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菜時,多說這四句話,賣菜的就不會缺斤短兩,很實用,下次試試

每每打開新聞報道,說某某餐點不合格了,都會忍不住下意識的去打開看看是否自己曾有吃到過。對於很多人來說,食品安全是比擺在價格更為重要的位置。但是現在有很多年輕的上班族,吃得最多的就是外賣,一是因為加班沒有時間做,二是不會挑食材也不會做。

但是對於生活比較有經驗的主婦來說,從傳統的飲食文化都是會選擇在家裡做飯。自己做飯的好處是成本費用比外賣低,吃的健康也衛生許多。有些上班族會選擇自己做好飯帶到公司去,這樣一年下來也可以省下好幾千的外賣費用呢。但是對於買菜沒有多少經驗的人來說,買菜也是個大難道,很容易被忽悠。其實買菜也是有學問的,比如什麼時候能買到最新鮮的菜,什麼時候買菜最便宜,怎麼避免短斤少兩的現象。那麼今天小廚要為大家分享一下,精明的主婦們,買菜時經常會用到的一些小竅門。買菜時,多說這四句話,賣菜的就不會缺斤短兩,很實用,下次試試

買菜時,多說這四句話,賣菜的就不會缺斤短兩,很實用,下次試試

  • 第一句:我自己挑,要散裝的,不要包裝好的

在菜市場的時候,有時候商販總是會很熱心的幫你挑,你不要她幫你挑,因為有時她會挑一些不好的放進去,買的時候沒注意,回來就會發現,自己怎麼會挑那些,原來那些不好的是商販幫你挑進去的,所以要自己挑。一般菜市場和超市都會有包裝好的和散裝的賣,但是超市的會相對多一些。有經驗的老手在菜市場買菜時絕不會買包裝好的菜。有些人圖省事,覺得這樣會方便,以為會便宜,其實裡面多半是有貓膩的。因為商家會把一些不那麼好的菜混合在新鮮的菜中,打包出售,特別是一些經過加工幾樣摻雜在一起的,打著優惠的幌子。

買菜時,多說這四句話,賣菜的就不會缺斤短兩,很實用,下次試試

  • 第二句:今天的菜怎麼沒有昨天的新鮮

買菜的時候邊挑菜邊說,“今天的菜怎麼沒有昨天的新鮮”,商販一看到就知道你不是第一次來,而是經常會到菜市場買菜的老手,知道什麼樣的菜是新鮮的。還有在挑選的時候,如果旁邊有人也在挑,你不要問別人哪個好,如果你沒有經驗可以用眼光餘角看一下別人是怎麼挑的。一般如果檯面上的菜真的不夠新鮮,菜販老闆又會從下面拿出一些新菜出來。而且不會給你亂要價,如果你在那裡多挑幾樣,說不定會給你抹零或是優惠。

買菜時,多說這四句話,賣菜的就不會缺斤短兩,很實用,下次試試

  • 第三句:單價後面加兩個0
  • 一般老闆會提前把電子秤的使用研究得很透,怎麼樣用更有利,比如說,在稱菜時,很多商販都流行使用“縮位計價法”,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縮位計價法就是買同樣等量的商品時,單價欄中輸入方法不同,顯示出來的總價也不同。

    假設:豬肉的價格是16元/斤,老闆在電子秤上稱的時候,按公斤來算,在單價欄裡輸入32元。劃重點,這樣稱,電子秤會顯示出整數的價格;如果在單價後面加兩個0,輸入變成32.00,那麼最後稱出來肉的價格欄裡顯示出小數點後的2位數,也就不會說讓老闆四捨五入從中多收錢。所以,下次你們買菜的時候可以親自試試。

    買菜時,多說這四句話,賣菜的就不會缺斤短兩,很實用,下次試試

  • 第四句:給我看下稱
  • 現在好多人買菜的時候,菜一挑好直接放上去就不管了,老闆報多少就給多少。其實,這樣很容易被多收錢。在老闆稱好的時候,你要留心看一下價目表顯示欄,不要背對著稱。建議在買菜的時候問清楚菜價,老闆在稱的時候,問他夠稱嗎,一般老闆心裡都會有點底,最後稱的時候還會再多加一些上去。

    買菜時做到以上這幾點,就是多說這四句話,一般都是在提醒老闆,自己是懂行的,不要耍什麼花招。這樣更容易買到好的菜,且不容易被忽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