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淚活著,中國父親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層家庭的奮鬥史

#奮鬥點亮2020#


《含淚活著》是一部持續拍攝十年的紀錄片,攝製組在日本、中國、美國三地輾轉拍攝。

前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訪問日本時,曾給與了這樣的評價:“我看了這部紀錄片後,深受感動。”

含淚活著,中國父親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層家庭的奮鬥史


該片2006年在日本富士電視臺播出,一舉創下當時全日本最高收視記錄。一部講著中國話的紀錄片能在日本電視臺黃金時段播出,在日本電視界來看已經是不可思議了,沒想到還收穫了這麼多日本人的喜愛。據稱,《含淚活著》在日本電視臺播出後,感動億萬日本人。

含淚活著,中國父親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層家庭的奮鬥史


丁尚彪一家的奮鬥,讓日本人看到了中國人堅韌的拼搏精神,鼓舞了不同年齡層的日本人。

《含淚活著》後來也登上了日本的電影院,幾乎場場爆滿,許多日本人稱這是一部震撼心靈的作品。

影院大廳裡,《含淚活著》影片海報旁貼滿了日本觀眾的觀後感。

“含著淚看完《含淚活著》,這是一部震撼心靈的影片!” ——51歲男性

“無論是誰,看了這部作品,都無法不為之動容。” ——46歲男性

“咬緊牙關的堅強父親,是真正男人。” ——62歲女性

“這個紀錄片使我的人生觀改變了。” ——20歲女性

“這是一部能夠洗刷心靈汙垢的充滿力量的作品。” ——33歲男性

含淚活著,中國父親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層家庭的奮鬥史

1989年,上海的丁尚彪有妻子和女兒,他們一家人屬於當底層人民,只能領著微薄的工資,過著清苦的生活。丁尚彪為了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想要改變家庭命運。於是他決定去報考大學。


含淚活著,中國父親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層家庭的奮鬥史

但當時35歲的他無法報考大學,因為一次陰差陽錯的機會,瞭解到日本留學的信息,但需要向日本語言學校交42萬日元的學費(以現在的匯率≈2萬6人民幣,相當於丁尚彪夫婦十五年的工資)。丁尚彪告別妻子和女兒,借了一大筆錢,孤身來到日本。

含淚活著,中國父親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層家庭的奮鬥史


種種原因他無法上語言學校,也無法正常留學,丁尚彪帶著最後一絲希望來到東京打工,一打就是十五年。

丁尚彪一天打幾份工,每月寄錢回家


含淚活著,中國父親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層家庭的奮鬥史


1996年,是丁尚彪來日本的第七個年頭。這期間,他一次也未能回家與家人相聚。他失去了簽證,在日本就失去了合法的的身份,成為黑戶,沒辦法正常上學和工作。所以只要離開日本,就再也不能回來。

成為黑戶後的丁尚彪,為了保住工作。在打幾份工的忙碌生活中,考取了5個技工證書。有了這些證書,在日本工作更有底氣了。

他為了賺錢,為了家庭的未來,選擇獨自在異鄉打拼。打工賺來的錢幾乎全部寄回家裡,而自己節衣縮食。

含淚活著,中國父親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層家庭的奮鬥史


他白天在工廠上班,晚上去飯店打工。下班的時候已是晚上零點,電車末班車都停了,他只能沿著軌道回家。

含淚活著,中國父親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層家庭的奮鬥史


每天三餐,只能買便宜的菜隨便應付,因為長期營養不良,丁尚彪牙齒慢慢脫落,疏鬆。

含淚活著,中國父親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層家庭的奮鬥史


含淚活著,中國父親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層家庭的奮鬥史


他租的房子是沒有獨立衛生間的,上的是公共廁所,洗澡只能去公共澡堂,每天下班都已是深夜。他只能用塑料紙和澡盆在廚房簡單洗一下,塑料紙可以防止水濺在出租屋裡。

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十幾年年。

丁尚彪在日本的十幾年妻子陳忻星也有過猜疑,比如是否有了另外的女人。但丁尚彪很堅定的和妻子保證,絕無此事,一切都是為了她和女兒。

平凡裡的大英雄,與平凡生活做抗爭,最令人敬佩。

上海底層家庭的逆襲,不單是需要一個偉大的父親,還有賢惠隱忍的母親。

陳忻星為母則剛,忍受分離,撐起家庭瑣事,操持一切

含淚活著,中國父親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層家庭的奮鬥史


陳忻星在沒有丈夫的十幾年裡,又當媽又當爹,撫養著女兒丁琳。家裡保險絲燒了,她就是家裡的男人,自己修。

含淚活著,中國父親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層家庭的奮鬥史


丁尚彪從日本寄來的錢,她除了拿來還債,其餘都不動,用自己在工廠打工的工資養活母女兩人。

陳忻星生病了也不捨得去看病,很多年沒買過新衣服,默默操持這個家

。我們無法知曉,和丈夫分離的這十幾年,她承受了多少,她品嚐多少每個夜深人靜的孤單和思念。

含淚活著,中國父親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層家庭的奮鬥史


在母親陳忻星細心的養育,父親丁尚彪的奮鬥下,女兒丁琳不辜負父母異於常人的付出,成功的考上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最後成為醫學博士。

含淚活著,中國父親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層家庭的奮鬥史


丁尚彪在得知女兒考上美國大學後,為了支付女兒留學學費,把打工強度加大,又多打了幾份工。

在闊別父親丁尚彪7年後,女兒丁琳在東京轉機去紐約,終於見到了許久未見的父親。短暫的十幾個小時相處,血濃於水的親情讓丁琳明白,即使相隔幾年,爸爸還是自己的爸爸。

含淚活著,中國父親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層家庭的奮鬥史


含淚活著,中國父親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層家庭的奮鬥史


含淚活著,中國父親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層家庭的奮鬥史


含淚活著,中國父親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層家庭的奮鬥史


在丁尚彪送女兒去機場時,再次經歷離別,父女二人忍不住在電車裡泣不成聲。看到這,我也忍不住哭了。他們一家人在這漫長的歲月裡,擰成一根繩,獨自努力,為全家人奮鬥,讓我們看到中國人堅韌的精神。

她揹負著爸爸的期望,媽媽的期許,必須要拼盡全力。在和爸爸見面時,爸爸心疼的說頭髮都白了。

紀錄片沒多說丁琳的生活境況,但我們從她的白髮裡,似乎看到了她揹負著的壓力,刻苦學習,努力做一個爭氣的女兒。

含淚活著,中國父親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層家庭的奮鬥史


一個底層家庭出身的學子,在九幾年考上外國大學,除了離不開父母嘔心瀝血的付出外,她自身的努力才最關鍵的。

一家人的近況

含淚活著,中國父親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層家庭的奮鬥史


含淚活著,中國父親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層家庭的奮鬥史


丁琳博士畢業後,在美國休斯頓醫院,當了一名婦產科醫生。2008年丁晽結婚,丁尚彪夫婦隨後也來到美國,分居多地15年的家人,終於團聚。

含淚活著,中國父親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層家庭的奮鬥史


含淚活著,中國父親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層家庭的奮鬥史


丁尚彪去到美國後,也不閒著,繼續外出打工。即使女兒勸說丁尚彪在家享清福,而老丁說在美國打工,能很好的融入美國社會,不想花女兒的錢,想用自己賺來的錢來生活。

於是不懂英文的丁尚彪經過自己努力,居然去到了美國賓館工作。美國賓館福利好,工資也高,無異於是國內的國企。丁尚彪兢兢業業的工作,獲得“紐約市賓館業協會優秀員工(紐約大蘋果)”,丁尚彪工作的賓館只推薦了他一個人。拿著這個獎,到任何賓館都會優先錄取。

至此,敬佩之情已難以言表。優秀的人去到哪裡,都會一直優秀。

含淚活著,中國父親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層家庭的奮鬥史


丁尚彪只是一個普通的小人物,但他為了改變家庭命運,默默隱忍十五年,在異國他鄉打拼,體現了中國人的堅韌精神。

含淚活著,中國父親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層家庭的奮鬥史


含淚活著,中國父親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層家庭的奮鬥史


他努力,自律,能吃苦,他身上體現了他那代中國人的縮影。

含淚活著,中國父親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層家庭的奮鬥史


當你覺得生活無望,想要放棄,當你在追夢過程中搖擺不定,當你遭遇生活巨大艱難時,你可以打開此片,也許能在黑暗中給你點力量。

生活沒有奇蹟,這是丁尚彪努力生活的結果。今天是考研第一天,祝你們上岸成功,順順利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