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臨終絕筆 至今無人能寫出第二首 每讀一次都不禁黯然淚下

李白是唐代最偉大,也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他一生寫作詩文無數,存世詩文也有千餘篇,被世人稱作詩仙。那大家是否好奇,李白一生的最後一首詩是什麼?

李白的臨終絕筆 至今無人能寫出第二首 每讀一次都不禁黯然淚下


這首詩就是《臨終歌》: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左袂。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這首詩是李白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放還,往來於潯陽、宣城等地。公元762年,病死於安徽當塗縣前作。

譯文:想扶搖而上九天的大鵬鳥,在半空中因力量不濟而折羽而歸,但它仍然扇動殘翅想激揚萬世,可憐又被大樹掛住了左翼。世上沒有仲尼這樣的人了,誰能理解它理想和遭遇,而為它流淚呢?

李白的臨終絕筆 至今無人能寫出第二首 每讀一次都不禁黯然淚下


這正是李白對自己一生回顧與總結啊,流露的是對人生無比眷戀和未能才盡其用的深沉痛惜。打開《李太白全集》,開卷第一篇就是《大鵬賦》。

李白喜歡把自己比作一隻大鵬,本來可以翱翔九霄,但是此時的李白老了,飛不動了。但是他並沒有放棄,它搖動著半空中折傷的翅膀繼續前行,哪怕只剩最後一口氣,他也要激兮萬世。

縱觀李白的一生,大鵬在他眼裡,不僅僅是莊子《逍遙遊》裡那個神通廣大的大鵬鳥,更多的是李白把大鵬看作是自己精神的化身。

李白的臨終絕筆 至今無人能寫出第二首 每讀一次都不禁黯然淚下


李白認為自己能成為一位名臣,留下千古美名。但是他不是當官的料,他不願意折腰屈服,而是直來直去,最後因為得罪了其他人,無奈被玄宗“賜金還山”。

離開朝堂後的李白,雖然他已經老了,但是他並沒有放棄,他也跟大鵬一樣,扇動殘翅來激揚萬世,發揮自己人生的餘熱。

有人說,沒有李白的大唐是不完整的。從現實來講,李白的確是一個失敗者。但是從理想上來講,李白是一個勝利者。他的詩感染了無數的後輩,直到今天都沒有人能超過他,我想未來亦是如此。

李白的臨終絕筆 至今無人能寫出第二首 每讀一次都不禁黯然淚下


跟李白齊名的詩人詩聖杜甫曾這麼評價道:“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在杜甫眼中,李白就是自己的偶像,他的詩是最完美的,根本找不到缺點。

相比於李白的詩,我想李白留給世人最寶貴的財富,就是他的品格和精神,影響一代又一代人。當你真正瞭解這首《臨終歌》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就是李白給世人留下的墓誌銘,每次讀來都不禁黯然落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