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賣油翁”的焦慮:中石化"賣菜"?

​靈獸按

基本的便利店業態日均營收還在百位數,又靠什麼管理好冗長供應鏈的生鮮品類呢?而“賣油翁”的非油業務版圖出口又在何方?

“賣油翁”的焦慮:中石化

作者/十里 靈獸 ID/lingshouke

中石化開始賣菜了。

俗話說的好,在蔬菜貿易整個產業鏈中,最賺錢的有四家,即中石油、中石化、高速公路,租賃賣菜攤位的。

但如今,中石化不光要賺錢,還要搶生意了。

2月15日,中國石化在官方微博發佈“開賣蔬菜”的消息,並稱北京石油已在340座加油站上線生鮮業務。接下來,中石化的浙江石油分公司也宣佈與杭州盒馬鮮生聯手,此外,西安、甘肅、廣西、海南等地也陸續上線了線上買菜等便民服務。

“賣油翁”的焦慮:中石化

中石化此番操作,無非是想在特殊時期培養消費者“加油買菜”的習慣,進而發力非油業務。

再聯想年初中石化進行組織架構調整,任職的中石化易捷銷售有限公司的總裁陳誠和副總裁葉子惠均曾就職沃爾瑪高管,可見這家煉油大亨在零售業探索的決心。

因非油業務的利潤相對較高,早在11年前,中石化在面對油品業務營收和毛利紛紛下滑時,就通過非油業務尋找增長點,但理想是豐滿的,現實的骨幹卻是中石化搭上資源和精力後,依舊在消費者眼中是“油品經銷商”。

現在又想要靠生鮮業務救活,只是,連基本的便利店業態日均營收還在百位數,又靠什麼管理好冗長供應鏈的生鮮品類呢?而“賣油翁”的非油業務版圖出口又在何方?

1

買菜還是加油?

《靈獸》登陸中石化旗下的易捷APP,在首頁赫然顯示“小湯山健康蔬菜包”的輪播圖。據悉,中石化在北京的生鮮菜品均是從小湯山、首農農場等蔬菜生產基地直採,經過篩查後統一裝箱配送到加油站,當天採摘、當天銷售。

在詳情頁面中,擁有四種“禮包組合”形式的蔬菜包對外出售,每個蔬菜包包含西紅柿、豆角、胡蘿蔔、西蘭花等10多種蔬菜和10個雞蛋,重量在10~12斤,價格198元,能夠滿足三口之家3天左右的需求。

“賣油翁”的焦慮:中石化

而《靈獸》也發現,在中國石化官方宣傳“賣菜業務”之初,一個蔬菜組合包僅有99元,而兩天之後價格將近翻了一番,看來就算是賣菜,中石化也延續“賣油”的定價風格。


一位加油站的工作人員告訴《靈獸》,消費者可以現場下單,支付完成後,這邊(加油站員工POS機)會有顯示,再根據訂單信息,將商品送到顧客的後備箱中,全程無接觸購物。

“賣油翁”的焦慮:中石化

除了蔬菜包的形式,無接觸賣菜是中石化的另一特別之處,正如廣告語中宣傳的那樣“不下車、不開窗、一件送到後備箱”。

數據顯示,上線以來中石化每天蔬菜的銷售量在600箱左右,而上線的門店數在340家,相當於一個站點銷售2箱。如此看來,中石化的生鮮業務此階段恐怕還是“賠本賺吆喝”,也能解釋為何菜價如此堅挺了。

其實,這並不是中石化第一次“賣菜”。

早在2015年O2O的風口之下,中石化就曾“聯姻”山西本土農產品品牌,向當地的消費者提供生鮮食品、安全農產品、烘焙產品、營養早餐等,貼近民生的消費品,只是,這一舉動在後續並沒有太大的聲響了。

此次,中石化再次闖進生鮮,低調了許多。相關負責人稱,儘管在疫情結束後,此業務也將持續下去,但生鮮未來並不會成為中石化主力,也不會是主要業務,中石化在生鮮品類更多是平臺方式,而非自營。

2

賣油容易,賣菜難

十年之前,國內另一家煉油大亨中石油公開稱,煉油並非暴利,全行業銷售利潤率僅4.6%,連賣菜的都不如。

十年之後,煉油大亨果然開始賣菜了。

能夠貿然涉足生鮮,中石化正是依託數以萬計的全國網點。數據顯示,易捷便利店有27259家門店、數量全國第一,佔比高達25%,但其一年的營收卻僅有167億元,佔比僅為7%左右(2018年中國便利店TOP100榜單顯示,2018年中國前100家便利店實現銷售額2264億元)。

而這些網店在生鮮領域能夠發展為前置倉,而前置倉的密度是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門店及前置倉覆蓋面越寬廣,輻射的客戶也越多,中石化在密度上擁有一定的優勢。

另外,趁著疫情進入生鮮領域,中石化利用其強大的網絡和品牌優勢,可以降價生鮮產品的運營成本。

但這並不意味著中石化就能攪動生鮮零售業,正如業內對中石化賣菜一事的保留看法,背後的難點在於供應鏈能力。

首先,中石化是“海店”戰術,鋪設盤子過大,使得管理半徑過長,管理難度也大。由此引發出配送難題,生鮮要保持新鮮,多是日配或隔日配,這對整個供應鏈能力是極大考驗。另外,生鮮的冷鏈配送與便利店中快消品常溫環境相比,也是有很大的配送門檻。

所以,在易捷APP的生鮮評論區,《靈獸》也發現“菜品不新鮮”的評價。

“賣油翁”的焦慮:中石化

其次,在商品供應端的難點,目前來看,各地區分開執行,各自為陣,價格和供貨商都不同,中石化浙江石油也與杭州盒馬鮮生聯手,市民在杭州指定的中石化加油站可以購得盒馬生鮮包。

而在廣西,中石化與廣西大型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龍頭企業——桂林力源集團強強聯合,推出生鮮新品線上銷售業務。

中石化做法能夠極大的緩解本地化的難點,因為剛起步的生鮮小學生,很難將地域屬性的生鮮進行全國打通,而目前站點現狀是分散,所以很難大規模、穩定性補貨。更何況,還要考慮到當地特產、特色商品,以及消費習慣。

“賣油翁”的焦慮:中石化

縱使與第三方探索出合作模式,但後續能否穩定且持續的發展也要打上一個問號,畢竟,中石化一路走來,並不缺乏同盟者,曾先後與包括阿里、京東、大潤發、順豐、復星、騰訊、海爾在內的數十家公司簽訂業務框架合作協議,但最終都很難推動。

第三,在銷售端,目前中石化以打包形式售賣,儘管方便運營,但並不能滿足所有消費者的需求,而在消費場景上,生鮮是高頻,但加油並不是。

而一站到車的服務究竟是否有可持續性的價值也不好說,因為這是符合大家日益增長的快速生活節奏的,所以這種服務類型是比較符合大家的日常需求,但大多數消費者的買菜方式還是挑挑揀揀,甚至連包裝生鮮也在被弱化。

但不管怎樣,不斷嘗試創新探索的嘗試值得肯定,畢竟只有自己趟過的路才更適合自己。

3

“賣油翁”的焦慮

數據顯示,2019年7月,財富發佈世界500強名單。其中,中國石化由上年的第三名前進為第二名,僅次於沃爾瑪,是500強名單中排名第一的中國企業。

另外,中國石化發佈2019年半年報中顯示,上半年營業收入14989.96億元,同比增長15.3%;實現淨利潤313.38億元,同比下滑24.7%。中石化淨利潤下滑,背後的原因在於盈利質量非常低,常年在2-3%左右,也難怪煉油大亨會直呼“還沒賣菜的賺錢”。

更讓中石化焦慮的是,網店增速趨於停滯。2019年上半年財報顯示,中國石化的加油站座數只增加了13座。

無奈之下,中石化只能加速非油業務的探索之路。

《靈獸》從易捷APP上發現,近些年,中石化的非油業務滿滿入局消費者的各個領域,包括:酒水飲料、家用電器、美妝個護、家居廚具、汽車用品、母嬰童裝,箱包手袋、手機數碼等領域,而如今,又在此基礎上涉及生鮮。

“賣油翁”的焦慮:中石化

可見,中石化在零售業的探索,已經涉及到全品類,而易捷APP正在發展為一個綜合性的電商平臺。


其實,2012年年底,中石化進軍電子商務,推出B2C網購平臺;2014年陸續引入大潤發、順豐快遞、1號店、騰訊等十多家業務合作伙伴,業務領域涉及醫藥、保險、零售、物流、電商等。

新零售風起後,易捷試點了澳託貓無人值守洗車網點,在南京易捷開設50家免稅店,與京東合作無人便利店,在北京開設體驗館等等一系列“跟風”佈局。

然而,盲目跟隨加上沒有零售專業人才的支撐,而風口下的產物本就一地雞毛。

在易捷所有嘗試的零售業務中,相對成功的是自有品牌開發,也是最貼合需要盈利方式的“手段”。目前,易捷便利店的自有品牌商品品項多達20餘種。或許憑藉2.7萬家門店,易捷有資本可以嘗試大量的自有品牌,從源頭掌控供應鏈,亦確保消費者的體驗,也能夠在未來形成自身核心競爭力。

經過此番折騰,2019年上半年的財報顯示,中石化非油業務收入167億元,利潤19億元,同比增長11.8%,這些非油業務終於為中石化財報做了些貢獻。

“賣油翁”的焦慮:中石化

其實,中石化想要通過非油業務創造毛利,並非是靠“東一榔頭西一棒子”,解決了規模難題,易捷更難的是經營,截至今天,易捷在各個賽道上奔跑的很用力,但卻沒有放棄對零售的探索。

中石化想要在“市場短缺”下培養用戶習慣,進而打開市場,但疫情下的生鮮業本就非正常狀態下的競爭,當一切迴歸正軌後,消費者的目的性購買或將佔主導,賣菜還是賣菜,加油站依舊加油站。

只是經過此番“培育”,中石化採取區域生鮮供應鏈的合作方式和金主支持,進軍生鮮比初創企業擁有更多優勢,發展的規模能迅速從0到1甚至更多。

當疫情結束,易捷“貿然進軍”賣菜,是否會有意外收穫,還不好說。也許部分地區、部分車主會被中石化成功“圈粉”,畢竟這也是一個生鮮消費場景。

但註定了,這是一個長期的探索,也許多年以後,生鮮業務也將在“賣油翁”的非油版圖上增添一筆。(靈獸原創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