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三章,老子為何要“常使民無知無慾”?

老子在《道德經》第二章,由天下人的分別心產生對立說起,引出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治國之道。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道德經》第三章的感悟,解讀聖人的治國之道。

01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慾。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首先給出我的釋義。

(聖人)不崇尚賢能,使得民眾不會爭名奪利;
不以稀有難得的物品為貴重,使得民眾不會淪為盜賊;
不顯現可以產生慾望的東西,使得民心不亂。
因此,聖人的治國之道,是使民眾內心虛靜,腹內飽足,弱化其志向,強壯其筋骨。
常使民眾不知不識,不生慾望。
使得那些有智慧的人也不敢妄自作為。
以無為之道作為,那麼就沒有什麼不可治理的。

本章老子繼續闡述聖人無為而治的治國之道,那麼和第二章有什麼不同呢?下面我仍將本章分為兩個部分,為大家分析。

《道德經》第三章,老子為何要“常使民無知無慾”?

02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第三章和第二章的結構非常類似,前半部分說民,後半部分說因此聖人如何治國。這兩章是不是重複了,多餘了?當然不是。那麼,這兩章的不同在哪裡?

我們先回到第二章,在上一章的解讀裡我說過,老子開頭說了天下皆知,什麼意思?天下的人都知道。這就是說,這是所有人的天性,人天生就會。天下所有人天性裡的分別心、好惡心,必然產生美醜、善惡、有無、長短等對立的概念,這是無法引導的,所以針對這一種對立的產生,聖人的應對之策是,只要不居其一,就不失其二。所以說,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再說本章。那麼本章說的是什麼?人的慾望。慾望會導致什麼呢?擾亂民心。慾望也是人類的天性,但慾望的生產是有條件的,那就是要有可欲之物。所以,本章說了兩個角度的可欲之物,一是名,二是利。如果不崇尚賢能,民眾不會產生名聲上或名望上的慾望,就不會為了獲得名聲或名望而爭奪;如果不以稀有難得之物為貴重,民眾就不會產生價值上的慾望,就不會為了獲得貴重之物而行盜竊。

由此可見,老子認為“名利”二字是導致民眾心亂,從而導致社會不安定的兩大重要因素。只要民心不亂,國家也就安定了。

《道德經》第三章,老子為何要“常使民無知無慾”?

03

所以,聖人是這樣治國的。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慾。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我們看到,聖人治國採用釜底抽薪的作法,使民無知無慾,以此,百姓樂居,國家安定。怎麼做?上面說了,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與此同時,還有一些有智慧的人,這些人怎麼辦?使其不敢為也。讓這些人也不敢有所作為。為什麼?若人有所作為,即顯現可欲之物,這正是擾亂民心的根源。以無為之道作為,就沒有什麼不可治理了。

這裡大家看到了,老子是主張使民無知無慾,已獲得國家的治理。那麼為什麼?我在上文說過,老子身在紛亂的戰國時代,心中其實是嚮往上古時期聖人治世的。老子最終騎青牛西出函谷關,也是因為周王朝衰敗而紛亂,所以我們總看到老子說聖人之治,也是借聖人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吧,只是這種理想早已不可能實現。

《道德經》第三章,老子為何要“常使民無知無慾”?

04

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認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個人利益是人民從事經濟活動的唯一動力。也就是說,人的慾望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一個必要條件。從這個角度講,老子的政治思想是消極的,這是說老子的說法是錯的嗎?

不是的,很多事情遠不是想象得那麼簡單。事實上,正如老子所說,慾望擾亂民心。老子所說的“爭”和“盜”都成為我們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現象。提倡競爭和價值是為了實現經濟的發展,但我們也發現,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了很多負面的影響。

比如,空氣汙染和環境汙染,貧富差距變大,物慾的增加與精神的匱乏,普遍存在的焦慮和攀比等等,不一而足。大家也常會感受到,在這個時代,道德高尚似乎成了一個貶義詞。金錢變成了衡量一切的準則。美好的愛情沒有了,正確的人生觀也變了軌道,最起碼的溫暖的親情也變得物慾橫流。

所以你看,老子擔心的我們已經司空見慣。老子希望不爭,我們提倡競爭,老子希望不盜,暗偷或明搶卻並不少見。

《道德經》第三章,老子為何要“常使民無知無慾”?

05

近些年,極簡主義和斷舍離開始流行。這是人們從物品的角度不斷減少和捨棄,以減少內心的慾望,從而使內心不亂,把更多的精力關注到更值得關注的地方,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活品質。這正是老子所說“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的現實體現。

那麼“使民無知無慾”究竟好還是不好?這其實是需要看從哪個角度來說了。若是從求道的角度講,無知無慾的人,更接近自然,也就更接近於道,這樣的人內心純淨,樸實善良,性情淡泊,寬容忍讓;若是從世俗的角度講,這樣無知無慾的人,就顯得與社會格格不入了,甚至很難生存,這是因為所求不同。

所以,在當下的社會環境,無知無慾不切實際,但學習極簡主義和斷舍離,在紛亂的信息和慾望中,能有所剪除和選擇,相信將會對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積極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