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開讀資治通鑑:秦孝公圖強秦,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是後發優勢!

【《資治通鑑》原文節選】

顯王七年(己未,前362)

秦獻公薨,子孝公立。孝公生二十一年矣。是時河、山以東強國六,淮、泗之間小國十餘,楚、魏與秦接界。魏築長城,自鄭濱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漢中,南有巴、黔中,皆以狄翟遇秦,擯拆之,不得與中國之會盟。於是孝公發憤,佈德修政,欲以強秦。

王美開讀資治通鑑:秦孝公圖強秦,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是後發優勢!

秦孝公嬴渠梁,21歲即位,從其父親秦獻公嬴師隰手裡接過一個基礎薄弱的基業。

年紀輕輕嬴渠梁,不滿於秦國的現狀,立下宏圖大志,發憤帶領秦國走向強盛。

在位期間,秦孝公對內加強中央集權、獎勵耕戰,重用商鞅實行變法,建立縣制行政;對外開拓國土,和親楚國,交好韓國,聯合齊國趙國攻打魏國。

在秦孝公努力下,秦國國力日強,為日後秦始皇統一中國奠定了比較好的基礎。

這是多麼典型的逆襲故事!

那麼,秦國的逆襲,除了嬴渠梁個人的貢獻之外,當時的秦國還有哪些有利於其逆襲的條件呢?

王美開讀到這一段後,感到秦國當時有利於逆襲的有利條件,可以概括為以下3個方面:

王美開讀資治通鑑:秦孝公圖強秦,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是後發優勢!

環境優勢:容易達成共識、減少阻力

我想先問個問題:

秦孝公要想帶領秦國實現逆襲,什麼最難?

是定目標嗎?

是找方案嗎?

是找人才嗎?

對這個問題,不知道大家怎麼看。

我的看法是,上面這三件事,雖然也比較難,但還算不上最難。

最難的,是舉國上下消除分歧,形成共識。

當年楚國的楚悼王啟用吳起變法,就受到楚國貴族的非難。

秦國的情況,與楚國也差不多,不同的群體的利益訴求也不一致。

在秦孝公起用商鞅進行變法時,也有不少貴族站出來反對。

但是,為何秦孝公沒有費太大的勁就排除了這些人的阻撓了呢?

主要原因,是此時的秦國,領土越來越狹小,僅剩了隴山以東、洛河以西、秦嶺以北的渭河平原。

落後就要捱打。

在魏國咄咄逼人的攻勢面前,秦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

在這種情況下,每個群體再大的利益,在生死存亡面前都不可同日而語。

暫時放棄自己的小利益,服從國家的大利益,求強求變,成為每個群體的不二選擇。

因此,當秦孝公下令,宣佈自己想繼承先輩遺志,重新讓秦國強盛起來的時候,很容易得到舉國上下的一致支持。

王美開讀資治通鑑:秦孝公圖強秦,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是後發優勢!

成本優勢:可以免費搭乘、少走彎路

一個國家要想求強求變,必須付出一定的成本。

事實上,存在著多種途徑達到國富民強的效果。

但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一個國君,很難把每一個途徑都實驗一遍,再決定那一條路最安全有效。

萬一不小心走錯了路,就可能雞飛蛋打,前功盡棄,甚至萬劫不復。

秦孝公即位後,雖然有了明確的強親目標,但是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實現這個目標。

但,時代卻給了秦孝公以巨大的機會。

因為在秦孝公即位之前,其他各國已經在富國強兵的道路上進行了一定的探索,積累了不少的經驗和教訓。

在先行者的探索過程中,同時積蓄了很多的有識之士,在富國強兵方面形成了很多很有見地的想法。

這方面,尤其以當時比較強大的魏國最為典型。

強大的魏國,在魏文侯的苦心經營下,聚集了大量的人才。

隨後,由於魏國的人才輸出,為秦國的強盛提供了人才支持。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商鞅。

在魏國修煉成才的商鞅,因為難以獲得魏國的重用,出走秦國。

這才有了後來的商鞅變法。

秦孝公的這一做法,用魯迅先生的話講,就是拿來主義。

而恰恰是這種拿來主義的做法,為秦孝公減少了走向富強道路上的曲折探索過程,大大節省了走向富強的成本。

王美開讀資治通鑑:秦孝公圖強秦,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是後發優勢!

競爭優勢:方便制度創新、彎道超車

還是先問一個簡單的問題:

在一片空地上蓋房子容易,還是在有舊房子的地方蓋房子容易?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在空地上蓋房子容易。

對於國家的制度建設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

在一個制度相對比較少的國家進行變法,比在一個制度相對比較成熟的國家進行變法,肯定是要容易一些。

比如,同樣是商鞅,在當時的魏國變法,肯定比到秦國變法要困難的多。

原因就是因為經過魏文侯的勵精圖治,很多制度相對比較成熟完善,改起來困難很大。

而在秦國,雖然也有一些舊制度,但相對來說則陳舊和脆弱的多,破除這些舊制度相對也容易的多。

同時,由於商鞅變法後實行的一套新制度,是在吸收、繼承、總結其他國家制度經驗教訓基礎上創造出來的新制度,客觀上相當於是其他國家制度的升級版。

這樣,秦國既採用了當時來說對於富國強兵最有效的新制度,又可以避免付出探索這套制度的代價,就使得趕超其他國家,實現彎道超車成為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