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天使,別讓錯愛折斷了翅膀,家庭教育的3個孩子觀。

家長是沒有考證就上崗的職業,在摸索中前行。我們有時候會誤把社會的需求,自己的期望,變成對孩子的要求。如果引導得當,孩子可能會按照我們所規劃的路線進行學習、發展。如果引導不當,就有可能變成問題兒童。而無論是何種結果,最終是不是孩子想要的結果?我們不得而知。

回想我們自己,成年後為生計而打拼,每天努力工作,但這份工作是自己的夢想嗎?可以不計較付出,不計較報酬,不會因加班而感到精神疲憊嗎?30而立好像越來越少,30迷茫變得越來越多,從心而論,你還記得兒時的夢想嗎?

每一個孩子生下來都是天使,別讓錯誤的愛折斷了翅膀。一路走來,回首過往,你最期望的是現在的努力拼搏還是源自內心的熱愛?家庭教育的3個“孩子觀”幫你找找答案。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別讓錯愛折斷了翅膀,家庭教育的3個孩子觀。

一 、孩子是發展中的人

孩子的發展存在階段性,不同階段,掌握的技能和智力水平不同,在識別事物,理解事物時不一致。我們不能用成人思維來判斷孩子。

孩子的發展還存在個別差異性,不同個體在同一年齡階段,有的孩子發育快,理解能力和動手能力高於同齡人,有的孩子可能明顯低於同齡人。我們要承認個體發育的不同,才能因人施教,切勿急於求成。

另外,作為發展中的人,也就意味著孩子是個不成熟個體,一個正在成長中的人。我們要允許他犯錯誤,寬容對待。當然,也要幫助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斷促進其改進。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別讓錯愛折斷了翅膀,家庭教育的3個孩子觀。

二、孩子是生態體

孩子的發展是複雜的,不是澆澆水就長高,施化肥就變壯。孩子的世界是一個生態世界,就像蝴蝶效應,當一種現象呈現時,可能並不是直接做的某件事而產生的結果。

每個孩子由於遺傳基因、家庭條件、生活環境、社會環境等不同經歷,會形成不同的個人心裡世界。他們的興趣、愛好、動機、特長也是各不相同。所以我們在家庭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每一個舉動,每一句話都有可能是種下的“因”。

另外,在家庭教育中,要認識到孩子和大人的不同,要把孩子當孩子來看。學會尊重他們,與他們做朋友。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別讓錯愛折斷了翅膀,家庭教育的3個孩子觀。

三、孩子有獨立意識

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不會因為教育者的意志而改變自己。他們會有自己判斷事物的標準,理解事物的邏輯。所以吼叫、打罵並不能從根本讓孩子認可並改變想法。強加思想給孩子,不但加不進去,反而會挫傷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扼殺他們學習的興趣。引起他們自覺或不自覺的抑制或抵抗。

孩子作為學習的主體,大人代替不了。知識的吸收不是灌輸,而是引導。就好像記憶,最快的路不是死記硬背,而是理解。家長只有讓孩子自己觀察、分析、感悟,讓他們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才是家庭教育的成功。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別讓錯愛折斷了翅膀,家庭教育的3個孩子觀。

素質教育不斷被提倡,德育為先,“五育”並舉走進學校。從以前的追求升學率,唯分是舉,到現在提高學生素質,全面發展。從以前的死扣書本,到現在的探究式教學。我們逐步看到,素質教育改革的決心在國家、在學校都已經走在了前列,家庭教育,也要敞開心扉,摒棄過往輔導作業非對即錯的思想,放下精神上的包袱,正視孩子。不要再以“分”為導向,以“率”為標準,以“考”為法寶,要注重發展性引導,多元化評價,培養孩子終身學習的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