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章,老子为何要“常使民无知无欲”?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由天下人的分别心产生对立说起,引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治国之道。今天继续和大家分享《道德经》第三章的感悟,解读圣人的治国之道。

01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首先给出我的释义。

(圣人)不崇尚贤能,使得民众不会争名夺利;
不以稀有难得的物品为贵重,使得民众不会沦为盗贼;
不显现可以产生欲望的东西,使得民心不乱。
因此,圣人的治国之道,是使民众内心虚静,腹内饱足,弱化其志向,强壮其筋骨。
常使民众不知不识,不生欲望。
使得那些有智慧的人也不敢妄自作为。
以无为之道作为,那么就没有什么不可治理的。

本章老子继续阐述圣人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那么和第二章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我仍将本章分为两个部分,为大家分析。

《道德经》第三章,老子为何要“常使民无知无欲”?

02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第三章和第二章的结构非常类似,前半部分说民,后半部分说因此圣人如何治国。这两章是不是重复了,多余了?当然不是。那么,这两章的不同在哪里?

我们先回到第二章,在上一章的解读里我说过,老子开头说了天下皆知,什么意思?天下的人都知道。这就是说,这是所有人的天性,人天生就会。天下所有人天性里的分别心、好恶心,必然产生美丑、善恶、有无、长短等对立的概念,这是无法引导的,所以针对这一种对立的产生,圣人的应对之策是,只要不居其一,就不失其二。所以说,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再说本章。那么本章说的是什么?人的欲望。欲望会导致什么呢?扰乱民心。欲望也是人类的天性,但欲望的生产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有可欲之物。所以,本章说了两个角度的可欲之物,一是名,二是利。如果不崇尚贤能,民众不会产生名声上或名望上的欲望,就不会为了获得名声或名望而争夺;如果不以稀有难得之物为贵重,民众就不会产生价值上的欲望,就不会为了获得贵重之物而行盗窃。

由此可见,老子认为“名利”二字是导致民众心乱,从而导致社会不安定的两大重要因素。只要民心不乱,国家也就安定了。

《道德经》第三章,老子为何要“常使民无知无欲”?

03

所以,圣人是这样治国的。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我们看到,圣人治国采用釜底抽薪的作法,使民无知无欲,以此,百姓乐居,国家安定。怎么做?上面说了,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与此同时,还有一些有智慧的人,这些人怎么办?使其不敢为也。让这些人也不敢有所作为。为什么?若人有所作为,即显现可欲之物,这正是扰乱民心的根源。以无为之道作为,就没有什么不可治理了。

这里大家看到了,老子是主张使民无知无欲,已获得国家的治理。那么为什么?我在上文说过,老子身在纷乱的战国时代,心中其实是向往上古时期圣人治世的。老子最终骑青牛西出函谷关,也是因为周王朝衰败而纷乱,所以我们总看到老子说圣人之治,也是借圣人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吧,只是这种理想早已不可能实现。

《道德经》第三章,老子为何要“常使民无知无欲”?

04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民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也就是说,人的欲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从这个角度讲,老子的政治思想是消极的,这是说老子的说法是错的吗?

不是的,很多事情远不是想象得那么简单。事实上,正如老子所说,欲望扰乱民心。老子所说的“争”和“盗”都成为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提倡竞争和价值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发展,但我们也发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比如,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贫富差距变大,物欲的增加与精神的匮乏,普遍存在的焦虑和攀比等等,不一而足。大家也常会感受到,在这个时代,道德高尚似乎成了一个贬义词。金钱变成了衡量一切的准则。美好的爱情没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也变了轨道,最起码的温暖的亲情也变得物欲横流。

所以你看,老子担心的我们已经司空见惯。老子希望不争,我们提倡竞争,老子希望不盗,暗偷或明抢却并不少见。

《道德经》第三章,老子为何要“常使民无知无欲”?

05

近些年,极简主义和断舍离开始流行。这是人们从物品的角度不断减少和舍弃,以减少内心的欲望,从而使内心不乱,把更多的精力关注到更值得关注的地方,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活品质。这正是老子所说“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现实体现。

那么“使民无知无欲”究竟好还是不好?这其实是需要看从哪个角度来说了。若是从求道的角度讲,无知无欲的人,更接近自然,也就更接近于道,这样的人内心纯净,朴实善良,性情淡泊,宽容忍让;若是从世俗的角度讲,这样无知无欲的人,就显得与社会格格不入了,甚至很难生存,这是因为所求不同。

所以,在当下的社会环境,无知无欲不切实际,但学习极简主义和断舍离,在纷乱的信息和欲望中,能有所剪除和选择,相信将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积极的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