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教出好學生?教師做好這幾件事,學生個個品學兼優

讓每一個學生都優秀是所以教師的最大心願。為此,教師們都是勤奮工作,無私奉獻。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的努力卻得不到應有的結果。期望總是落空,怎麼回事呢?

現在的學生從小被父母溺愛,嬌生慣養。在家任性的性格也會帶到學校。這些孩子在學校不遵守紀律,有時候表揚、批評都無濟於事,弄得老師也束手無策。現在的學生難管,已經成為教師們的共識。每個班還都有一些後進生和問題生。這些學生成績很差,又難管理,讓教師很頭疼。遇到這些情況,教師可以試試這樣做。

想要教出好學生?教師做好這幾件事,學生個個品學兼優

一、說到做到。

有很多老師反映現在的學生你對他苦口婆心的講道理,他就是聽不進去。有時候也只是三分鐘熱度過去就忘。學生犯了錯誤,對其進行批評教育,根本不管用。說了再犯,犯了再說,形成了惡性循環。

我舉一個實際的案例。我們學校有一個三年級,一次上課的時候,有一位學生往前面的同學背上貼紙條。老師發現後對其進行了批評,並且說:如果再貼,你就給他洗衣服。後來這個同學又用筆在前面同學衣服上亂畫被發現。老師又說:再畫讓你給人家買衣服。結果是,沒有洗衣服也沒有買衣服。這件事等於沒處理。後來我問這位老師,你為什麼不處理這件事?他說我只是嚇唬嚇唬他。我說你不處理他,今後他還會這樣。

想要教出好學生?教師做好這幾件事,學生個個品學兼優

這樣的情形,遇到過很多。老師總以為可以嚇唬住學生,實際上經常嚇唬就像《狼來了》的故事,慢慢的就不管用了。

教師就應該有自己的威嚴。對學生做到說了算,定了幹,做不到的事兒就別說。說了就必須做到。比如說上面的例子,讓他給同學洗衣服那必須讓他回去洗。對學生的管理一定要制定好規則,並且這個規則應該有可操作性。既然定了規矩,那麼就要嚴格執行。當學生考慮到犯錯誤的後果時,他就注意自己的行為了。

想要教出好學生?教師做好這幾件事,學生個個品學兼優

二、嚴中有愛。

上面提到的按規矩辦事就是嚴。任何一個團隊都必須要有嚴格的管理,對學生管理也一樣。嚴格管理就是學生必須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一旦違反紀律絕不姑息。比如上課就要專心聽講,不搞小動作。下課就要文明活動,不打鬧。各個環節都要有規範,並且嚴格落實。

教師管理學生就如同家長管理孩子。光有嚴厲會讓孩子敬而遠之,管理學生就要攻心為上。要體現對學生的愛,讓學生從內心對教師有一種親情。外加的約束從來沒有內發的自覺性更管用。

想要教出好學生?教師做好這幾件事,學生個個品學兼優

當學生犯錯誤時批評完還要安撫和鼓勵,給學生進步的一些機會。學生畢竟是個孩子,心智還不夠成熟,也缺乏自制力,這才需要教師進行引導教育。教師千萬不能記學生的仇。在課上,教師就是學生的良師,在課下教師就是學生的益友,要能融入到學生中。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吧。嚴中有愛才是教育好學生的良策。

想要教出好學生?教師做好這幾件事,學生個個品學兼優

三、培優補差。

教師都是希望班裡的每一個孩子都品學兼優。但是每個班裡都有一些學習上的差生。對這些學生既費力又不見成效。有很多時候,教師甚至放棄了這些學生。越是不管學生就越會成為問題生。

俗話說,抓兩頭,促中間。教師在教學中就應該做到培養優秀生,讓他們更優秀。對於差生也不能放棄,教師對於差生往往缺乏耐心,還有就是目標過高,讓差生達不到。差生反覆失敗,體驗不到成功的樂趣,對學習的興趣就會越來越小。對自己也會失去信心,導致成績越來越差。對於差生的培養還是要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兒的讓學生去進步。對他們應該有更多的關懷,甚至手把手的教。對差生的態度就是不拋棄,不放棄。

上面三點都是很平常的事兒,老師也知道這樣做,但是就是缺乏耐心。我們一定要克服浮躁心理,靜下心來育人,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想要教出好學生?教師做好這幾件事,學生個個品學兼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