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说缠,第二章 缠论的级别和中枢

一、缠论级别容易产生的误区

1、搞混了缠论级别和周期图的关系,在第一章说过,不在赘述。

2、直接用周期图里面的笔,线段来递归走势级别,并不是说不能用,这样的误差比较大。比如1分钟级别是1分钟线段递归出来的。那么有人就会在日线图上,用日线的线段来递归日线的中枢。这样无形中放大了误差。

3、缠师在博客中,开始还是用日线笔中枢来定义了日线中枢,30分图表的笔来定义30中枢。后面才有精确的定义,这样在研读原缠的时候,难免会前后对不上。其实是差一个级别的。


老牛说缠,第二章 缠论的级别和中枢


比如上图:同样是按照严格按照包含关系递归出来的笔,但是3-4是5分钟的趋势上涨,6-7是日线级别,其他粉色的箭头为30F级别,所以同样的一个日线的笔,其实代表的级别并不一样。这个图标用的级别越大,误差也越大。

4、用不同的周期表里面的笔,线段作为操作的依据。那么误差也会更加的偏之毫厘,差之千里。

5、以上的方式,经常会在1、5、30,或者3、15、60等k线图上找容易画的笔和线段。首先,这样使用起来极其不便,大量的时间用在看不同级别找周期图,第二,周期图直接弄出来的级别,相互之间没有高级和次级之间的递归关系。那么在研判上同样会带来很大的不准确,后面所有的策略就没有办法实施,只能牢牢的盯死在某级别的买卖点上。请注意,我们这里说的策略等级高于买卖点,买卖点是服从策略之后的进场点的选择。策略是解决能干还是不能干的问题的。

二、正确的缠论级别的定义方法

原博客的84课《本 ID 理论一些必须注意的问题》中有一个递归公式

f1(a0)=a1;f2(an)=an+1;

注意这个公式,就是缠论级别的基础。f2以后的级别,都是f1递归出来的。

下面解释f1这个级别是怎么出来的。

注意下,缠师把级别依次命名为1分钟、5分钟、30分钟、日(4小时)、周、月、年等等。这个仅仅是对级别取的名字,和你看到的k线的周期图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第一个f1(a0)=a1,f1,就是1分钟级别。因为我们交易行情软件的局限性,最低看到的是1分钟的k线图。1分钟级别走势,必须要有一个1分钟级别的中枢,一分钟级别的中枢的构件,是1分钟的线段。三个线段的重叠部分构成了1分钟的中枢,然后连接起来走势的高低点。这个就是1分钟的完整标准走势。

这里有个需要理解的技术原理,为何缠师不用1分k线的笔来构成1分钟级别的中枢呢?因为1分钟笔是不稳定的,市场的走势就是多空双方的博弈,用1分钟的线段,给市场一定的反应时间,能比较客观反应整体市场的心理。一个线段由3笔或者3笔以上构成,那么给了市场充分时间反应和应对,用线段比用笔要客观和有效的多。

我们用市场的走势来研判行情,就需要比较稳固的基础。比如我要建造一个房子,我这个房子必须要坚固耐用。那么我的房子构成的砖、沙子、石子、水泥、钢筋,都是需要合格的、坚固的。

缠论最小的走势级别就是1分钟,1分钟的级别是可以有操作的意义的。那么我们在1分钟级别走势的构建中必须每个构件都要可靠些。


老牛说缠,第二章 缠论的级别和中枢


比如上图创业板指的1-8走成了一个标准的1分钟的下跌,中间的1-2,2-3,.......7-8,都是比较标准的1分钟的线段,线段的重叠部分2-7就构成了一个1分钟级别的中枢。这是最最标准的图形。


老牛说缠,第二章 缠论的级别和中枢


上图2-7,8-11两个1分钟中枢的波动产生了重叠。且2-11共有9个线段。缠论是3进制的,那么可以说9个线段构成了3个1分钟的中枢,3个1分钟的中枢构成了一个5分钟的中枢。所以1-16中间最大的中枢是5分钟级别,那么1-16就是一个5分钟级别的走势。


老牛说缠,第二章 缠论的级别和中枢


上图雷柏科技1-6可以分解为5个1分钟级别的走势,那么2-5就是一个5分钟级别的中枢。但是,可以看出来这个走势重叠的应该有大于27个1分钟的线段,那么可以递归为27个1分线段=9个1分钟中枢=3个5分中枢=1个30中枢。这里就可以看成30F级别的中枢了。


老牛说缠,第二章 缠论的级别和中枢


在日线级别上是这样的。为何会这样呢?因为在雷柏科技每一个1分钟走势,其实都稍微大于1分钟的走势级别,这样误差累积起来就是一个30分的级别走势了。在日线级别上有10天的价位有了重叠。

中枢级别的递归有几种方式:

1、次级别走势的重叠。

2、次级别中枢的重叠。

3、时间的判断。

比如一个跳空的一字板,这个1字板在1天4小时的时间里面价位是重叠的,那么可以看成1分钟级别的中枢。


老牛说缠,第二章 缠论的级别和中枢


还有这种图形,我们称之为缝纫机走势,整整缝纫机了一天之间。那么这个可以看成是1分钟的中枢。

这三种中枢级别定义方法的综合使用,级别可以应对市场中所有的情况。

第一章中,我说过中枢是叠叠叠,只要重叠,不管是走势重叠,中枢重叠,价位重叠。都是中枢。熟悉了这个之后,在股票中就比较容易在日线中能找出1分钟的走势类型了。这样对于复盘,对于研判行情的速度大大加快。所以我本人级别上股票看日线,期货看60分,进场找1分钟,可以应对基本所有的行情。

我总结了一个各种级别的时间表,在大级别的研判上,经常是一拉时间,就能知道级别了。用起来非常的顺手。


老牛说缠,第二章 缠论的级别和中枢


另外,根据上表,如果出现两个中枢 ,一个是78天,一个是85天。那么在具体使用中可以看成是同一个级别,而不是非常一根筋把他看成日线级别和周线级别。同时在多级别联立的研判的时候,也要注意3进制的倍数关系。级别的定义是一把标准的尺子,比如说1公里,我今天走了990米,1020米,都可以看成我今天走了1公里。这点需要注意。

三、中枢和中枢的进入段,离开段。

1、中枢

上面已经说了,中枢是各种叠叠叠产生的重叠的区间。缠师的标准定义是这样的。


老牛说缠,第二章 缠论的级别和中枢


比如,30个5分钟走势的重叠,构成了30分级别的中枢。但是实际中,这样的标准走势何其少也。所以就有了以上的三种定义中枢级别的方法。大级别中最多的应用还是用时间来判断。


老牛说缠,第二章 缠论的级别和中枢


这是上证指数的图,要看懂,先看我撰文的《牛市作图法》。可以明确看出小级别的走势怎么生长成大级别的走势的。这套中枢和走势的分解方法,是目前为止最好用,最快速的。所以中枢其实只是一个震荡重叠的区间,在震荡里面所有的走势是无序的,这是最难把握,最没有规律的。没有任何两段走势是一模一样的,如果不是用本章的方法来定义级别,分解走势,那么可能会在各种级别中来回找比较合适的笔和线段,不精确,没效率。

中枢的进入段和离开段。中枢是一个震荡区间,进入离开很容易分辨。当然这是在走势完成后容易判断的。其实在当下在进入段的时候,不知道后面能走出什么玩意,那么这个进入段就不可以确认。中枢走出来后,离开段就可以确认了。

2、进入和离开段与中枢的分界点在哪里?


老牛说缠,第二章 缠论的级别和中枢


还有很多人会纠结进入段、离开段离开取多少。如上图。

上图,甲醇的走势。1-14走势中2-13可以看成是日线级别的中枢。那么1-14就是一个日线级别的盘整上涨。

如果把进入段看长1-4,1-6,甚至1-8,那么这个中枢本体就不够日线级别了。这就是纠结的地方。从缠论的根子上理解,级别来自于中枢的级别。那么这个需要首先确定下来。多余的部分就是进入和离开段了。我有个比喻,快过年了,家里搞一个全鸡吃吃应该是很普遍的行为。我们把鸡的身体部分剁下来,多余的鸡翅鸡腿就可以看成进入离开段了。如果家里有个小孩很爱吃鸡腿,那么可能把鸡腿剁的很大,这样身体就小了,最终也看不出鸡的大小了。毕竟,我们看一个鸡的大小,主要还是看他的身体的大小,而不是看鸡腿的大小的。这样比喻是不是容易理解呢?

如果再有困难,就默念,先保证鸡的身体,鸡腿有多少是多少,就算是一个残疾的只有一条腿的鸡也不管,一条腿的残疾,不影响它是一只成年的公鸡。

3、进入段和离开段不一定是同向的,可以反向的。如果一根筋的认为一定会出现同向的离开段,那么吃苦头是必然的。中枢是没有方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