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特、于洋:面对疫情,应该让更多人在家上班(上学)吗?


包特、于洋:面对疫情,应该让更多人在家上班(上学)吗?


近期,发生在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和担忧。但另一方面,疫情控制措施可能造成的经济风险,也需要及时出台政策加以应对。与此同时,虽然各级政府已经采取措施降低了各大城市的交通和公共场所活动人流,但考虑到春节假期马上结束,多地可能在不久以后迎来节后的返工/上学的人流,如何控制和降低这些人流的规模,也成为下一步疫情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可能需要考虑鼓励更多职工和学生在家上班/上学的可能性。
首先,远程在线办公或“在家上班”可能是降低防疫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的一种途径。根据美国盖洛普调查显示, 在2019年,美国超过43%的工作人口有远程办公或者在家办公的经验,相比2012年的39%有了进一步提高。一项领英网的调查也显示,超过85%的回答者希望自己能采用在家办公的方式工作。而美国统计局数字则表明,在家办公的人的中位数收入(42442美元)事实上略高于通勤上班者(38184美元)。很多当代经济学研究显示,在家工作并不会降低生产率,反而可能提高生产率。比如最近,经济学顶级期刊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曾刊载梁建章博士及合作者的研究(Bloom et al., 2015)指出:相比在单位工作,互联网企业员工在家工作可导致工作效率提升13%。因此,相比目前很多行业流行的“996”办公室加班文化,我们也许应该考虑鼓励企业和事业单位允许劳动者以更为灵活的方式上班,并且把考核重点从劳动时间的投入更多放到劳动产出上。


同时,要补贴、鼓励辅助“居家工作”的配套商业,特别是针对营收表现依赖于人流的行业——例如餐饮、生鲜配送等行业。一方面让“居家工作”更有效地实现隔离传播路径的功能,提高“居家工作”政策的绩效;另一方面,缓解防疫工作对脆弱行业产生的消极影响,化解因此产生的金融风险。
其次,我们注意到教育部和各大学校在近期先后宣布了推迟开学计划,这无疑是在学校降低疾病传染可能的最有效方式。但同时,由于教学活动通常有自己的节奏和进度,随着开学日期的临近,如何协调防疫和教学进度之间的矛盾也成了摆在教育部门领导和各学校校长案头的难题。对此,我们建议在必要情况下实行“网上开学”,并允许学生“在家上学”。相应地,各校可将教学内容更改为网上授课。网上授课的视频可以由教师在学校或视频平台提供的单独录制场所(而非教室)录制。学生的作业和考试在需要的情况下亦可采用网上进行。
当然,网上教学通常会面临师生之间缺乏面对面交流和互动,以及教师不能及时掌握学生进度以及反馈等担忧。对于这一点,有两种可能的解决方式:
第一,学生返校后,可以在保持网上授课的基础上加入小型课后互动环节。把大型讲座依然保留在网上进行,而将教师与学生的接触形式限于在通风环境内进行的小班习题讲评和答疑。事实上,这种教学模式又叫做Technological Enhanced Learning(TEL),已经在澳大利亚,英国和新加坡等国进行了多期试点。如果经由这次的实地测试,表明在中国也能产生足够良好的效果,也不失为未来教学和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

第二,今天的中国已经有世界领先的互动视频平台和产业。在以哔哩哔哩和快手为代表的视频平台上,观众可以通过视频弹幕和直播聊天等方式随时与内容制作者互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许也可以考虑让一部分勇于创新,富于“尝鲜”精神的教师首先投入到“直播讲课”的教学形式中,探寻通过在新型教学平台上的生动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成绩的可能性。
综上,在家上班和在家上学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新的工作和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便捷性。同时也可能由于其“非物理接触”的性质更加适用于疫病传染时期的工作和教学。基于以上因素,我们应该考虑在应对此次疫情工作中更多采取以上两种工作和学习方式。
作者包特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于洋单位为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本文系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报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