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吸菸、工作多!你的心臟已在“崩潰”的邊緣

這些年,我們經常聽說“隔壁家老六犯心臟病了”、“張經理退休之後心臟做了3個支架”、“李姐不到40歲,就經常因為心臟問題住院”…

肥胖、吸菸、工作多!你的心臟已在“崩潰”的邊緣

沙發族呆若木雞的啃著薯條


不論是名人還是普通人,心血管疾病成了身邊人們的高發疾病。很多研究表明,現代人不良的生活習慣直接導致了心臟病的發生。

比如:暴飲暴食、大量吸菸、工作超負荷、熬夜等…


心臟病如何通俗的理解?

咱們一直說的心臟病,全名叫“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型心臟病”,常簡稱為“冠心病”。

這裡的“冠狀動脈”就是給心臟供血的一套動脈管道。

肥胖、吸菸、工作多!你的心臟已在“崩潰”的邊緣

人體的心臟相當於汽車的發動機


我們把人體想象成一臺“車”,心臟就是“發動機”,那麼冠狀動脈就是輸送機油的“管路”,一旦“管路”出了問題,“發動機”必將受影響。

“粥樣硬化”就是“管路”上長了斑塊(有點類似粥的質地),就像水管中有了水垢一樣。斑塊小的時候,很多人沒有什麼症狀。

肥胖、吸菸、工作多!你的心臟已在“崩潰”的邊緣

粥樣斑塊有點像“白粥”


但是慢慢的斑塊越來越大,患者就會出現活動受限、胸口疼痛不適等。

一旦斑塊堵死血管或者破裂,可能發生心肌梗死,甚至會危及生命。

肥胖、吸菸、工作多!你的心臟已在“崩潰”的邊緣

【⏫⏫⏫評估自己心臟有沒有問題】


人們的體重開始失控

俗話說:一白遮千醜、一胖毀所有!但肥胖的寶寶們心態都很佛系,“能吃吃,能喝喝,減肥的事情明天再說!”

肥胖、吸菸、工作多!你的心臟已在“崩潰”的邊緣

“吃完這頓,再減肥!”


但是,今天我要告訴你一個殘忍的真相!

研究表明:

  • 體重增加10%,膽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危險增加38%;
  • 體重增加20%,冠心病危險增加86%;
  • 有糖尿病的高血壓病人,比沒有糖尿病的高血壓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

肥胖測量最常使用的指標是:身體質量指數,即BMI。具體的計算方式是:BMI=體重/身高2(kg/m2)。WHO定義成人BMI在25kg/m2~29.9kg/m2為超重,≥30kg/m2為肥胖。

肥胖、吸菸、工作多!你的心臟已在“崩潰”的邊緣

腰圍


但是,BMI不能完全區分肌肉與脂肪的分佈,特別是局部肥胖。所以,我們要先區分是“體重沉”還是“肥胖”,因為很多健身人士體重也是遠遠超出BMI的範圍的。

比較直觀的方式就是——腰圍。

目前公認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積程度最簡單、最實用的指標。腰圍是指最低肋骨下緣與髂嵴最高連線的中點為測量點,繞腹部一週的周徑。[1]

肥胖、吸菸、工作多!你的心臟已在“崩潰”的邊緣

肥胖的女性,心臟負荷加重


《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預防控制指南》[2]確定男性腰圍≥85cm,女性腰圍≥80cm為腹型肥胖。

快拿尺子量一下,您是不是“心臟病”的高危人群?


吸菸能對血管造成損傷

吸菸可以通過氧自由基對一氧化氮的滅活而對血管內皮細胞造成損傷;一氧化氮減少導致血管舒張功能障礙;降低冠脈血流儲備能力,從而導致冠脈痙攣[3-4]。


肥胖、吸菸、工作多!你的心臟已在“崩潰”的邊緣

大量吸菸


菸草中的一氧化碳會與血紅蛋白結合,造成組織細胞缺氧[5]。

而菸草中的尼古丁會促進內皮細胞分泌腫瘤壞死因子,從而抑制內皮細胞生長,造成內皮細胞損傷,並且尼古丁會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加重心肌缺血缺氧[6-7]。

肥胖、吸菸、工作多!你的心臟已在“崩潰”的邊緣

尼古丁


所以說,別以為“吞雲吐霧”很瀟灑,這個過程中你的心臟正在遭受著巨大的考驗!


壓力大、焦慮會使血壓升高

隨著社會發展的進程,人們承受的壓力也在與日俱增,無論是工作上的還是生活上的。很多人常年失眠、緊張,甚至還會出現乏力 、躁動和不必要的擔心等。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注意,這是“焦慮”情緒在作祟。

肥胖、吸菸、工作多!你的心臟已在“崩潰”的邊緣

焦慮情緒會影響血壓


實驗表明,焦慮的患者會比普通人血壓高,主要表現為收縮壓的增高,就是人們常說的“高壓”。長時間得不到控制的血壓,會加重心臟的負荷,久而久之會影響心臟的功能。

而且,焦慮會影響ET-1、NO的水平,影響血管收縮和舒張功能,也會導致血管內皮功能失調、血管壁會存在炎症,最終血管造成了損傷。[8]

這時候建議壓力大,甚至已經發展成焦慮的患者,建議諮詢精神或者心理科的醫生來進行調整,不要等到血壓和血管已經發生異常再去幹預!

編者語:

現代人的節奏,導致了現代人不良的生活方式,這是我們的心臟一直處於“崩潰”的邊緣。建議在工作和娛樂之餘,接受定期的身體檢查,保持良好的運動和飲食習慣,心態平和的面對每一天。

肥胖、吸菸、工作多!你的心臟已在“崩潰”的邊緣

【⏫⏫⏫評估自己心臟有沒有問題】


參考文獻:

[1]葉景虹,錢夢華,凌利民,潘雋,肥胖的流行與帶來的挑戰[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16,11(1):43-47.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預防控制指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2.

[3] Sasao H, Fujiwara H, Horiuchi N, et al. Comparison of long-term clinical outcomes after drugeluting stent im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ith and without prior cerebral infare-tion [J]. Ann Vasc Dis, 2015, 8(2): 79-86

[4]Stankovic I, Jesic M, Nikolic V. An Extremely rare coronary variation: direet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circumflex and right coronary arteries [J]. Int J Angiol, 2015,24(2): 143-144.

[5]王寧夫,魯明,謝劍昶,等.吸菸與男性早發冠心病的臨床病因學的相關性研究[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3,13(6):446-448.

[6]劉雪娜.吸菸與冠心病患者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14):60-61.

[7]王繼偉.吸菸與冠心病發病率相關性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63):46+48.

[8]王樹娟,崔建國,等.焦慮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內皮素-1、一氧化碳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院,2019,22(34):4277-428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