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八國聯軍真的在娘子關被清軍打得大敗而逃嗎?

於無聲處34


打死十幾名法國軍人也叫“八國聯軍大敗而逃”?

北京淪陷後,清政府徹底失去了繼續抵抗的決心,在西逃的同時命令奕劻、李鴻章負責與八國和談。此時的華北作戰的清軍除一小部分隨同兩宮"西巡"負責護駕外,後期的戰鬥主要是清軍的被動防禦為主以求得和平,津榆沿線喪失,直隸全境受到蹂躪,山西、山東、河南受到威脅。清軍積極在山東、河南、山西邊境佈防防止聯軍的進一步入侵,而直隸省則是全部放棄。

清政府西逃山西,最擔也的便是聯軍尾隨追擊,因此山西省防務是戰爭後期軍事部署的重中之重。直隸與山西接壌,入晉的通道主要有三條:南路獲鹿、井陘、娘子關、固關為一路,此路距離太原最近也是清政府最為擔心的一路;紫荊關、廣昌、靈丘、廣靈一線為中路;居庸關、宣化、大同一線為北路。

南路的獲鹿--娘子關一線,是八國聯軍進犯山西的重要通道,因此後期發生的戰事也最多、最激烈。獲鹿以西的井陘形勢險要,隘口林立,尤其是東天門關口是通往井陘的正道,山上南北山峰對峙,中間只有一條道路通過,歷來是兵家的必爭之地,是通往山西省的門戶。

娘子關和固關位於山西境內,娘子關是明長城的一個關口,左邊是髙山右邊是大河,關口在懸崖之上,堪稱天險。固關位於娘子關東南20裡處,兩側是高山中間是一條狹窄的山谷,固關正處谷口,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在通往山西的路中這條路雖然是最近的,但是也是最險要,駐兵最多的,聯軍很難輕易得手。

先是法軍多次進犯,第一次攻佔獲鹿後與清軍約定法軍獲鹿附近為界,清軍以東天門附近為界,不得越界。第二次法軍趁清軍在東天門修築陣地,放了3排槍和20餘發炮彈,中營幫辦劉世金下令不準還擊,但是遊擊張學光和守備譚勇發開炮還擊,法軍死亡三人,逃回獲鹿。法軍第三次挑畔被遊擊王化盛打死數人,傷10餘人。法軍見用武力無法達到侵略目的,便在談判桌上向清政府施壓要求清軍全部退回山西境內。

清政府為了儘快締結合約,命令劉光才率10營退守固關,方友升率5營退守娘子關。但是德法聯軍於1901年4月23日兵分四路,直撲娘子關和固關,新上任的山西巡撫岑春煊令不準清軍還擊,只有駐守固關後山的總兵彭雲定和駐守甘桃騷的副將李永欽率部抵抗,大部分清軍都是不戰而逃。由於談判條款基本確定,聯軍也沒有進一步擴大侵略,山西得以保全,八國聯軍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也基本結束。


哏都太尉


八國聯軍在娘子關被清軍打得大敗而逃,只是清軍將領劉光才當時誇大千百倍不止吹的牛逼,不知道為啥被某些現代人當作真事。實際上大致戰況是娘子關附近戰場法軍和德軍組成的八國聯軍一部大約1500人,在娘子關附近經歷了幾次不激烈的戰鬥,一天多時間順利擊潰了娘子關地區的清軍,損失極其微小。

清軍在娘子關取得一場大捷的說法,最初的源頭的清軍將領劉光才的一份奏報,後來演化成現在網絡上很多文章聲稱的娘子關大捷。

法提督巴堯、德提督歐貝等,率德、法洋兵馬步大隊一萬三幹餘人,教民無數,大炮數十尊,風馳電掣,於初五日黎明,由乏驢嶺、南北障城、核桃園,分為二路,進攻固關、娘子關等處。經光才督率忠毅軍堅忍固守。因湖北武功營失守娘子關,敵兵抄我後路,腹背受敵,子彈如雨,相持至晚,傷亡士卒三十餘人。旋飭退扎樂平鄉,以保和局。是役也,敵兵被地雷轟斃者,一千八百餘人,兵頭多名,大受其創,驚懼異常。

上面一段文字來自於劉光才的奏報。劉光才聲稱,德軍和法軍一萬三千多人和無數教民進攻自己部隊。經過激烈戰鬥,己方傷亡三十多人,德軍和法軍被地雷炸死了1800多人,包括多名中高級軍官。雖然自己取得大勝,但別的清軍失守了娘子關,自己到晚上也不得不退兵到別的地方修整。

熟悉點清軍作風的人,其實從這段話大致也能大致看出實際戰況,數千兵力的劉光才部遭遇德法聯軍進攻後,進行了微弱的抵抗,稍有傷亡後就很快崩潰逃跑了。劉光才關於德法聯軍有一萬三千人的說法肯定是扯談,地雷炸死1800多人更是扯談到沒邊的數字。

根據八國聯軍方面的記載,娘子關附近一天多的一系列戰鬥中,德軍和法軍總兵力約1500人,總計戰死9人,受傷56人。與劉光才部的作戰,只出動了500名德軍,沒遭遇大的抵抗就順利擊潰劉光才部,德軍陣亡1人受傷15人。

綜合雙方說法,劉光才奏報的這次戰鬥,實際情況就是劉光才部幾千人在遭受500人的德軍部隊攻擊後,很快潰敗逃跑了,自身沒多大傷亡,只傷亡三十餘人。德軍死1人受傷15人。單純只看傷亡比的話其實清軍還算過得去。

劉光才部的這次戰鬥,按現在標準來說是一觸即潰恥辱之極,但在當時的清軍來說算正常表現,多數清軍作風和戰鬥力也就這樣子。劉光才誇張到沒邊的吹牛說法,也是清軍將領常見的官場作風。這樣爛到極點的軍隊和將領乃至整個滿清政權,近代中國焉能不混到極度恥辱的地步。


仁勇校尉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八國聯軍在娘子關被清軍打得大敗“,是一個徹底的謠言。

至於這個謠言的製造者,則是清末將領劉光才,他在向朝廷的戰報裡報告:

劉光才自述:

”根據朝廷要求,我準備退兵之際,這時 法軍提督巴堯、德軍提督歐貝等,率德、法洋兵馬步大隊一萬三幹餘人,以及教民無數,大炮幾十門,浩浩蕩蕩的進攻娘子關。而我劉光才率領忠毅軍堅定的固守,只是因為因友軍武功營失守,敵兵抄我後路,腹背受敵,子彈如雨,相持至晚,我軍傷亡士卒三十餘人後撤退。

不過呢,我也用地雷炸死了敵軍1800人,還有好幾個軍官,敵人”大受其創,驚懼異常。彼因失信,而又不敢明言,垂頭喪氣,即日退去“。


用地雷炸死1800人?這地雷也太猛了吧?難道是核地雷?而且這人數也不對啊!


八國聯軍這時的入華人數不過5萬人,其中德法軍主力還未到,法軍一共才不到3500人,而德軍更少,只有900人,哪來的1800人讓你炸死?

所以這戰報當時清朝朝廷也不信,虛報戰績這種事對大清的將領是常事,你要信了就傻了。

另外被劉光才告了一狀的 武功營也有戰報,武功營說:“其實我們面對的八國聯軍一共2000多人,其中去打劉光才的只有400-500人。沒有發生傷亡。


所以說劉光才的”打死聯軍1800人“根本沒有任何證據,沒有屍體武器物證,也沒有人證。


實際上八國聯軍的戰報也有,我們看看:

”敵人從距離八百米之處開始撤退,3點半德軍佔領敵人陣地,奪取速射炮兩門。敵人只有很少抵抗,但其側背受到威脅,在堅固陣地的全部守備兵倉皇向固關方向撤退。在如此長的陣地上有七釐米山炮三門、舊式炮三十門,皆歸德軍所有。德軍繼而追擊敵人到固關,途中散佈著清軍的軍衣、服裝,在營帳、宿營之處還留著很多軍需品。“


”24日拂曉各偵察兵接近敵人陣地時,敵人已經撤離,騎馬步兵馬上追擊敵人,前進十公里,但未能發現敵人蹤跡。 敵人是擁有88年式的毛瑟槍及“曼利赫魯”槍的山西清軍。從其掩堡正面寬度推算有二百餘人,只看到兩具敵人的死屍。德軍死亡軍官一名、下士兵兩名,重傷軍官一名、下士七名,還有輕傷二十一名(其中包括繆蘭費盧斯少校)。“



八國聯軍的戰報是:發生了遠程炮戰,但聯軍接近後,清軍就逃跑了,所以不清楚清軍的具體傷亡,不過德法聯軍參戰人數1500人左右,損失是戰死9人,受傷56人。聯軍攻下了娘子關後不再追擊,自行返回北京。


閉家鎖的紅楓


有些牛哄哄龍門陣,只有自已吹虛了,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城,通州與昌平大清軍隊根本抵擋不住,慈禧太后率先倉惶外逃,一直逃往山西,八國聯軍進城後發現皇室已經外逃,其實八國聯軍不是一齊到的,而是陸續到的。

然後大家商議繼續沿著大清慈禧逃跑路線追擊,慈禧太后聽說八國聯軍追來,嚇得渡黃河去陝西西安後,方才止步。可見害怕的要命,聯軍推選瓦德西為總司令,作為全權代表,慈禧急電兩廣總督李鴻章北上,作為全權代表。去北京議和,簽署了臭名昭著的辛丑條約。

聯軍只有德法小股部隊在追擊,恐嚇慈禧太后,不談判將燒燬紫禁城,慈禧太后嚇死了,劉光才的抵抗能力有限,礙於娘子關是晉北山區,聯軍也無心攻克,軍需物資供應困難。作作樣子罷了。

八國聯軍知道,殘弱的大清無法抗拒外國軍事幹涉,清軍無力對抗。必須求和保命。如果久了,大清怕漢族人覺醒,怕內亂再起。除了要求清政府身上榨取更多利益,如果真的久了後,百姓會起來鬧騰,那時什麼也得不到。



隨雨飄渺


清軍戰鬥力最強的是聶士誠部,其餘清軍戰力都比較渣。但是吹牛的本事就一個比一個厲害了。對於那些驚人的戰績誰信誰傻逼。如果是真的,老佛爺也就不用跑了。而且老佛爺也會重重的表彰打賞,根本就輪不到這幫孫子來吹水了。


手機用戶62794341570


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西逃至西安,聯軍西追,途中聶士成,馬玉昆部清軍阻擊,拖住聯軍,雙方消耗甚大,聯軍停追,清廷遂派李鴻章為欽差大臣和奕劻一起準備簽約議和,辛丑條約簽訂後,聯軍退出京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