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富海董事長陳瑋:“文化+科技”為文創賦能,基於技術做“清晰化”投資

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文化+科技”为文创赋能,基于技术做“清晰化”投资

文化為根、創意為魂,產業是基礎。在成都“三城三都”建設提速背景下,產業資本對接文創發展在巴蜀大地蔚然成風。

4月13日,以“天府文創 錦繡雲上”為主題的2020成都市新引進重大文創項目集中籤約暨“文創通同舟行動”首批放款儀式將在成都舉行。其中來自成都、北京和好萊塢的文創項目將全球同步“雲路演”。

“注重技術和產權是投資文創在流量變現和產業維護過程中的關鍵。”4月7日,深圳市東方富海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瑋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對“文化+科技”的關注溢於言表。他表示,基於技術做“清晰化”投資是發力文創產業的初心。成都不斷加大對文化創意產業扶持力度,“對本土文創發展的定位是準確的,也給了創業者和投資人足夠的信心”。

文創投資需穿越“長週期”

投資文創產業需要足夠的耐心,但這往往被大多數投資人看作風險點和絆腳石。這源自投資人對文化積澱時間長、投資變現難度大的現實考量。但對成都而言,東方富海董事長陳瑋表示,成都文創產業發展大有可為。

擬將於13日同步亮相的“雲路演”企業中,無論是做機場智能化旅客信息服務平臺與場景運營的“聯合友為”,亦或是創新VR在線教育模式下的“好萊塢虛擬電影學院”,還是探索角色演繹文化的“娃屋”,孵化週期長、政策跟進快、技術創新強成為關鍵詞,亦為產業資本對接本土文創事業發展提供了思路。

以“娃屋”為例,依託區域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的政策紅利,項目在IP孵化、運營及最終場景落地和變現都已完成商業閉環貫通。在陳瑋看來,文化產業的投資雖然有其先天短板,就是不確定性大、週期性比較久、盈利能力比較弱。“但這些都跟政策相關度聯繫密切,發揮政策優勢打通產業上下游,可以提高產業聚集度,更好孵化企業完成創意落地和資源變現。” 陳瑋表示。

近年來,成都不斷加大對文化創意產業扶持力度,從政策支持、資金導入、技術引進等多方面不斷增強成都文創核心競爭力,亦為全省乃至全國創投事業開創新風尚。

陳瑋表示,這將有助於帶動成都乃至整個四川的歷史、文化和娛樂資源走向國際。創業者可以站在“巨人”的肩上,投資機構也能更好發揮產業資源優勢,更好挖掘適合天府文化場景化落地以及流量運營變現之道。“從這個角度而言,我認為政府對本土文創發展的定位是準確的,也給了創業者和投資人足夠的信心。”

基於技術做“清晰化”投資

談及文創投資的策略,出身四川、坐鎮深圳的陳瑋務實為先。他提到,投資人應慎對後互聯網時代下的流量價值,出於對商業、盈利模式“穩”字當先的考量,他表示,基於技術做“清晰化”投資是發力文創產業的初心。

目前,東方富海已投項目超過400餘例,機構管理資金逾200億人民幣,文化產業也是公司精耕領域,現已有5期文化產業基金在運營,具體佈局在影視文化、文化教育、以及圍繞遊戲產業的運營開發等領域進行投資,包括崑崙萬維、微盟、火星文化、FM喜馬拉雅等項目,以及跟隨電商新機遇下的產業佈局,東方富海也有長足跟進。

在陳瑋看來,相比過去大火的“流量經濟”風口,當前應該對“流量變現”更加關注,同時要把依託於技術創新的文創項目作為該領域的投資重點。他指出,這不僅是投資初期對商業模式的把關之需,更應該成為專業機構投資價值取向下的必備條件。

在陳瑋看來,如何打造穩定的流量來源和多元化、高轉化率的變現盈利模式,特別是通過技術創新實現突圍,是此次疫情下,文創企業應該反思的課題,也是未來應對突發事件的必備素養。換句話說,機構投資人一方面更加註重文創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同時在當前的退出環境下,文創企業的成長性和退出的確定性也同樣是投資人重點考量的維度。

放眼未來,技術變革驅動文創發展具有廣闊的想象空間和市場潛能,具備鮮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區域也將成為投資壁壘日漸高企的領域。陳瑋表示,在資本市場持續開放的當前,技術導向下的文創產業投資有望得到更多積極評價,投資機構在獲得穩健退出的同時,也將為特色文化產業的發展持續注入資本動力。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