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與醜,宋朝米芾說自己行書最美,認為唐朝顏真卿書法最醜!

美與醜,宋朝米芾說自己行書最美,認為唐朝顏真卿書法最醜!

美和醜一直是相輔相成的矛盾體。如果世界上全是美的,那麼醜就不會存在。歷代書法家也看重書法的美與醜。這是一種是視覺直觀感受,或許和技法、藝術的關聯性不大。北宋四大家之一的米芾就認為自己的書法最美,他覺得顏真卿是使書法變醜的祖先。

美與醜,宋朝米芾說自己行書最美,認為唐朝顏真卿書法最醜!

書法作品中有篆隸楷行草多個書體,隨著時代變化而變化。比如說秦朝統一了文字,用李斯丞相的小篆作為主流官方文字。到了漢朝時期,又除去了篆書繁瑣的一面,逐漸改用隸書作為官方漢字。再到三國時期魏國實力比較強,魏國字體也逐漸成為主流。

美與醜,宋朝米芾說自己行書最美,認為唐朝顏真卿書法最醜!

美與醜,宋朝米芾說自己行書最美,認為唐朝顏真卿書法最醜!

魏國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最後給司馬懿家族統治。到了晉朝時期,我國的書法已經達到了一種特別境界,也是書法文化的第一個鼎盛時期。此時由漢朝隸書演變來的楷書逐漸流行起來,而民間書寫的草體、行書字體也都高度自由發展。到東晉時期,孕育了一位書聖人——王羲之。

美與醜,宋朝米芾說自己行書最美,認為唐朝顏真卿書法最醜!

王羲之的行書、草書、小楷、楷書都非常具有特色,可以說集大成者,將東晉以前的書法精品都集中學習過,另外在當時社會背景下,感悟良多,最後自成一體。王羲之在某次遊山玩水之後微醺寫下的《蘭亭序》更是被後世稱為天下第一。蘭亭序出來之後,再也無人超越。

美與醜,宋朝米芾說自己行書最美,認為唐朝顏真卿書法最醜!

美與醜,宋朝米芾說自己行書最美,認為唐朝顏真卿書法最醜!

二王的書法(王羲之、其子王獻之)逐漸成為一種主流。到了隋唐時期,書法家們以及使用文字的人們感覺到漢字還需標準化的更新。一大批書法家出現在隋末唐初。這批書法家的主要師承也是和王羲之一脈,只不過逐漸靠近規範、方正,隋唐時期嚴肅感增加。

美與醜,宋朝米芾說自己行書最美,認為唐朝顏真卿書法最醜!

初唐時期,隨便一數就有幾位大書法家。如:初唐四大家,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薛稷。學過褚遂良的人應該感受得到,他的字跡和王羲之的書法有很多共同點。唐朝盛世,又一次空前的繁榮。這時候文化復興,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書法也到達了另一個高度。

美與醜,宋朝米芾說自己行書最美,認為唐朝顏真卿書法最醜!

中唐鼎盛時期,顏真卿出現在人們面前。他脫離了王羲之書法體系,另謀出路。顏真卿最終寫出了自己的風格,還代表了大唐盛世。肥美有肉且筋骨具備的字體。晉朝時期的書法是秀氣優雅,唐朝時可以說是富態大氣之美(雍容華貴)。顏真卿書法也具備時代特點。

美與醜,宋朝米芾說自己行書最美,認為唐朝顏真卿書法最醜!

美與醜,宋朝米芾說自己行書最美,認為唐朝顏真卿書法最醜!

顏真卿擅長楷書和行草。他打破以往秀氣優雅的二王書法風格,這讓宋朝大書法家米芾不解。米芾是學王羲之書風出師,而後將畫畫的筆法融入其中,形成一種具有畫面美的字體。米芾在自己書論中也提到,顏真卿是醜書的始祖,柳公權更是將醜書寫到了極致。

美與醜,宋朝米芾說自己行書最美,認為唐朝顏真卿書法最醜!

米芾為何如此痛恨唐朝的書法風格。從當時社會角度來看, 就像同朝的蘇軾說的那樣:“我書意造本無法”。自己隨便寫的毛筆字,根本沒有什麼書法可言。為什麼這麼說,其實和新朝代建立初期有關係。宋朝作為一個贏得唐朝而獨立於世的朝代,怎麼也要推陳出新。

美與醜,宋朝米芾說自己行書最美,認為唐朝顏真卿書法最醜!

如果宋朝的米芾依然遵循唐朝的書法風格,或許他現在就不會出現在我們書法圈內。推陳出新的氛圍下,米芾尋找到了王羲之書法中的部分真諦,自成一家。就好比我們現代人也不願意遵循清朝或者民國的書法風格一樣,必須要尋覓源頭,找到更好的突破口。

美與醜,宋朝米芾說自己行書最美,認為唐朝顏真卿書法最醜!

美與醜,宋朝米芾說自己行書最美,認為唐朝顏真卿書法最醜!

米芾書法的精髓是二王,其獨特的用筆(八面出鋒),將行書寫得非常具有畫面感。他的字初看一邊倒,細看字字倚側有重心。看著如同危樓,如同懸崖峭壁上歷經風霜的石頭。不過,米芾晚年對唐朝的書法又改變了言辭,認為柳公權的書法沒有人可以超越。千年下來也確實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