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影子的人》:最難過的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卻如此孤單

用影子代替陪伴的父母,缺失的陪伴將是難以彌補的虧欠。


《偷影子的人》:最難過的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卻如此孤單


《偷影子的人》是法國作家馬克·李維的經典代表作品。小說的風格清新浪漫、溫柔治癒。它能夠喚起一個人童年的快樂回憶,也能夠勾起童年的舊傷痕。

《偷影子的人》:最難過的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卻如此孤單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總被班上同學欺負的瘦弱男孩。有一天,他忽然發現自己擁有了一種神奇的能力。當他的影子和其他人的影子相重疊的時候,他可以把對方的影子偷來,可以“看見他人的心事”,聽見人們口中不願說出的秘密。

影子帶領我們看到了小男孩與母親催人淚下的親情,與克蕾兒浪漫感人的愛情,與呂克、伊凡不離不棄的友情。

但我卻發現,童年生活裡,除了影子的陪伴,父母的用心陪伴才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大的愛和溫暖。

《偷影子的人》:最難過的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卻如此孤單


只有影子陪伴的人生是孤獨的

莎士比亞說:有些人只擁吻影子,於是只擁有幸福的幻影。

《偷影子的人》:最難過的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卻如此孤單


警衛伊凡的影子告訴小男孩,伊凡從出生那天起,母親就去世了,過著被父親打罵的日子,童年如灰暗的舊顏料,但他仍然沉浸在童年的回憶裡,假裝那時母親還陪伴在自己的身邊。

小男孩偷來的第二個影子是他的同學馬格的。馬格是一個又高又壯的孩子,也是常常欺負他的那個孩子。影子讓他看到了馬格冷漠的家庭生活。他的父母從來不會關心他,沒有人肯問問他在學校的情況,吃飯的餐桌上是沒有聲音的。

而小男孩自己的情況也不好。

他的內心自白著:“我的童年就在那裡,帶點憂愁又有點悲痛,在這外省的小城市裡,我拼命等著伊麗莎白垂憐而看我一眼,在絕望中等待長大”。

小男孩的爸爸因為有了外遇,拋棄了他和他的媽媽,雖然他無比想念爸爸,卻沒有在媽媽面前提起一絲一毫關於爸爸,在學校受欺負了也不敢告訴媽媽。

為什麼小男孩、馬格和伊凡的童年生活都這麼痛苦、孤獨呢?我認為這些都是缺少父母用心的陪伴而造成的影響。

《偷影子的人》:最難過的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卻如此孤單


父母陪伴缺失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家庭生活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孩子在成年之前,在家庭中度過的時間要遠遠多於其他的場所,父母也是陪伴孩子時間最多的人,所以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是否用心陪伴孩子一起生活,一起成長,將在孩子一生中都有不可磨滅的痕跡。

就像有一句話所說的那樣: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對孩子而言,父母的陪伴就是最大的愛和溫暖。

小說中的警衛伊凡,因為父親的暴力對待,變得很害怕黑暗,他為了不讓別人知道自己不幸的童年,於是自己偽造了母親寫給自己的書信,用以彌補心靈上的缺口。

透過影子,小男孩也知道了馬格那個性格冷漠、總是欺負自己的壞孩子,表面上十分強勢,只是因為馬格在家裡根本感受不到父母的溫暖和關愛。

冷漠的家庭生活讓他靠滿身的刺來武裝自己,但是內心深處是十分孤獨的,他只能通過欺負弱小,來證明自己的強大,求得別人關注。

《偷影子的人》:最難過的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卻如此孤單


父母缺失的傷害比任何傷害都大

而小男孩自己被老師處罰,被馬格的連串使壞都比不上爸爸的離開給他帶來的傷害大。

他一直盼望著爸爸在某個特殊的日子,或畢業典禮或生日聚會時,突然現身來陪他,一直等,一直等,卻每次都落空。

家庭生活中再也沒有爸爸的陪伴,父愛的缺失,一直是他內心深處無法釋懷的缺口,讓他常常感到孤獨和自卑。

他可以讀懂別人的影子,卻讀不懂自己的內心。

孩子小說中的他們,童年生活流露著對父母陪伴的渴望,有多無奈就有多令人心疼。

而那些在愛的陪伴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他們被足夠的愛滋養,生活才會更加從容淡定。

《偷影子的人》:最難過的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卻如此孤單


沒有真實的陪伴,愛就像影子那樣虛幻

馬克的影子告訴我們一個秘密:“馬克坐在晚餐桌子上,馬格的爸爸在看報紙,媽媽在看電視。但是沒有一個人開口說話。馬格爸爸媽媽完全不在乎他有沒有寫功課”。

父母雖然坐在馬格的身邊,但他們沒有看見馬格,沒有看到馬格的需求,也沒有給予馬格應有的愛與關心。這種缺乏交流和溝通的陪伴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陪伴,這種陪伴並沒有給馬格帶來愛的滋養。

小男孩在比對了自己爸爸還在的時候曾擁有過的餐桌上的愉悅時光後,瞬間對馬格恨不起來。只為他感到心酸和難過。真正用心的陪伴從來不是敷衍,而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有精神的灌注和交流。

而很多時候,父母陪在孩子身邊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孩子自己玩自己的,大人就在一旁刷手機,一邊心不在焉地回應孩子。

《偷影子的人》:最難過的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卻如此孤單


父母用心的陪伴是享受當下

還記得奧巴馬曾經在公開場合說過一句話:“我不會做一輩子的總統,但我一輩子都要做一位好父親。”對於奧巴馬來說,自己最驕傲的一件事,從來都不是當選總統,而是在長達21個月的總統選舉過程中,從未缺席過任何一次女兒的家長會。

在我看來,用心陪伴孩子,就是接納當下,專注當下,享受當下,試著把自己想象成孩子,暫時忘掉手機、忘掉工作、忘掉自己家長的身份,單純地陪伴孩子進行當下正在做的事情。

《偷影子的人》:最難過的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卻如此孤單

陪伴從來都不是父母給予孩子的施捨


《偷影子的人》:最難過的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卻如此孤單


法國兒童教育學家卡特琳娜·蓋岡在《如何高質量陪伴孩子》裡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

“與孩子一起度過一些溫暖、快樂、親密的時光,帶給他們活著的樂趣。用溫暖的語言和動作表達對孩子的愛意,是他們快樂的源泉,也是他們情感學習的啟蒙課。當孩子感覺到被愛,就會在童年或成年後也有能力對別人表達和給予關愛。”

很多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時,總是不停地挑剔指責孩子。孩子愛玩遊戲,擔心孩子會玩物喪志,於是不讓孩子看!孩子要出門遠足,擔心孩子受傷,不許去!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你會焦慮孩子怎麼如此老實軟弱被欺負。明明是好心陪伴,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結果導致孩子叛逆冷漠,再也不想跟你交流。這樣的陪伴,父母疲憊,孩子厭煩。

父母這種用力過度的陪伴,時時刻刻想要改變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想著有利或有益的結果,這樣費心費力,貌似為了孩子,其實是為了自己。

《偷影子的人》:最難過的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卻如此孤單


控制式的高壓陪伴讓孩子窒息

為什麼父母總是想要去控制孩子,是因為我們只看見自己頭腦中想象出來的自認為是正確的東西。但實際上沒人是願意自己被別人說教和控制的。

正如小說中媽媽對小男孩說的一段話:“你不能橫加干涉別人的生活,即使是為了他好。這是他自己的人生,只有他能夠決定自己的人生。你必須遵循事實,放手讓他成長”。

父母陪伴孩子的時候,不要總想著抓孩子的錯處,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用心傾聽,真誠地關注。比如父母看到孩子玩遊戲,看看是什麼遊戲讓他這麼聚精會神,有興趣的可以一起玩,真正的陪伴是關注,但不打擾。

《偷影子的人》:最難過的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卻如此孤單


盡心付出、溫柔以待便是我能給予你的最好陪伴

小男孩苦苦追尋父愛求而不得,而他媽媽卻是用她的愛和溫柔默默地陪伴著小男孩。小說中是這樣描述媽媽的:

“有一天她小心翼翼地擦拭茶壺,一邊對著它說話,最後把茶壺放回陽臺,不但祝它有愉快的一天,還把茶壺轉向外,讓它欣賞風景……”

面對丈夫的出軌,這位媽媽依然保有對生活的熱愛和善良。她會給家裡的小物品起名字,會給小男孩做美味的蘋果卡卡蛋糕,會跟小男孩像朋友一樣開誠佈公地談理想,談生活,還給了小男孩許多人生建議。

《偷影子的人》:最難過的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卻如此孤單


小男孩長大後去外地求醫,她也會坐幾個小時的火車,一年去看望孩子兩次。在和小男孩吃飯時,她都會搶著付賬單,也會幫小男孩收拾他的小窩,讓它恢復如初。

媽媽在寫給小男孩的信中寫道:“她最大的心願就是我將來能開心地茁壯成長;她期盼我找到一份讓自己快樂的工作,不論我在人生中作出什麼選擇,不論我會去愛還是被愛,都希望我會實現所有她對我給予的期望。”

就是這麼一位有愛的媽媽,竭盡全力,用一個人的力量撐起整個家,給予小男孩愛的陪伴,讓小男孩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也讓小男孩學著用影子的神奇力量,溫暖著身邊的人,幫助伊凡走出童年的陰影,幫助好朋友呂克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幫助自閉女孩克蕾兒找回自己的聲音。

心理學家戴維·埃爾金德說:孩子們最需要知道的是,他們對父母很重要,永遠都被愛圍繞著。

可惜的是,直到小男孩懂得去愛的時候,媽媽卻離開了人世。

父母總是因為忙碌的生活無法常常陪伴孩子,於是盡力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以填補內心的愧疚,可是等我們回過神來面對生疏的孩子,才發現任何東西都無法代替父母給予孩子的用心陪伴,孩子已經慢慢長大,那些錯過的陪伴和美好,再也彌補不了。

《偷影子的人》:最難過的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卻如此孤單


作為父母的我們,會比孩子先來到這個世界,卻註定無法陪伴孩子走完一生的路。而我們能給孩子最用心的陪伴,就是培養孩子擁有一個被愛充盈的精神世界,讓孩子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靈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