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特、於洋:面對疫情,應該讓更多人在家上班(上學)嗎?


包特、於洋:面對疫情,應該讓更多人在家上班(上學)嗎?


近期,發生在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和擔憂。但另一方面,疫情控制措施可能造成的經濟風險,也需要及時出臺政策加以應對。與此同時,雖然各級政府已經採取措施降低了各大城市的交通和公共場所活動人流,但考慮到春節假期馬上結束,多地可能在不久以後迎來節後的返工/上學的人流,如何控制和降低這些人流的規模,也成為下一步疫情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我們可能需要考慮鼓勵更多職工和學生在家上班/上學的可能性。
首先,遠程在線辦公或“在家上班”可能是降低防疫和經濟增長之間的矛盾的一種途徑。根據美國蓋洛普調查顯示, 在2019年,美國超過43%的工作人口有遠程辦公或者在家辦公的經驗,相比2012年的39%有了進一步提高。一項領英網的調查也顯示,超過85%的回答者希望自己能採用在家辦公的方式工作。而美國統計局數字則表明,在家辦公的人的中位數收入(42442美元)事實上略高於通勤上班者(38184美元)。很多當代經濟學研究顯示,在家工作並不會降低生產率,反而可能提高生產率。比如最近,經濟學頂級期刊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曾刊載梁建章博士及合作者的研究(Bloom et al., 2015)指出:相比在單位工作,互聯網企業員工在家工作可導致工作效率提升13%。因此,相比目前很多行業流行的“996”辦公室加班文化,我們也許應該考慮鼓勵企業和事業單位允許勞動者以更為靈活的方式上班,並且把考核重點從勞動時間的投入更多放到勞動產出上。


同時,要補貼、鼓勵輔助“居家工作”的配套商業,特別是針對營收表現依賴於人流的行業——例如餐飲、生鮮配送等行業。一方面讓“居家工作”更有效地實現隔離傳播路徑的功能,提高“居家工作”政策的績效;另一方面,緩解防疫工作對脆弱行業產生的消極影響,化解因此產生的金融風險。
其次,我們注意到教育部和各大學校在近期先後宣佈了推遲開學計劃,這無疑是在學校降低疾病傳染可能的最有效方式。但同時,由於教學活動通常有自己的節奏和進度,隨著開學日期的臨近,如何協調防疫和教學進度之間的矛盾也成了擺在教育部門領導和各學校校長案頭的難題。對此,我們建議在必要情況下實行“網上開學”,並允許學生“在家上學”。相應地,各校可將教學內容更改為網上授課。網上授課的視頻可以由教師在學校或視頻平臺提供的單獨錄製場所(而非教室)錄製。學生的作業和考試在需要的情況下亦可採用網上進行。
當然,網上教學通常會面臨師生之間缺乏面對面交流和互動,以及教師不能及時掌握學生進度以及反饋等擔憂。對於這一點,有兩種可能的解決方式:
第一,學生返校後,可以在保持網上授課的基礎上加入小型課後互動環節。把大型講座依然保留在網上進行,而將教師與學生的接觸形式限於在通風環境內進行的小班習題講評和答疑。事實上,這種教學模式又叫做Technological Enhanced Learning(TEL),已經在澳大利亞,英國和新加坡等國進行了多期試點。如果經由這次的實地測試,表明在中國也能產生足夠良好的效果,也不失為未來教學和教育改革的一個方向。

第二,今天的中國已經有世界領先的互動視頻平臺和產業。在以嗶哩嗶哩和快手為代表的視頻平臺上,觀眾可以通過視頻彈幕和直播聊天等方式隨時與內容製作者互動。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許也可以考慮讓一部分勇於創新,富於“嚐鮮”精神的教師首先投入到“直播講課”的教學形式中,探尋通過在新型教學平臺上的生動互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成績的可能性。
綜上,在家上班和在家上學作為近年來興起的新的工作和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和便捷性。同時也可能由於其“非物理接觸”的性質更加適用於疫病傳染時期的工作和教學。基於以上因素,我們應該考慮在應對此次疫情工作中更多采取以上兩種工作和學習方式。
作者包特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於洋單位為 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本文系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研究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