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一號國家風景道陽城段建設加速推進 多點作業 交叉施工 倒排工期

太行一號國家風景道陽城段建設加速推進 多點作業 交叉施工 倒排工期

太行一號國家風景道陽城段建設加速推進 多點作業 交叉施工 倒排工期

4月14日,在太行一號國家風景道陽城段沁河大橋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在緊張施工。

春日的沁河兩岸,春暖花開,綠意盎然。在太行一號國家風景道陽城段沁河大橋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在緊張搭建水下樁基所需的鋼筋籠,加班加點搶時間趕進度,爭取早日建成通車。

沁河大橋是太行一號國家風景道陽城段起點,橋樑全長183.5米,共設樁基14根。3月10日復工以來,項目單位優化施工方案,強化施工現場管理,不斷增加設備、人員,全力加快工程建設。

據瞭解,太行一號國家風景道陽城段除利用陽蟒高速連接線和縣道陽楊線約6公里外,其餘均為新建旅遊公路,全線地處太行、王屋兩山交匯之腹地,山大溝深,梁峁縱橫,崖高溝深,地質條件十分複雜,施工難度大。項目全長94.8公里,預算投資19.24億元,東起東冶鎮,與澤州縣相接,西至董封鄉西哄哄村,與運城市垣曲縣、沁水縣相接,途經東冶、蟒河、河北、橫河、董封5個鄉鎮、38個行政村,連通陽蟒高速公路、省道陽濟路、縣道陽楊線和陽店線,輻射龍門峽、蟒河、西山、楊柏大峽谷、析城山、小溝背、雲蒙山、東西峽、歷山等旅遊景區。其中,主線月院村至西哄哄村85.5公里為三級公路標準,設計速度每小時40公里,路基寬8.5米;支線口河至沁水界9.3公里為四級公路標準,設計速度每小時20公里,路基寬7.5米。項目建成後,將大大改善該縣南部幾個鄉鎮交通不便現狀,實現交通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帶動鄉村振興。

“從3月開始,我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加大人員、機械投入,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加快施工建設進度。”一標段項目負責人宋建斌說。施工中,他們採取預製梁、混凝土製作及材料採購三集中,使用強度更高、更環保的粉煤灰,極大地降低了各項成本。目前,全標段施工人員達到300多人,多個作業面同時施工。

在宮上村施工現場,幾臺挖掘機同時作業,多輛運輸車輛來往穿梭。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前,施工隊伍克服重重困難,上足設備和人員,力爭將疫情延誤的工期趕回來。

為加快工期建設,陽城縣交通運輸局積極協調林業、自然資源、電力、水利等部門以及沿線各鄉鎮,全力配合開展佔地及地面附著物調查核實工作,確保補償到位。復工以來,該局要求各施工隊伍在切實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通過多點作業、交叉施工、平行施工等方式,完成一段,交工一段,鋪設一段,全力推進工程進度。目前,整個項目進場施工隊伍50餘家,施工人員達到1400餘人、設備343臺,80多個作業面同時施工,貫通4座隧道,18座橋樑、110個涵洞全面開工建設。

陽城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原懷慶說:“下一步,我們將以太行一號國家風景道為紐帶,利用原有鄉村公路,對沿線的村落、景點的道路進行連接貫通,加大項目輻射範圍,把一直‘處在深山無人識’的旅遊資源充分挖掘出來,全力打造遊客滿意的目的地、停靠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阳城段建设加速推进 多点作业 交叉施工 倒排工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