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泪活着,中国父亲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层家庭的奋斗史

#奋斗点亮2020#


《含泪活着》是一部持续拍摄十年的纪录片,摄制组在日本、中国、美国三地辗转拍摄。

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访问日本时,曾给与了这样的评价:“我看了这部纪录片后,深受感动。”

含泪活着,中国父亲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层家庭的奋斗史


该片2006年在日本富士电视台播出,一举创下当时全日本最高收视记录。一部讲着中国话的纪录片能在日本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在日本电视界来看已经是不可思议了,没想到还收获了这么多日本人的喜爱。据称,《含泪活着》在日本电视台播出后,感动亿万日本人。

含泪活着,中国父亲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层家庭的奋斗史


丁尚彪一家的奋斗,让日本人看到了中国人坚韧的拼搏精神,鼓舞了不同年龄层的日本人。

《含泪活着》后来也登上了日本的电影院,几乎场场爆满,许多日本人称这是一部震撼心灵的作品。

影院大厅里,《含泪活着》影片海报旁贴满了日本观众的观后感。

“含着泪看完《含泪活着》,这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影片!” ——51岁男性

“无论是谁,看了这部作品,都无法不为之动容。” ——46岁男性

“咬紧牙关的坚强父亲,是真正男人。” ——62岁女性

“这个纪录片使我的人生观改变了。” ——20岁女性

“这是一部能够洗刷心灵污垢的充满力量的作品。” ——33岁男性

含泪活着,中国父亲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层家庭的奋斗史

1989年,上海的丁尚彪有妻子和女儿,他们一家人属于当底层人民,只能领着微薄的工资,过着清苦的生活。丁尚彪为了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想要改变家庭命运。于是他决定去报考大学。


含泪活着,中国父亲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层家庭的奋斗史

但当时35岁的他无法报考大学,因为一次阴差阳错的机会,了解到日本留学的信息,但需要向日本语言学校交42万日元的学费(以现在的汇率≈2万6人民币,相当于丁尚彪夫妇十五年的工资)。丁尚彪告别妻子和女儿,借了一大笔钱,孤身来到日本。

含泪活着,中国父亲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层家庭的奋斗史


种种原因他无法上语言学校,也无法正常留学,丁尚彪带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东京打工,一打就是十五年。

丁尚彪一天打几份工,每月寄钱回家


含泪活着,中国父亲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层家庭的奋斗史


1996年,是丁尚彪来日本的第七个年头。这期间,他一次也未能回家与家人相聚。他失去了签证,在日本就失去了合法的的身份,成为黑户,没办法正常上学和工作。所以只要离开日本,就再也不能回来。

成为黑户后的丁尚彪,为了保住工作。在打几份工的忙碌生活中,考取了5个技工证书。有了这些证书,在日本工作更有底气了。

他为了赚钱,为了家庭的未来,选择独自在异乡打拼。打工赚来的钱几乎全部寄回家里,而自己节衣缩食。

含泪活着,中国父亲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层家庭的奋斗史


他白天在工厂上班,晚上去饭店打工。下班的时候已是晚上零点,电车末班车都停了,他只能沿着轨道回家。

含泪活着,中国父亲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层家庭的奋斗史


每天三餐,只能买便宜的菜随便应付,因为长期营养不良,丁尚彪牙齿慢慢脱落,疏松。

含泪活着,中国父亲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层家庭的奋斗史


含泪活着,中国父亲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层家庭的奋斗史


他租的房子是没有独立卫生间的,上的是公共厕所,洗澡只能去公共澡堂,每天下班都已是深夜。他只能用塑料纸和澡盆在厨房简单洗一下,塑料纸可以防止水溅在出租屋里。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几年年。

丁尚彪在日本的十几年妻子陈忻星也有过猜疑,比如是否有了另外的女人。但丁尚彪很坚定的和妻子保证,绝无此事,一切都是为了她和女儿。

平凡里的大英雄,与平凡生活做抗争,最令人敬佩。

上海底层家庭的逆袭,不单是需要一个伟大的父亲,还有贤惠隐忍的母亲。

陈忻星为母则刚,忍受分离,撑起家庭琐事,操持一切

含泪活着,中国父亲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层家庭的奋斗史


陈忻星在没有丈夫的十几年里,又当妈又当爹,抚养着女儿丁琳。家里保险丝烧了,她就是家里的男人,自己修。

含泪活着,中国父亲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层家庭的奋斗史


丁尚彪从日本寄来的钱,她除了拿来还债,其余都不动,用自己在工厂打工的工资养活母女两人。

陈忻星生病了也不舍得去看病,很多年没买过新衣服,默默操持这个家

。我们无法知晓,和丈夫分离的这十几年,她承受了多少,她品尝多少每个夜深人静的孤单和思念。

含泪活着,中国父亲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层家庭的奋斗史


在母亲陈忻星细心的养育,父亲丁尚彪的奋斗下,女儿丁琳不辜负父母异于常人的付出,成功的考上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最后成为医学博士。

含泪活着,中国父亲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层家庭的奋斗史


丁尚彪在得知女儿考上美国大学后,为了支付女儿留学学费,把打工强度加大,又多打了几份工。

在阔别父亲丁尚彪7年后,女儿丁琳在东京转机去纽约,终于见到了许久未见的父亲。短暂的十几个小时相处,血浓于水的亲情让丁琳明白,即使相隔几年,爸爸还是自己的爸爸。

含泪活着,中国父亲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层家庭的奋斗史


含泪活着,中国父亲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层家庭的奋斗史


含泪活着,中国父亲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层家庭的奋斗史


含泪活着,中国父亲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层家庭的奋斗史


在丁尚彪送女儿去机场时,再次经历离别,父女二人忍不住在电车里泣不成声。看到这,我也忍不住哭了。他们一家人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拧成一根绳,独自努力,为全家人奋斗,让我们看到中国人坚韧的精神。

她背负着爸爸的期望,妈妈的期许,必须要拼尽全力。在和爸爸见面时,爸爸心疼的说头发都白了。

纪录片没多说丁琳的生活境况,但我们从她的白发里,似乎看到了她背负着的压力,刻苦学习,努力做一个争气的女儿。

含泪活着,中国父亲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层家庭的奋斗史


一个底层家庭出身的学子,在九几年考上外国大学,除了离不开父母呕心沥血的付出外,她自身的努力才最关键的。

一家人的近况

含泪活着,中国父亲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层家庭的奋斗史


含泪活着,中国父亲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层家庭的奋斗史


丁琳博士毕业后,在美国休斯顿医院,当了一名妇产科医生。2008年丁晽结婚,丁尚彪夫妇随后也来到美国,分居多地15年的家人,终于团聚。

含泪活着,中国父亲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层家庭的奋斗史


含泪活着,中国父亲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层家庭的奋斗史


丁尚彪去到美国后,也不闲着,继续外出打工。即使女儿劝说丁尚彪在家享清福,而老丁说在美国打工,能很好的融入美国社会,不想花女儿的钱,想用自己赚来的钱来生活。

于是不懂英文的丁尚彪经过自己努力,居然去到了美国宾馆工作。美国宾馆福利好,工资也高,无异于是国内的国企。丁尚彪兢兢业业的工作,获得“纽约市宾馆业协会优秀员工(纽约大苹果)”,丁尚彪工作的宾馆只推荐了他一个人。拿着这个奖,到任何宾馆都会优先录取。

至此,敬佩之情已难以言表。优秀的人去到哪里,都会一直优秀。

含泪活着,中国父亲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层家庭的奋斗史


丁尚彪只是一个普通的小人物,但他为了改变家庭命运,默默隐忍十五年,在异国他乡打拼,体现了中国人的坚韧精神。

含泪活着,中国父亲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层家庭的奋斗史


含泪活着,中国父亲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层家庭的奋斗史


他努力,自律,能吃苦,他身上体现了他那代中国人的缩影。

含泪活着,中国父亲去日本打工15年,上海底层家庭的奋斗史


当你觉得生活无望,想要放弃,当你在追梦过程中摇摆不定,当你遭遇生活巨大艰难时,你可以打开此片,也许能在黑暗中给你点力量。

生活没有奇迹,这是丁尚彪努力生活的结果。今天是考研第一天,祝你们上岸成功,顺顺利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