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由宁染病?美国“反封城抗争”的宪政矛盾

不自由宁染病?美国“反封城抗争”的宪政矛盾

“解放的时刻到了,我们要自由、不要封城!”美国从上周起,实施封城禁令的密西根州等各地陆续发生“反封城”抗争,要求州政府解除针对商业和民众出入的封锁,保障人民被宪法赋予的自由、拯救因为封城而奄奄一息的生活经济。19日,科罗拉多州更上演了讽刺对比的一幕:佩戴N95口罩的医护人员与抗议封城的民众在街头对峙,进而引发了美国舆论“到底要自由、要钱、还是要命”的争论。尽管总统特朗普发文力挺抗议民众,却又引起不少政治风波;看似“反智”的抗议行为背后,却也牵涉了美国宪法与州政府复杂微妙的权力关系;但封锁禁令的范畴能到多少?要求解封的主张又是否合理?

反对防疫封锁的争议延烧,是从东北部的密西根州开始。密西根是目前全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通称武汉肺炎)疫情最为惨重的地区之一,截至4月20日为止,已知至少2,400人死亡、确诊病例2万9,000多人,仅次于纽约州和纽泽西州。因此在民主党籍的州长惠特默(Gretchen Whitmer)命令下,密西根州早已实施了严格的封锁令,强力执行店家关闭和民众在家防疫不得外出的措施。

不自由宁染病?美国“反封城抗争”的宪政矛盾

但封城防疫所要付出的经济代价,不是所有州的居民都有办法承担。强硬的封锁政策,迫使密西根州数万人陷入停工或失业、生活收入停摆的困境;累积下来的愤恨,在15日演变成超过千人的“反暴政”抗争,举出“我们不是囚犯”、“反对州长滥权”的标语,包围州政府周边并鸣按喇叭表达愤怒,甚至出现了民众持步枪跟着上街,抗议密西根州的封锁令过度严苛。

“封锁令已经侵犯到宪法保障人民的自由!”尽管在疫情感染的非常时期,特别是在风险极高的密西根州,这样的抗争引来外界“要自由却不要命”的争议。不过《路透社》也指出,当中一些反对意见认为当前密西根的封锁禁令,未能针对州内不同城市“因地制宜”(例如城乡之间的感染情况就不同)反而直接一刀切,“致使可以不用那么严厉封锁的郊外乡村,却得比照底特律这些人口稠密都会区严格封城。”

无独有偶,密西根州之后接连在明尼苏达州、肯塔基州、维吉尼亚州等地,都出现了类似的反对抗争,高举「停止封城」、“解放的时刻”、“我们要工作”等标语,要求州政府解除或放宽封锁令。而这些人数规模不一的抗议行动,绝大多数人也都是没有佩戴口罩、没有保持社交距离的状况下进行,形成防疫期间的讽刺对比。

不自由宁染病?美国“反封城抗争”的宪政矛盾

19日在科罗拉多州首府的丹佛市(Denver),更出现了矛盾对抗的一幕。当天同样爆发了反对封城的抗争行动,许多抗议者驱车游行,疾呼“要自由!要工作!”、“这里是美国!”,但却在路途上遇到反对抗议的阻拦者——戴着N95口罩的医护人员——阻挡在反封城人士的车辆前,要求大家“乖乖在家,以免感染扩散”。

这一幕对峙画面被社交网络广为流传,也激起了美国舆论的正反意见争论,防疫的相关禁令能做到什么地步?反对封城所提出的法律理由,又是否合理?

然而包括科州的周末抗争在内,各州陆续浮现、气氛越趋激烈的响应行动,在总统特朗普的推特发文推波助澜之下,又让争点变得更为模糊,背后凸显的却是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共和党与民主党之间的矛盾。

不自由宁染病?美国“反封城抗争”的宪政矛盾

17日特朗普在Twitte

17日特朗普在Twitter上,用英文字母大写连发“LIBERATE MICHIGAN!”(解放密西根)、“LIBERATE MINNESOTA!”(解放明尼苏达),接着又是提到维吉尼亚州,也不忘批评今年初当地通过了枪支管制,“LIBERATE VIRGINIA!还有救救你们的宪法第二修正案,它被围困啦!”特朗普的言论被认为是替这些反封城抗争背书,支持这几个州提前解封、恢复正常工作;但部分舆论却担忧,特朗普的煽风点火肯定会刺激群聚抗议的感染风险与争议。

从密西根州到科罗拉多州的抗议,游行集会队伍中都不乏高举支持特朗普的旗帜和竞选标语,很难不令人联想到政治角力的牵扯。例如在密西根州,主要推动问责州长的是密西根保守派联盟,该联盟不时针对州长惠特默的民主党背景批判,加上有呼声认为,惠特默可能会是拜登(Joe Biden)2020总统大选副总统人选,也让州长成了共和党拿来说事的对象。而特朗普在Twitter上表态支持解放的州分,又刚好都是关键摇摆州,因此特朗普的态度自然也招致批评,认为掺入个人的选举考量。

不自由宁染病?美国“反封城抗争”的宪政矛盾

原先特朗普的态度从紧急事态以来偏向强硬,先后对外表示“要在复活节(4月12日)前复工”、“逐步解除各地的封城禁令”,但是在感染扩散风险依然极大的严峻状况下,各州对于何时能够解封,并没有像特朗普那么乐观。尤其是全美疫情最严重的纽约州,州长科莫(Andrew Cuomo)就直接公开反对贸然重启,而与特朗普一来一往争锋相对。

特朗普在4月13日时重申:联邦政府在紧急状态下有绝对权力,强调自己拥有“解封重启的权力”,结果许多州不仅未领情,还开始筹组了地方区域结盟,自行研拟封城与解封的各种方案与时程评估;例如东岸就有包括纽约州、纽泽西、康乃狄克州、宾州、罗德岛、德拉瓦州以及麻州等7州结盟,西岸也有加州、奥勒冈与华盛顿州的3州联手。

各州立场基础在于美国宪法第十修正案,州政府有其一定的独立自主权,联邦政府乃至于总统本人,并没有权力大到能够超越国会、直接把手伸入各州。

不自由宁染病?美国“反封城抗争”的宪政矛盾

微妙的是,特朗普的态度却在其他州发生反封城抗争后,又技巧性地改口“各州应该自行评估决定解封”,似乎想让民意压力回到州政府身上。反对封城禁令的意见认为,州政府的全面封锁措施(包括关店停业、限制民众出门等),侵犯到宪法赋予的人身自由,主张政府应该是“保障人民权益,而非限制权益”。

就法律的层面来说,这样的意见并非没有道理,特别是当涉及与人民的基本权有所牴触时,最终的裁量就不能交由州政府来决定,而是回到联邦政府的手上。这也是为什么在抗议民众的口号里,有些人指控州政府是“违宪滥权”。

然而在这些争议里头,也有人指出:基本自由并非可以无限上纲,在必要且特定的情况下确实有受到限制的可能,问题在于——什么状态下可以限制?由谁来限制?依据的法律为何?在这些疑问的背后,也会发现:最应该在这些争论中出面的、掌握最大权限的,应该是具备立法权的美国国会,然而国会的态度至今依然不明。

不自由宁染病?美国“反封城抗争”的宪政矛盾

不过《金融时报》也指出:根据目前民调资料显示,绝大多数的美国人、“支持封锁防疫措施”,之中甚至有约3分之2的受访者“担心解封时间来得太早” 。


分享到:


相關文章: