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之以風雨

近段時間以來,南方一直高溫不下,真希望在這樣的氣溫下,能夠來一場酣暢淋漓的雷陣雨,驅走那漫無邊際的悶熱。前段時間又是雨水不斷,頗有些汛期提前來臨的節奏。在那段雨水連綿的時間裡,又多麼希望能夠來一個豔陽天。

營銷洞察 | 潤之以風雨

話分兩頭。總是在雨天的時候想起了傘的作用有多重要,又總是在晴天的時候,把傘忘了一乾二淨。這是人之常情,也是一種慣性使然,以為這些都是一種順應自然,自然而然。好像一旦成為了習慣之後,一切都應當按照這個習慣進行,沒有思考,沒有懷疑,沒有判斷。

常識是在慣性中產生以後被大多數認可以後的認知。於是,也就想當然,理所應當,本該如此,為什麼要有懷疑?為什麼要去改變?本來就該如此的事情,何必要去改變呢?

未雨綢繆,防範未然,是對這種理所當然提出的一個質疑,是對於被認知的應然而所提出的抗拒,更是透過事物的現象去反觀本質的一種素質。正如之前有一句非常勵志的話語說道:成功的道路上從來都不擁擠,就看你怎麼去選擇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去堅持。

營銷洞察 | 潤之以風雨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這裡有兩個信息反饋,一是要敢於去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的勇氣;二是當這條路走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要及時糾正自己的方向,經常要拷問自己:我是誰?去哪裡?怎麼去?

雨中飄蕩的回憶,是基於這樣情景下的話題引出。這裡的回憶所指並不是說要回憶過去的林林總總,或是想要從過去中去找尋那些曾經的點點滴滴。而是從當下的高溫天氣中去冥想,冥想著能夠解決當下問題的方法,這時要是來一場及時雨,那該多好呀!

基於這樣的冥想,也是對於當下的一個覺知。覺知現在,從當下中覺醒,去發現現在在哪裡,是什麼,應該怎麼做的覺醒。為什麼會有現在的感知?為什麼會在雨中飄蕩的時候,來盪滌自己的心靈,洗淨鉛華,一塵不染。

營銷洞察 | 潤之以風雨

有水的地方是引發人思考過去,現在,未來靈感開始的地方。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在不爭之中反觀自己的內心,什麼是自己需要的?什麼又是自己應該拋棄的?什麼是可以永恆追求的?什麼又是可以在當下覺知的力量?

不知為什麼,每一次遇到有水的地方,都要矗立許久,看順流逆流,看水流花放,看空山無人。原來到現在才明白真正的覺醒是對於當下覺知的過程。只有現在,只有當下,只有從現在開始,才是生命覺醒的開始。

由彼及此,此岸彼岸,都是一種對於當下的認知。若要此時突然來了一場雷陣雨,飄蕩在雨中的回憶應該是什麼?應該是回想當年弘一法師在靈隱寺出家時說的那句雋語:之前種種猶如昨日死,之後種種猶如今日生。

營銷洞察 | 潤之以風雨

今日生,乃永生。正如當下的網絡營銷,隨著更多先進技術的應用,網絡營銷變得更加依賴技術的自動化,精準化和個性化。面對當下的營銷改變,如何做好應對以及與時俱進是一個經常被提及的話題了。

其實,網絡營銷再怎麼改變,營銷的本質沒有改變,網絡技術的本質沒有改變。改變的是網絡營銷模式,是針對當下環境的改變而做出及時創新的一種必然。正如德魯克那句永恆的話語:企業只有兩個職能—營銷和創新。

回到今天的話題,是與雨中飄蕩的回憶有些應景。應景的是每一次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都會用這些大師們的雋語來不斷鞭策自己。德魯克,科特勒,舒爾茨,波特,特勞特,他們用改變著那些大企業的營銷實例在向世人證明:營銷是企業一直要關注的方向。

營銷洞察 | 潤之以風雨

就像及時雨一樣,每一次在營銷的道路上遇到困惑的時候,就會像現在一樣,想起那些改變世界營銷方向及格局的大師們,一切就會釋然了。是呀,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唯一不變的就是要修成那顆時常能夠頓悟的心。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能夠在任何環境下,保持著一顆頓悟的心,就能應對一切的變化。無論怎麼變,到頭來還是要讓自己改變。如果自己沒有改變的決心,一切都是枉然。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一切就會隨著雨中飄蕩的回憶,跨過海洋,越過高山,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

營銷洞察 | 潤之以風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