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的饮茶法

作者:袁宏磊 单位:西安市文物稽查队

《长安十二时辰》第25集,太子与京兆尹韩朝宗在景龙观密室里谈话时,靖安司司丞李必在傍为之煮茶,部分反映了唐代“煮尔饮之”的煎茶法。

我国有悠久的饮茶历史,但唐以前的饮茶方式并不是很讲究,9世纪中期杨华《膳夫经手录》中记载“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可见当时是将茶叶采摘后直接煮汁而食的粗饮方式。进入唐代,饮茶之风日盛,茶叶的制作加工和饮茶方式也逐渐精进。764年,陆羽的《茶经》问世,该书三卷十节,详细论述了茶的生产、加工、煎煮、饮用、器具及有关的典故传说等,内容丰富,条理清晰,从而把饮茶活动推向高潮,从此“天下盖知茶矣”。从《茶经》的记载可知,唐代主要流行饼茶,,饮茶前要对茶饼进一步加工,经过“灸、晾、碾、罗”等步骤得到茶末,再煎煮茶末而得茶汤饮之。下面从文献、文物研究和复原唐代煎茶法实践活动等方面入手,简要介绍一下剧中所展示的饮茶方法和器具功能。


第一步:灸茶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的饮茶法


陆羽推崇以小青竹做夹,灸茶时假竹之香洁以益茶味,但不在山林间恐难采到新鲜的青竹,所以采用经久耐用的精铁或熟铜做夹,也是可以的。剧中李必所用之夹应是金属制成。

唐代所用的蒸青茶饼宜薄不宜厚,因为制作茶饼时需要火焙,茶饼过厚则外干内湿,久之则霉。灸茶时,太厚的茶饼难以灸烤的里外均匀,制出的茶末就会生熟不一,影响茶汤质量。茶饼中间当有孔,便于穿茶烘焙、运输或者售卖,《茶经》记载江东把一斤称“上穿”,半斤称“中穿”,四两、五两(十六两制)称“下穿”。峡中则称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八十斤为“中穿”,五十斤为“小穿”。


第二步:晾茶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的饮茶法


当茶饼灸好后,应放入用又白又厚的剡藤纸制成的纸囊中,可使茶在自然冷却过程中,香气不散失,而且纸有一定的吸水性,保证茶饼一直处于干燥状态。李必所用之物,从材料的质地和封口的方式看,应当是布囊。布的纤维间空隙较大,密封性差,茶的香气容易溢出,从而影响茶汤质量。更不能使用密闭性强的金属或瓷质的盒,因为炙热的茶饼释放的热量会使盒内的温度高于盒外,在内外温差的作用下,盒内就会产生少量的水蒸气使茶饼受潮,以致茶味大败。


第三步:槌茶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的饮茶法

李必待茶饼晾干后,将装有茶饼的布囊放置在砧板上,用铁槌槌击布囊,使茶饼尽碎成末。这与唐代的煎茶法有很大出入,陆羽在《茶经》中罗列了24种煮茶用具,并没有这类砧板与槌,而明确记载是用木质的碾将茶饼碾成茶末,且详细规定了其形制与尺寸。从出土实物中也可证实唐人的确是用碾制茶末的,碾的材料也丰富多样,有银、石、瓷等等,如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鎏金银茶碾子、陕西西安西明寺遗址出土石茶碾、河南巩义出土成套三彩瓷茶具、河北博物院所藏晚唐五代的白釉茶碾等。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的饮茶法

唐 鎏金银茶碾子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的饮茶法

唐 石茶碾 陕西西安西明寺遗址出土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的饮茶法

唐 三彩茶具(碾) 河南巩义出土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的饮茶法

晚唐五代 白釉茶碾 河北博物院


除了用碾外,唐人还用擂钵(又名茶臼)来研磨茶末,如陕西铜川黄堡窑遗址的唐代地层就曾出土大量擂钵,可复原者达236件,尤以黑釉擂钵为众,唐代擂钵浅弧腹或圆腹,口沿为敛口带流或敞口不带流。国家博物馆展品中有一套五代白瓷茶具及陆羽像,其中就有白釉擂钵。虽然擂钵研磨茶末不如茶碾碾出的细,但它体积小、造价低、易操作,故而大量生产。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的饮茶法

唐 酱釉擂钵 陕西铜川黄堡窑遗址出土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的饮茶法

唐 黑釉擂钵 陕西铜川黄堡窑遗址出土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的饮茶法

五代 白瓷茶具及陆羽像 国家博物馆

而剧中所用的砧板与槌也并非臆想之物,成书于南宋咸淳五年(1269年)的《茶具图赞》一书,画有宋代斗茶所用的十二件茶具,并按宋代官职的名字,给每一件茶具起了姓名,称为“十二先生”。其中“木待制”,即以木为臼,蔡襄《茶录》里称之为“砧椎”。不过此物只能粗加工,要获得更精细的茶末,还要茶碾或茶磨,以及罗筛等工具的配合。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的饮茶法


第四步:罗茶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的饮茶法


李必将槌完的茶粉倒入罗盒之中,手指轻叩盒盖,将细末震入罗盖下面的屉中。应该说,这一设计颇为巧妙,体现了贵族饮茶的优雅精致,罗盒的造型取自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鎏金银茶罗子,这与使用者的身份也是相符合的。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的饮茶法

唐 鎏金银茶罗子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

要想知道如何筛出细茶末,就必须仔细分析罗盒的具体构造。以法门寺的茶罗子为例,中间的罗筛是筛出细茶末的关键部分,细茶末会落入下面的屉。罗筛左右与罗盒内壁紧贴,前后空隙很小,如此小的空隙是无法用手拉动罗筛做前后运动的,所以可以排除“筛动盒不动”的操作方式。剩下只有两种筛茶的方法,一是如剧中所演,用手指轻叩盒盖,靠震动罗筛而获得茶末;二是用双手扶住罗盒,做前后或左右的平面移动,用“筛盒同动”的方法筛出茶末。客观的讲,前一种方法虽然优雅,但效果未必理想,茶粉由盒盖传来的震力做上下跳动,其强度与幅度远不如平面运动时剧烈,所获得的细茶末也没有第二种方法的多。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的饮茶法

唐 鎏金银茶罗子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

第五步:煮茶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的饮茶法

李必煮茶的过程比较简单,待水欲沸时投入茶末,掩盖而待,因谈话过于投入而煎煮过久,茶老不可食。此处也于唐代的煎茶法有较大不同,唐人煎煮茶时特别讲究水温,有所谓“三沸”之说。当釜中之水有轻微的响声,出现像鱼目的小泡时,称作“一沸”,此时放入适当的盐进行调味;当釜缘边如涌泉边珠,为“二沸”,舀出一瓢水,作为育华之用,并用竹夹将釜中之水转圈搅动,将茶末投入旋涡中心;当釜中的茶汤翻腾波涌,水沫飞溅,为“三沸”,就把刚才舀出的水倒入釜中,使水不再沸腾,以确保育出“精华”。三沸过后而继续煮,则水老而茶不宜饮了。由于唐人在水快沸腾时,特别注意水的状态,所以不太可能盖上釜盖,这样会影响对水温的判断,尤其在投入茶末后,更需仔细观察,确保茶汤煎熟后及时止沸育华,不致水老,所以剧中釜上加盖,煎煮茶汤的场景在唐代可能是不会出现的。

最后说说煮茶用的釜,《茶经》记载“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持久。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雅则雅矣,洁亦洁矣,若用之恒,而卒归于铁也”,可见唐代的茶釜材质多样。釜的样式也有迹可循,宋代临摹唐代画家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中,左下有一满脸胡须的长者蹲坐在风炉前,炉上置放一釜,长者左手执锅柄,右手持茶夹搅动茶汤。一旁,一童子弯身捧着茶托、茶碗准备盛茶。图中茶釜除口沿外,均放置在风炉内,口沿有双耳,并系有曲柄。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的饮茶法

萧翼赚兰亭图

河南巩义出土的三彩瓷茶具中,有一双耳釜架在风炉之上,傍边坐一人,凝神屏气,直视釜中,欲观水之沸腾。浙江博物馆的五代越窑青瓷双耳釜与河南巩义的彩瓷釜极为相似。陕西铜川唐代黄堡窑出土的茶釜则更为朴实,釜外有宽沿,可支在风炉或灶上,宽沿下无釉,便于受火,可快速使水沸腾。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的饮茶法

唐 三彩风炉及茶釜 河南巩义出土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的饮茶法

五代 越窑青釉双耳釜 浙江博物馆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的饮茶法

唐 茶釜 陕西铜川黄堡窑遗址出土


由上可知,唐代茶釜口大腹深,釜外受火面积大,如此设计能较好的节约火力,茶汤沸腾时因口部较大而不易溢出,所以颇为实用。剧中的小口铁釜则不然,“三沸”时茶汤表面的“饽沫”会迅速溢出釜外,导致精华尽失,所以小口铁釜煮水可,而煮茶不可。

《长安十二时辰》在还原唐代的历史信息上狠下功夫,提升了该剧的真实性和可观性,受到了观众一致好评。尽管剧中展示的唐代饮茶法有不善之处,但仍见其用心良苦,颇费心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