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山河一寸血:用数字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让曾率军参战的国民革命军67师师长黄维感叹到“一寸山河一寸血”,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队的首次主力会战,交战双方总共投入近百万兵力,在3个多月的时间内激战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抗战八年中规模最大、时间最持久的战役之一,震惊世界。到底是怎么的惨烈和同仇敌忾让装备极端落后的热血男儿在上海打破了敌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

一寸山河一寸血:用数字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淞沪会战

“战事初起,国际人士一般认为,中国决不能抵抗日本的武力,抗战简直是发疯”。一个月后,亲眼目睹战事惨烈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尉埃文思·卡尔逊在给罗斯福总统的信里这样写道“: 我简直难以相信,中国人民在这样危急的时刻是那样齐心协力。就我在中国将近十年的观察,我从未见过中国人像今天这样团结,为共同的事业奋斗。”在这惊心动魄的3个月当中,全中国上下凝聚出了一个共识,就是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国“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

“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

一寸山河一寸血:用数字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淞沪会战

作为抗日战争中国正面战场22次会战中少数规模最为庞大的战役之一,中国方面在淞沪会战两个多月时间内先后投入78个师、7个独立旅、3个暂编旅、财政部税警总团、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炮兵7团、宪兵1个团,以及上海市保安总团、上海市警察总队江苏省保安团4个团,兵力总数75万人以上。还有空军的第二至第九大队等8个大队和1个暂编大队,几乎调动了当时全国所有兵力的1/3。

随着战事推进,日军参战部队总兵力达到25万人左右,包括陆军共9个师团又2个支队(相当于1个旅团),另有从华北的第五师团分遣出来的国崎支队,以及海军第三和第四舰队。其调动规模也是史无前例。

一寸山河一寸血:用数字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淞沪会战

“我们一天要消耗一个师!”参加过淞沪会战的劳声寰说,“我们装备不如他,我们的空军有250架,对方是3000多架,在上海的黄浦江上、长江口,日军有4艘航空母舰,黄浦江和长江有一百多条军舰。我们250架飞机对3000多架飞机,怎么打啊?” “头一仗我们的旅长就阵亡了,除了师长以外就剩下旅长,一个旅管两个团,师长都要到前面督战,后来他们都牺牲了……你想想,我们的牺牲有多大……”当年淞沪会战的军官易谨与劳声寰都已是耄耋老人,回忆往事,两位老人都泣不成声。 孙元良的88师一共15000人左右,到最后,只剩下不到1/3。第三战区司令官冯玉祥曾这样回忆淞沪会战:“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三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持五个小时死了 2/3,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

一寸山河一寸血:用数字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淞沪会战

当时参战的一个步兵连只有3挺机枪,50多支汉阳造步枪,而且枪支时有残缺不全,有的甚至没有来复线,乃至用麻绳捆绑避免枪栓脱落。中国军队欠缺的也不仅是装备。讲一个很小的细节:埋锅造饭,“行军锅在那里做饭,烧得满天烟火冲天,这等于报告敌人,‘我在这里你来啊’,我们很多的部队,没有跟敌人见面就垮了,就这样被日本的炮兵、飞机给炸了。” 淞沪战场是开阔的沿江平原,几乎没有任何可以防守的天然屏障。从全国各地仓促赶来的中国军队几乎连像样的工事都无法修筑,全凭血肉之躯,就这样常常整连整营战死,而后继部队的士气却从未有任何的消退,依然一往无前。

一寸山河一寸血:用数字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淞沪会战

中国军队中最精锐的第98师在仅仅18天的作战中,伤亡达4960人,几乎占全师兵力的62%,其中仅阵亡的营级以下军官就达约200人。陶峙岳的第8师并非中央嫡系部队,参加淞沪会战时,其装备仍为20年代的汉阳造步枪为主,全师根本没有重型武器。然而在淞沪战场,无论中央还是地方部队,全无派系争斗中的推诿,全都抱一死的守土职责。第8师参战近3星期,全师作战人员从参战时的8000余人减员至700人!在战争最为激烈的蕴藻浜战场,第78师467团迎击渡河日军,1个连在10分钟内就全部阵亡!

战争中先后有数十位少将甚至中将阵亡,甚至有中国高级将领因为失去阵地而毅然自杀成仁。淞沪会战,中国消耗总兵力达85师,伤亡官兵333500余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