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要怎麼改善?有什麼好方法嗎?

飯瞰世界


對於有拖延症者來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解決。


拖延症是一種心理疾病,是長期以來形成的,基本上融入到腦袋瓜子裡面去,已經固化了的。為什麼一定要改變他人的拖延症呢?拖延就拖延吧,反正拖延的是別人自己的時間。

急性子人總是瞧不起慢性子喜歡拖延的人。性子太嗨的人也有他的好處。


知足常樂0724


在對“大家想要改變的壞習慣都有哪些?”這個問題進行調查的結果中,“拖延症”被排在眾多壞習慣,比如亂花錢、熬夜、沉迷網絡和手機、吃得太多、喝酒太多、生活毫無節制等等壞習慣的第一位。



由此可見,拖延症在很多人身上都存在,也是很多人都想要改變的壞習慣。




因為拖延症一方面奪走你寶貴的時間,一方面因為每一次的拖延而產生心理上的懊惱和後悔,因為多次的拖延而讓你失去他人的信任,也同時失去自信。




拖延症的壞處是顯而易見的,如果我們對拖延症這個壞習慣不加以管理和改變,那麼這個壞習慣就會像“劣幣驅逐良幣”法則那樣,驅逐你的好習慣,並使壞習慣發展為惡性循環。






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改變拖延症呢?




通過學習和實踐,以及自己與拖延症做鬥爭的經歷,和大家一起探討和分享改變拖延症的思維和方法。







首先,清楚地認識到“拖延症”雖然是壞習慣,但是屬於壞習慣中的“行動性習慣”,是比“身體性壞習慣”更容易改變的習慣,這樣的認識會讓我們有信心去改變拖延症。




通過對諸多壞習慣,比如熬夜、網癮、手機控、亂花錢、吃太多,喝太多酒等壞習慣進行分析和研究後,把壞習慣進行分類,“拖延症”被歸類為“行動性習慣”。




相對那些歸類為“身體性習慣”如抽菸、酗酒、吃太多、熬夜等壞習慣來說,“拖延症”,屬於壞習慣中比較容易改變的習慣。這對想要改變拖延症的人來說,是一個讓人振奮的好消息!




具體來說,可以通過“分解”和“分步”的方法改變“拖延症”。




第一個方法:分解任務




產生拖延症的原因有很多,總的原因都是因為想要避開那些眼前讓自己感到痛苦的工作,避開讓自己感到沉重、感到痛苦和不安的事情。




而那些讓你感到痛苦的工作和事情都具有複雜、麻煩、讓你感到不安、不擅長等特點。




要改變你感到的痛苦感覺,可以先把你眼前需要完成的任務和工作進行細化分解。




你可以把你想拖延的工作和事情,一步一步地分解和細化,讓你感到並沒有你事先想象得那麼複雜、那麼麻煩,以此來減輕你的痛苦程度,也讓自己容易上手去做,而不是感到束手無策去選擇用拖延的方式逃避。






比如,當你感到眼前這個工作很複雜的時候,你可以先寫一個做這項工作可分解成幾個部分的方案。




當你認為面前的這個事情很麻煩的時候,你可以先靜下心來,把你以為的這堆亂麻理一理,把大堆麻煩分成幾小堆麻煩,然後再考慮解決每一小堆麻煩的對策,讓事情做起來變得簡單一些。




還有一種情況,是當你第一次做一件事的時候,因為之前從來沒幹過,沒有任何經驗,一般人都容易產生畏懼和不安的心理,這是人們因為對未知的東西不瞭解而產生的正常反應。




要解決因為不安和恐懼就下意識地去拖延的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未知轉化為已知”。




具體來說,就是可以通過多做“信息收集”和“先體驗”的分解方法來讓自己對第一次做的事情事先多一點了解,多一點體驗。




你可以自己圍繞即將要做的事情去收集信息,也可以向有經驗的人取經,還可以請朋友或者同事幫助事先進行場景模擬和角色扮演。




隨著你對未知的瞭解和體驗的增加,你的不安和恐懼也將隨之減輕,也就不會以此為藉口而拖延下去了。





第二個方法:分步行動。



回想一下我們小時候,學走路的過程。




我們從不會走,到下地,從邁開第一小步開始,到一步一步地走穩,再從走到學會跑。




在整個學會走路的過程中,作為孩童的我們,並沒有去想什麼會摔跤,會走不穩等結果,只是邁開自己的腿,從走一小步開始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而很多人在很多時候,之所以會拖延一件事情,往往都是在做之前,自己就先去想象過程和結果,想象做這件事“好麻煩”、“好沉重”,為了逃避這種又麻煩又沉重的痛苦感受,那就拖一拖吧,久而久之,就成了拖延症了。




舉個大家很常見的例子:收拾屋子。




每次下定決心要把屋子徹底收拾一遍之前,就想象著要收拾得窗明几淨,整潔衛生,但是,一打開衣櫥看到凌亂堆積的衣物,就想著,哎呀,光收拾一個衣櫃就已經好麻煩了!何況還要收拾整個屋子?太麻煩啦!還是等等再說吧!




結果,這一等,就是一拖再拖,又成了拖延症。




所以,要改變拖延症的第二個方法就是“分步”。




“分步”具體落實到行動上,要抓住兩個關鍵點:




一、限定時間。



以上面收拾屋子為例。



首先,不要把屋子全部收拾完作為行動目標。




然後,設定一個每收拾一次屋子,需要花費多長時間的階段目標。




這樣,我們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在收拾一次屋子需要花費多長時間上面來,心理上也會感到輕鬆多了。




想想看,我馬上行動起來,乾乾家務,收拾屋子,一次只用花費10分鐘、或者15分鐘,這比要花上大半天甚至一整天輕鬆多了吧?!




用10分鐘或者15分鐘的時間收拾屋子,時間到了,不想幹了,就可以休息一下,這個目標還是比較容易實現的吧?






二、降低難度




除了限定時間以外,降低目標的難度也是改變拖延症的有效方法。




比如,你給自己設定的收拾屋子的目標,不是要把整個屋子都打掃完,而是每次只花費10分鐘或者15分鐘,每次只收拾一個房間,或者一個區域,比如衣櫥等,這是不是很容易去做到呢?






不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都可以用“分解任務”和“分步行動”這兩種方法來改變拖延症。




可以按先後順序來進行“分解任務”和“分步行動”,也可以交替進行。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和運用。




最後,特別需要提醒的是:想要改變拖延症,最關鍵的一點是,不論你用什麼方法和技巧,都要通過你真正的、徹底地行動起來,有決心、有計劃、有方法、有步驟地進行,才能最終實現目標。


悠一格


主觀原因方面的拖延症比較容易治療,之所以會拖延,往往是事情不夠重要緊急,如果不做就可能面臨著餓肚子、失業、甚至有生命危險,我們可能還會拖延嗎?

客觀原因中,能力不足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補齊的,這需要大量系統化、結構化的訓練,因此,我們今天主要分享一個可能立竿見影的方法:做好時間規劃、根治習慣性拖延的毛病。


一、時間都浪費到哪兒了?

  • 打擾(電話或沒有預約的客人)

  • 重要性次序無所調整

  • 沒有目標、次序和計劃

  • 同一時間完成多項工作不懂得拒絕

  • 缺乏組織能力

  • 缺乏自律

  • 會議上無邊際的討論

  • 資料不完整或有所延誤

  • 文書工作及繁文縟節

  • 分不清責任和權力


二、明白時間的自然法則


第三、做好時間規劃

個人建議:優先做重要不緊急的事情,確保這些重要的事情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避免變成又重要又緊急的事情後臨時抱佛腳,永遠相信一句話,慢工出細活,事情既然重要就要提前做,臨時趕工完成的東西,多半不會太好。


四、時間管理的9個小技巧

  1. 建立目標,沒有規劃長期、中期、短期目標,只會是事情的救火隊員。

  2. 每天作好時間計劃,可以在起床後就梳理當日工作清單。

  3. 編排優先次序,定下限期,完成後自己給自己獎勵,比如看個電影,喝個下午茶等。

  4. 運用時間管理原則(找出最重要之事並先完成它)。

  5. 改善技巧,排除打擾,比如安靜的會議室等。

  6. 利用“Quiet An Hour”(清淨一小時),學習說“不”

  7. 一次性時間處理文件,可採用斷網、手機設置飛行模式等集中所有精力完成一項工作。

  8. 跟隨會議議程,控制會議時間。

  9. 請別人幫忙,專業的事情讓專業的人做,事半功倍。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有好的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思維導圖PPT


治癒拖延症的神藥

我的拖延症得到治癒純屬意外。大約在10年前,當時我正處在求畢業的痛苦中,實驗進展不順利,論文就更不提了。最可怕的是,經常無所適從,被很多事情牽著鼻子走。

那一年,我迎來了新的“同居好友”,來自廈大的肖公子(如今已是交大的肖教授了)。一天晚上我從學校回到住處,看到桌上放著一本破書(名字已經想不起來了)。我閒的發慌,就隨手拿起來翻翻。

沒想到,這一翻居然停不下來,一口氣把書看完了。當時我還沒養成看書做筆記的習慣,只記得書中給我最大的啟發是學會做“任務清單”。說實話,從小到大我都是被推著走的那種,從來沒想過好好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在恰當的時間看了合適的書。從此以後,我每天一大早就制定當天的“任務清單”,然後逐項完成。這居然治癒了我多年的“拖延症”。不得不說,正是在 “任務清單”的幫助下,我順利完成了學業,至少是按時畢業。


檢查清單

除了任務清單,還有個清單也非常重要,那就是檢查清單。


精心設計的檢查清單會幫助我們節省有限的腦力,不讓大腦被繁雜的檢查項目所佔據,而是幫助我們解放出來,以解決更重要的難題。


檢查清單能夠幫助人們在工作過程中的每一步都盡力保持冷靜而睿智的頭腦,確保在必要的時候得到所需的重要信息,系統地進行決策,並和應該溝通的人進行充分交流。


每個人都會犯錯,檢查清單可以讓相同的錯誤不再發生,不再讓我們為那些錯誤付出沉痛的代價。清單不是寫在紙上的,而要牢記在心。


風哥聊成長


看題主的提問的語氣應該還是學生,你要搞明白一件事情,無法完成夢想是個人能力的問題,並非跟執行力相關。王健林的小目標,可能是普通人竭盡全力都無法完成“一個億”的夢想。

當然,有自我提升的意願應該鼓勵,你只要確定你想戰勝拖延症,不是跟風空喊口號,而是有非常強烈的理由去達成某個目標,這個核心理由才是你成功的關鍵。

你可以從“危機感、快感、期待感”這三個關鍵詞作為突破口,這個觀點來自於古川武士的《如何戒掉壞習慣》。

危機感:設想一下戒不掉拖延症,最糟糕的局面是怎樣的,你是否願意承受這種後果?

快感:戒掉拖延症,可以給你的現狀帶來什麼改變?這種改變所帶來的成就感可以讓你克服一切阻力,繼續與壞習慣對抗。

期待感:從長遠看,戒掉拖延症可以給你帶來什麼回報。如果說快感是短期刺激,就像健身之後暢快的大汗淋漓,那麼期待感則是給你帶來健康的身體,更好的體型。

拖延症如今已經是大家都想戒掉壞習慣排行榜的第一位,《如何戒掉壞習慣》分享了一位職場人士戒掉拖延症的實踐案例總結:

這份總結非常清楚的介紹了:

1.如何提升自我管理的心理承受力。

2.該案例戰勝拖延症的核心理由

3.遇見挫折時該採取什麼對策。

4.戰勝拖延症的“禁慾期—動力缺乏期—倦怠期”路線圖,及每個時期需要注意的問題。

《如何戒掉壞習慣》還提到在懈怠時自我激勵的八大動力開關:

1.有魔力的語言

2.習慣與夢想

3.嚴絲合縫的時間安排

4.計時器效果

5.獎勵與懲罰

6.自我反省

7.習慣的夥伴

8.向大家宣言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給你啟發,讓你早日實現夢想,如果有不妥當之處,請在評論區指正。

就我個人觀點而言,有些人的拖延症不過是變相的自我保護,他們一直拖延不去執行計劃,不為夢想付出行動,好像自己一旦發奮就會成功似的。

他們很難承受失敗的打擊,自我安慰“我只不過是尚未努力”,不過是用拖延掩蓋自己的無能罷了。


火宅賞月的貓


“人有多大膽,任務拖多晚”,這句話,是“拖延症”人群的真實寫照。


他們經常會這樣:明明任務緊急,他們卻左顧右盼,逛淘寶、刷微博、看直播……一直拖到deadline,才熬夜、熬夜、再熬夜!然後下一次,重新這個循環。


其實,在現代醫學的疾病譜上,並沒有“拖延症”這個詞。也就是說,拖延症不是病,充其量算是個毛病,與其說是可“治癒”的,不如說是可“管理”的。


至於具體怎麼管理,可以這麼做:

1. 將工作按重要程度排序,在白天效率最高的時段,去完成最困難的工作。

2. 每一件事,都給自己設置時間限制。

3. 排除干擾,關掉QQ、刪除遊戲、斷網、拔掉電視機插頭。

4. 建立獎勵機制,每完成一項任務,獎勵一下自己,比如休息五分鐘。

5. 任務化整為零,將令你畏懼的任務切分為小塊,一口一口“吃掉”。

6. 每次專心完成一項工作,避免多任務並行。

7. 將自己最不願意面對卻必須完成的工作放在首位,將自己最感興趣的工作留到最後。

8. 列清單法

  • 每天早上,列一張當天要完成的清單,寫下三個任務,別太多,不至於令自己難以應付。

  • 一天中,隨時回顧你的清單,把已經完成的任務劃掉。

  • 晚上將清單扔掉,明天開始新的清單。

  • 最好的方式是使清單短小精悍,一張無止盡的清單,會給你造成壓力。



最後,提醒大家:有些拖延行為,真和精神疾病有關,大家要加以甄別,不確定的可以去看醫生。(61)


家庭醫生雜誌


可以學習使用番茄工作法。

這個方法的創始人呢叫做弗朗西斯科•西里洛。和我們現在大學生一樣,在他大學生活的頭幾年也是混混沌沌,做不完作業,學不進去且效率低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就和自己打賭,給自己下猛藥,他決定找一件物品給自己計時學習,看自己是否能夠集中注意力學上十分鐘。事實證明,在那個手機還沒普及的年代,只有一個外形酷似番茄的廚房定時器能夠實現這個需要。

從此,他與時間化敵為友,不會再因為事情的繁雜而充滿焦慮,他要做的就是定好25分鐘番茄鍾,然後全然專注於手頭的任務。簡單來說,番茄工作法就是每工作 25 分鐘(即一個番茄間),休息 5 分鐘。每 4 個番茄時間後休息 15 分鐘。是不是非常的簡單易行。

很多人跟發明者的經歷相似,幾乎所有人都有拖延症,只是每個人的輕重程度不一樣。當拖延來臨讓你煩惱不已時,番茄工作法就會來拯救你了!

事實上,番茄工作法不僅僅是一個提高效率,管理實踐的工具,最重要的意義在於這個工具背後存在思維邏輯。打個比方說,你在工作時間運用番茄工作法,在這個25分鐘期間,你拒絕做別的事情。突然上司一個電話打來,你是接還是不接?所以作為時間管理的有效工具,你不僅要會用,還要善於思考它背後的邏輯。所以說它作為一種可行工具,背後的邏輯思維正是我們現在必須要形成的。


張萌萌姐


想要改掉拖延症,首先要認識它,為什麼人會產生拖延症?

1、人的天性-趨利避害

人的天性就是趨利避害的,事情能拖則拖,什麼事情簡單就做什麼事情。當你面對追劇還是學習這兩個選擇時,大多數人心裡都會一邊追劇一邊內心煎熬,最後想想算了算了,從明天開始學習吧。因為追劇是一種娛樂行為,根本不需要意志努力,而學習需要克服諸多誘惑,需要大腦思考。

2、對需要做的事情缺乏興趣

電視劇《請回答1988》裡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喜歡一個人不是想要給他的充裕感,而是必須給他的迫切感”。同樣,做事情也是,只有當你非常喜歡一項工作時,你才會迫切想要去完成它。當你是被迫完成某件事時,你就會遲遲不想下手。

3、完美主義者-害怕失敗

在開始做某件事情之前,我們會在大腦裡構思方法,想象結果,很多人害怕失敗,總是想著要找一個最完美的方法去解決事情,所以總是遲遲不開始。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你熬過了開始不是說後面就會變得簡單,而是一旦開始就在完成的路上,付出了沉沒成本,就會想要繼續完成剩下的工作。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戰勝懶癌,克服拖延症呢?

1、運用時間管理技巧

有很多時間管理技巧。比如番茄工作法和GTD,還有很多時間記錄類的APP,統計你的時間都用在了哪裡,記錄你的工作完成數。

2、學會延遲滿足

拖延症的人最主要是因為不能抵制眼前誘惑,不懂得及時滿足,在心裡告訴自己,只要不做某件事而去做某件有意義的事會獲得什麼,激勵自己去行動。

3、多和優秀的人交流

和優秀的人交流會發現自己的無知淺薄,會發現自己還有很多做的不夠的事情,這樣可以激勵自己多去學習,多去完成自己列在任務表上的事情。

克服拖延症主要是治心病,多想想如果拖延下去,未來的自己會是什麼樣,也許會比較容易開始行動。

你知道什麼克服拖延症的好方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雨化晨露


明明每天早上很早起床,但是,我總會習慣性看一下手機。如果是週末,那情況會更糟糕,賴在床上打遊戲,一直到中午。就這樣,寶貴的時間被我消耗掉,其結果是讓自己越來越不像做事情,對個人的生活有著非常惡劣的影響。

拖延症,是現代存在的普遍現象,我們知道它對我們非常不利,卻總是找不到有效的解決辦法。這個心理問題,已經得到了許多學者和專家的研究對象,他們正在嘗試著為我們提供可行的措施,來拯救我們。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在於自己沒有生活目標,對生活失去信心。當我們漫無目的生活,就會感到非常無聊,認為大部分事情都是無意義的,這樣一來,倒不是睡懶覺,先做其他事情。久而久之,就會對身邊的一切失去信心,沒有喜歡的人去追求,沒有人生目標,於是就變得更加墮落,惡性循環。

因此,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向,給自己適當的壓力。這種壓力可以是去報一個培訓班,或者參加項目開發,並且要達到預期的目標,與自己的利益緊密聯繫。

最後,我認為拖延症的出現,通常是因為自己在高強度的工作之後,開始放鬆警惕。這就像一個人,在經過長時間的跑步之後,如果稍作休息,想要重新跑起來,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非常容易放棄。拖延症的解決,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是一個長期與自己鬥爭的過程。

關注小明的兩個原創頭條號。《趙小明心理團隊 》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

趙小明丨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