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的历史情节

长安十二时辰是这几年来良心的古装剧,做工精细而且演员表演到位。是一部难得的佳作,我们接下来就从几个细节来看长安十二时辰的历史情节。

背景:主要描写的是安史之乱前,唐朝的繁荣昌盛,万邦来朝八方来仪。许多剧中情节也反馈了当时唐玄宗偏倚权臣,后来安史之乱玄宗出逃等等。将历史人物侧写的十分真实。

说一说剧中人物所代表的当时的势力

林九郎:右相林九郎主要侧写的是当时权臣安禄山,李世民当时十分宠幸安禄山。一方面是安禄山手握兵权而且骁勇善战,还有就是安禄山的细节很讨得李世民欢喜。安禄山进宫朝见唐玄宗都先拜望杨贵妃,唐玄宗觉得奇怪就问原因,安禄山回答说:“臣是胡人,胡人把母亲放在前头而把父亲放在后头。”唐玄宗听了非常高兴,于是命令杨銛以下的杨家兄妹们一起同安禄山结为兄弟姐妹。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安禄山不是一届莽夫那么简单,一般人在进皇宫都是唯唯诺诺,更何况当时安禄山只是范阳节使。剧中皇上将林九郎视为接班人也是反应了他是多么倚仗权臣。但是九郎这个名字又是与当时明相,张九龄有关,在历史上张九龄是唐朝名相,很多政策利国利民。所以九郎算是一个结合体。

长安十二时辰的历史情节


张小敬:郭子仪,这个侧写都是比较复杂的。因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有五人,郭子仪算是头功。以至于后期的遭遇和剧中张小敬也有很多印证的地方。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因为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闲赋在家。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平定叛乱,不久又被解除兵权。吐蕃攻陷长安后,郭子仪再次被启用。仆固怀恩死后,郭子仪说服回纥退兵。这样一位力挽狂澜的名将,多次被夺兵权,委曲求全才落得个善终。

长安十二时辰的历史情节


龙波/萧规:主要讲的是安禄山和史明思的反叛情节。里应外合步步为营的叛乱。《剑桥中国隋唐史》:史思明任叛军领袖后证明是一位杰出的将领,如果不是他的儿子史朝义在761年春通过与人合谋将他杀害,他很可能推翻唐朝。这个评价有多高呢,就是说他活着就是皇帝。剧中龙波才能很高,设下真假两个局。又能引得狼卫追随,又是进制作伏火雷的原材料等等。这些与史明思有很多相像之处。

长安十二时辰的历史情节


姚汝能:这个人真的存在,字汝上。唐代官员,生平事迹不详。曾任华阴县尉等职。好文史。著有《安禄山事迹》 一书(三卷), 传于世,是研究安史之乱的重要资料。不过没有那么多添头,就是个爱文史的好宝宝。

长安十二时辰的历史情节


李必:剧中被无限殴打的小李必,现实生活中可是个有才能的人。李泌一生崇尚出世无为的老庄之道,视功名富贵如敝屣,所以在肃、代两朝数度坚辞宰相之位,并且最终远离朝堂,长年隐居于衡山,安史之乱后,李泌在为相前后,匡正时弊。对内勤修军政、调和将相,对外联结回纥、大食(阿拉伯帝国)等国遏制吐蕃,达成“贞元之盟”,使边陲安定,又能调整官俸、裁减冗员,并妥善安置因乱留京的番邦使者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长安十二时辰的历史情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