二手房买卖的业内人士,最近在朋友圈里总结这段时间自己观察东京房产市场的心得。他说,有余钱的人,不要等了,现在可以考虑买房了。

为什么?因为疫情的特殊期间,有大变动的人变多,这些人有的需要周转资金,包括公司和个人都有这样的情况,他们就只能压低价格卖房。所以,时刻留意不错的物件,一蹦出来,就可以考虑入手。

但也不是所有区域都适合买。房价下跌最严重的主要在一些中小城市和一些最近开始逐渐“网红”的区域(比如北海道、冲绳)。

越是靠概念起来的地区,房价越容易波动,所以即使这个时候也还是应该警惕。

2020年至今的经济表现,确实是过去几年中最差的,悲观而清醒的聪明人劝我们苟住,别投资,把钱留着吃吃喝喝不香吗?

不过我们还是根据行业的变化,说出这一现象,就是为了告诉你,危机中保护好自己的资产是一定的,但有能力的话,机会来了也不要错过。

悲观者往往正确,但乐观者往往成功。我们要做这个聪明的乐观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