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錦: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中國古代史,繞不開“衣冠南渡”。

宋錦: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衣冠南渡”代表著的,是中原政權和文明的南遷。劉禹錫在安史之亂後,途徑金陵城。此時第二次衣冠南渡已經走向尾聲,金陵城內都已是敗落蕭條,不由感慨賦詩,用著的,卻是第一次衣冠南渡的典故: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烏衣巷》劉禹錫

可見,隨著南渡次數的增多,社會中心不斷南移。到了宋高宗南渡,都城都確立在今浙江杭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算是徹底落在了江南這片土地。

宋錦: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衣冠南渡後的宋代,是中國古代藝術登峰造極的朝代,文人墨客對藝術的追求已經到了無可復加的地步,連身為皇帝的宋徽宗趙佶都因為酷愛藝術而丟了江山。在這樣文藝色彩濃厚的環境裡,對美的追求自然也影響到了其他領域。為了滿足當時宮廷服飾和書畫裝幀的需要,宋王朝將成都的蜀錦織工、機器遷到蘇州、杭州、江寧(今江蘇南京)等地,並設織造署或織造務,江南絲織業開始進入全盛時期,宋錦,也就誕生了。

宋錦: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宋高宗趙構皇后吳氏著宋錦

我國蠶桑業生產歷史悠久遠古,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便已開始養蠶的織造。到了周代,蠶桑、絲織在當時社會經濟生活中已佔有顯著的地位,蠶業成了當時婦女重要的副業生產。詩經中有許多以蠶桑絲織為題材內容的詩篇:

隰桑有阿,

其葉有沃。

既見君子,

云何不樂!

《詩經 小雅 隰桑》

這首詩將女子的愛情自白,把愛情和桑樹聯繫起來,反映了蠶桑織造業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我國把蜀錦,雲錦和宋錦,合併稱作“中國三大名錦”,而蘇州宋錦,更被稱作“錦繡之冠”。2006年,宋錦織造工藝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宋錦: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不同於精緻絢麗的蜀錦和雍容華貴的雲錦,在這江南富庶繁華的環境之之下誕生的宋錦,卻充滿了文人氣息。

宋錦: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宋錦的美,既有著脫胎於這股文人氣的飄逸優雅。而它的秀美和雅緻,又蘊含著文人畫的工整纖麗。也代表著整個江南文人對於美,剋制和嚴謹的追求。

宋錦: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宋錦各色真絲

宋錦的製作工藝較為複雜,一般採用“三枚斜紋組織”,兩經三緯。而經絲的兩重,分為面經和底經,故又稱宋錦為重錦。底經為有色熟絲,作地紋;面經用本色生絲,作緯線的結接經。

宋錦: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宋錦織緯線的梭子

宋錦: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雙經軸織造

其次,它採用了雙經軸織造,其中一組較為纖細的經線(面經),用來接結正反面長浮的為緯線。緯線三種:一緯紋與地兼用,使織物花紋更為豐滿肥亮,質地較經錦和緯錦更輕薄,更適於日常的服飾和書畫的裝裱。二緯專作紋緯,分段換色織造。在經典的幾何圖樣中,常在格子藻井等幾何紋框中加入折枝小花,配色典雅和諧。

宋錦: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經緯線聯合顯花

而在這樣的繁雜技藝的基礎上,宋錦的文人氣質展現在其特有的組織結構,精湛的“活色”工藝,經典的圖案色彩上,三者無一不具有古樸高雅的藝術表現力和江南文人對於美剋制地追求。宋錦通過“三枚斜紋組織”的製作工藝,在織物結構上改變了漢代經錦僅以經線顯花和唐錦僅以緯線顯花的侷限性,採用了經緯線聯合顯花的組織結構,使織物表面色線和組織層次更為豐富。

宋錦: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宋錦圖案一般以幾何紋為骨架,如龜背、四答暈、六答暈、八答暈等,內填以花卉、瑞草,或八寶、八仙、八吉祥。八寶指古錢、書、畫、琴、棋等,八仙是扇子、寶劍、葫蘆、柏枝、笛子、綠枝、荷花等,八吉祥則指寶壺、花傘、法輪、百潔、蓮花、雙魚、海螺等。

宋錦: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在色彩應用方面,多用調和色,一般很少用對比色。所以宋錦的觀感減弱了衝擊力,卻平增一份舒適,一份宋錦織物,往往是越看越耐看的。豔而不俗,古樸高雅。

宋錦: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宋錦可分大錦、合錦、小錦三大類。大錦組織細密、圖案規整、富麗堂皇,常用於裝裱名貴字畫、高級禮品盒,也可製作特種服裝和花邊。

宋錦: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宋錦大錦

合錦用真絲與少量紗線混合織成,圖案連續對稱,多用於畫的立軸、屏條的裝裱和一般禮品盒。

宋錦: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宋錦合錦

小錦為花紋細碎的裝裱材料,適用於小件工藝品的包裝盒等。

宋錦: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宋錦小錦

元明時期,充滿文人氣息的宋錦曾經一度失傳。其中一部分原因與宋錦的用途和做工的繁雜有關。宋錦通常被用於裝裱書畫、印章錦盒和官員服裝,需求量本就比較小。加上宋錦織造工藝複雜,耗時極長,一個熟練工人,一年也出不來幾米布。隨著政治經濟重心的再次北上,宋錦也逐漸沒落。

宋錦: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直到明末和清朝時代的蘇州,文人雅士雲集,書畫、古玩、典籍之收藏、鑑賞、流通頻繁。這時候的宋錦,才漸漸被人重新拾起。清康熙時期,有人從泰興一個姓季的人家購買了宋代裝裱的一批《淳化閣帖》書畫,揭裱宋代畫作邊框的錦緞22種,賣給了一個織錦工廠作為樣本,由於採取的圖案或者工藝很受市場追捧。它和宋錦一樣,以經面斜紋作地,緯面斜紋顯花,所以又稱作又稱宋式錦、仿宋錦,但業內習慣的把此類錦緞都統稱做宋錦,實際上所指的是紋樣或工藝,與年代無關。

宋錦: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在2014年的APEC會議上,來自各國的領導人身穿宋錦服裝亮相,風雅大氣的紋樣和流暢的服飾線條,贏得世人一片好評。流傳千年的傳統技藝,終於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文化圖騰。

宋錦: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宋錦 | 牡丹拎包

宋錦越來越多的亮相於國禮場合,風雅大氣、沉穩清麗的宋錦被精巧的設計成服裝、挎包、圍巾,成為兩國友好交往的高貴贈禮。延續千年的珍貴宋錦,此刻正以越來越強的勢頭,活躍於現代生活中。

宋錦: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宋錦 | 生機方巾

宋錦: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宋錦 | 青花四君方巾

宋錦: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宋錦 | 梅花晚宴包

宋錦: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宋錦 | 三多錦國禮晚宴包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